APP下载

关于“语文园地”教学的思考

2022-12-31郭汝葵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园地词句语言文字

文|郭汝葵

语文园地作为教材助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在每个单元的最后,对整个单元有总结和综合的意味。语文园地的内容丰富,训练形式多种多样,在训练内容安排上分学段呈现固定栏目和轮训栏目,如低年级“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是常设栏目,“我的发现”“写话”“我爱阅读”等是轮训栏目;进入中年级以后“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常设栏目,“识字加油站”“书写提示”等是轮训栏目。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语文园地教学中,需要重视联系、把握规律,让学生在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训练中形成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一、在整体推进中关注语文要素落实

每个单元语文要素训练项目安排,看上去都是分栏目进行的,栏目与栏目之间似乎缺乏必然联系,有些教师教学时就一项项进行训练,这样就很难达到总结与综合的效果。对此,教师需要从整体出发,以单元语文要素为关注点,对编者安排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内容进行筛选、整合,形成有主次、有结构的语文园地教学整体性设计,使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目标在单篇课文细化落实的基础上,获得整体推进。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共设置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栏目。粗略地看,三个栏目之间在内容上比较松散:“交流平台”是结合具体课文,总结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习方法;“词句段运用”包含说和写两项内容:一是选择词语说乡村、城市生活的不同,二是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日积月累”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一般是读读背背。但如果从单元语文要素的角度细加推敲和揣摩,就会发现三个栏目呈现的内容还是存在内在联系的。“交流平台”是直接指向单元语文要素学习方法的总结。在“词句段运用”栏目中,第一项训练是选择词语说说体会到的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第一组词语整体上都能体现城市的繁华景象,第二组词语主要用于表现乡村的田园风光。选择词语说的时候,必然以所选的词语为关键词,再表达出对城市或乡村的热爱之情,这样的训练就是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来落实抓住关键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第二项训练是用书面语表达对一个地方的感情,训练的重点是从所给的范例中分析出关键词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以第一句为例分析,关键词是“田园风景画”,再从“自然、和谐”中体会热爱的思想感情,然后照样子写出包含关键词又体现思想感情的句子。在“日积月累”中安排学习的《卜算子·咏梅》,从词的把握上看,可以抓住“报春”这一关键词句,体会出毛泽东同志以革命乐观主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意志。这样一来,整个语文园地训练都是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目标的落实展开的。

二、在探究发现中重视规律方法掌握

语文园地是为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搭建的多用途平台。在教学语文园地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完成所给出的练习题,还要在训练中引导学生有所发现、不断探索,进而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规律。语文园地中适合开展探索方法规律的栏目有“我的发现”“展示台”“交流平台”等,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相关的语言训练实践中发现与探索,以强化对语文规律的掌握和运用。

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的第2题,就是一道值得探索运用规律的训练题:“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一说自己类似的体验,再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随后给出了两组句子。一组是《跳水》中的句子:“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一组是《琥珀》中的句子:“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比较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会发现,它们都是表达时间的词语,前者是时间本来很短但感觉是时间很长,后者是时间本来很长但感觉起来好像很快就过去了。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奇特的感觉产生:四十秒都觉得时间太长了,因为是在救人的关键时刻,往往延误一秒钟都会觉得长;而对于琥珀的形成来说,它需要上万年的掩埋和变化,与之相比,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自然属于很容易就过去的时间了。由此可以明确的是,造成上述两组句子在时间上有异常感觉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特殊环境要求中,分秒必争的情况下,短时间也觉得很长;二是与以万计数的超长时间比较,以十、百、千计数的时间就显得很短了。只有先探索出加点部分中在表达时间上的规律性,再写一写带有这样体验的句子,才不至于不得章法而对不上路子。

三、在语言训练中注重思维能力发展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语文园地作为以训练为主的学习平台,语言文字训练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文字运用的多方面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方法有效转化为能力。对此,教师除了在“字词句运用”“词句段运用”直接开展语言文字训练外,还需要在“交流平台”“日积月累”等栏目中挖掘语言文字训练的因素,精心设计语言文字训练的方式、路径,并且注重以语言文字训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语言文字训练有一举两得的功效。

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栏目的两项训练都与语言文字运用有关,第一项是设计制作海报,其中有宣传语的写作,第二项是仿照例句写出具体的画面,都是直接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而“交流平台”呈现的是两位学习伙伴交流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起来容易一读而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挖掘其中语言文字训练的契机并设计开展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形式。实际上本单元“交流平台”是由课文摘出的句子和学习者的批注组合而成的,而批注是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训练形式。对此,教师分析“交流平台”中批注的构成:先写出摘录的句子写了什么内容,再表达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实际上是概括与感受相结合的批注。明白这一点后,教师让学生从本单元课文中摘出若干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并进行批注,再互相交流:比一比谁摘录的内容符合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要求,谁的批注很准确、想法很独特。这种后续评价的跟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语言运用时思维的发展。

四、在拓展链接中开阔学习训练思路

语文教学需要从课内向课外拓展,与学生的生活同步,这是语文教学的规律决定的。语文园地教学也是这样,不能仅仅局限于训练题的完成,而需要以编者的意图为训练目标,在完成教材指定的训练任务之外,既适度拓展训练内容,如“识字加油站”就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在生活中继续学习生字,又有效链接学习资源,如有些“日积月累”是古诗词背诵,就可以链接该诗人的其他作品精选记背,从而使训练效果得到优化。

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项训练,在出示了“志存高远”“精忠报国”等描写人物崇高品质的词语后,提出的要求是:“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这一训练,学生联系本单元学习的人物就能够顺利完成,但如果到此为止,这一训练就只是一种回忆,效果有限;只有适度拓展教学,才能使训练体现出总结提高的作用。拓展训练可以安排的活动有:写出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包括形容反面人物的词语);说说阅读过的文章中哪个人物的什么品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之间互相开展你说我对活动,即一个说出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一个对出相应的人物。这样的拓展训练不仅能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反应能力。

在语文园地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训练,使学生在掌握规律和获得方法的基础上,提升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园地词句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园地再现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艺术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