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逻辑

2022-12-31

广西教育·D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立德协同育人

刘 倩

(徐州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将国家政策和党的理论向大学生传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进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充分阐释了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充分发挥效能进行协同育人的重要价值与意义。高校的各类课程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说,也应该在构建专业伦理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思想政治资源,肩负起铸魂育人使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亟需借鉴协同理论,在寻找二者价值指向共同点的基础之上,破解协同瓶颈、整合各类资源、探究协同路径,强化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建设,进而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成效。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一、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价值指向

(一)“立德”与“树人”目标的价值耦合

新时代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要遵循“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原则。也就是明确为何育人、如何育人、为谁育人、培育怎么样的人等基本问题。从价值论的角度审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要在厘清二者的目标追求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探寻“立德”与“树人”目标的价值耦合点。从字面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结合点在于“思政”元素,即课程背后所内隐的“立德树人”价值。因此,如何挖掘不同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整合不同渠道的思政资源,增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的价值遵循。

“立德树人”包含“立德”与“树人”两个维度,二者密切联系、相辅相成。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所谓“立德”,就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崇高道德品质。所谓“树人”,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专业技术、技艺才能,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心智健康的时代新人。思政课程主要承担“立德”之功能,通过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用自身所学服务社会发展,践行 “两个维护”、树立“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课程思政主要承担“树人”之功能,通过系统的知识体系学习、社会实践学习、专业技能学习等,提升大学生用所长所学报效祖国、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能力。从此种角度而言,“立德树人”需要高校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来实现,二者相互支撑、互相配合,实现“立德”与“树人”的辩证统一。

(二)“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牢牢把握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融合的基本规律。对于高校而言,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显性教育呈现,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呈现。把两种不同特性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不仅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也可以更好地改进与拓宽育人工作方法,帮助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对思政课建设都作出过重要部署。”[3]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如何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让大学生“有滋有味”地上好思政课,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是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共同奋斗的目标。然而,思政课程这种显性思政教育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一方面因为课程学时有限,思政课堂教学只能占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缺乏互动、照本宣科式的知识传达方式,难以有效引发大学生的思考,也会让他们产生认知错位与逆反心理。课程思政更多地倾向于隐性教育,主张大学生在各类课程的学习当中受到无形的教育,涉及物质、精神、校园文化等多层面的交流互动。这种“隐性”课堂能够让学生通过课程和专业学习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启发学生自觉认同,实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的教育效果[4]。

(三)“全程”与“全方位”的有机结合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涉及千万大学生,要协同不同类型课程育人环节,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凝聚起育人合力。一方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在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上保持高度一致,真正体现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的基本理念。“全程”育人既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覆盖面,也指向于二者对于大学生“全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从其内隐的文化价值而言,能够深刻展现优秀的社会文化传统,有效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从这个角度而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深层次地触及了“立德树人”价值内核和文化认同的统一性问题。因此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必须在价值层次保持一致、相互统一,实现文化价值上的同向同行。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弥补了思政课程无法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不足。协同育人的覆盖面不仅要求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求大学生把专业知识和思维转化成服务社会的能力。如果说思政课为大学生的人生走向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引,那么专业课等其他各类课程则为大学生走自己的路提供了能力支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之际,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仅更应具有国际视野、专业能力和思维格局,还要拥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坚定理想信念。

二、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挑战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从根本上来说,都应帮助学生把握政治方向、形塑政治信仰、大局意识,培养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与情感。尤其是二者面对共同问题的阐释角度不同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遥相呼应、相互补充,而不能相互拆台、借船出海。但现实中,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制度设计、激励机制、内容融合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隔阂,面临着学科之间的融合困境、协同育人的认知困境、协同效果的评价困境等多维度的挑战。

(一)学科之间的融合困境

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与“学科”的概念逐渐凸显,人类的知识结构逐渐专业化、精细化。这一过程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形成了高度分化、专业化的各类学科体系,有效促进了知识的传承,但知识体系之间的闭塞性以及价值性的缺失,也让知识体系单纯以“学科”为界深受诟病。在高校专业设置中,即使是同一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也因为知识结构和话语体系的差异,存在着较大的隔阂。近年来,学科之间的合作与融合成为了主流,跨学科的研究成了探索新知识结构的重要方面,但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方面的探索还远远不足。

专业知识更讲究“学以致用”,思政课程更讲究“立德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多年来,中国在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价值和世界意义愈加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展现出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跨越学科的藩篱,贯穿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全过程,是新时代高校需要思考和面对的时代问题。

(二)协同育人的认知困境

从根本上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与协同育人,最终需要依赖于教师这一核心行动者的功能发挥。也就是说,作为育人核心行动者的教师,不仅要将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和学生阐释清楚专业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长期以来,不少专业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积极性、活跃性、创造性不高,这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以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任务在具体的考核中被视作标签式、口号式的软指标,不少教师片面地把传授知识看作是育人的全部。另一方面,随着高校之间因为排名等各项压力,逐渐让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是否主持项目、各类获奖成了衡量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受考核评价“指挥棒”的影响,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培育学生“才”之上,忽略了学生的“德”,进而出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张皮”的情况。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辩证关系问题。对“德”的片面理解会影响课程思政实践,要将对“德”的理解上升到对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视角来看,要深刻地认识到一切人类知识的成果最终都是为了服务社会。

(三)协同效果的评价困境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效果的评价以及育人机制的探索是一个整体性工程,需要从系统论的视角去探究各层次主体的角色定位。在顶层设计层面,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深切意识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在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同时,在有关职能责任、经费保障、激励机制等方面提供了可供实施参考的路径指南。但是,目前对于课程思政的相关要求分散在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文件当中,由于“立德树人”的具体指标更多地倾向于价值方面,难以清晰界定和有效量化,在绩效考核、监督检查、学科建设等方面,仍缺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顶层设计。另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在教学教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使得考察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在指标量化方面的难度较大,导致部分高校在实施课程思政方面持观望态度。这一方面导致高校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一直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最终逐渐忽略了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另一方面,也使高校很难在全校营造课程思政改革的氛围,使得课程思政很难深入人心。

三、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如上文所言,思政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高校场域的现实投射,是集政治性、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课程体系表达。课程思政则是不同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在价值与内容方面的融合体。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教师协同、课堂探索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实践也应不断拓展,要在坚持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从社会发展脉络的高度,审视和把握与新时代大学生对话的话语体系与教学方式,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

(一)以强化教师素养为抓手,深化融合研究

思政课教师与不同专业教师的素质与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决定了协同育人的实效性。要以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抓手,加强不同学科任课老师的沟通与联系,形成教师集体备课机制,建立思政素材信息库,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与思政课教学中的专业元素统一起来,深化融合研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以研讨促教学,以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协同育人,真正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同频共振。

专业课可以通过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深刻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突破专业知识体系单向传递的限制与单一领域的局限,改变课程的底层话语逻辑,实现知识传授的价值升华和本学科价值增量的最大限度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与价值感。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嵌入专业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中。财经类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可以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新发展理念等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人文社科类专业的任课教师,可以将“四个自信”的基本理念、“国家治理”的基本逻辑,融入到相关专业课程中;理工科类的专业,任课教师可以先行掌握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理论等相关知识,并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而实现相得益彰的效用。

(二)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实现“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这一名词原初的涵义指向于一种物理化学现象,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上个世纪中叶,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把“协同效应”作为企业分析与制定多元化战略的重要理论工具,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运用。如果细细梳理相关专业理论,可以发现在财务学、生物学、物理学、管理学等学科中均有“协同效应”的相关概念表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有知识视野,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5]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探求专业课教学话语与思政课教学话语的融合点,从而实现这种“协同效应”[6]。学科与学科之间是高度相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知识与其他各类专业课程耦合共生。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尤其是要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阐述逻辑,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课程话语体系。比如,从进化论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类比一些特定的理论概念,如“初级”与“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之所以为人”的概念类比等。从化学的角度,可以将“氧化的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本国国情”与“反应条件”进行类比等。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禀赋、接受能力与喜好的不同,通过案例分析、头脑风暴、专题教学等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创设问题、实践教学等方式,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工具,切实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开拓融合路径。

高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点、线、面”相结合的思想政治育人体系,依托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全面提升育人实效。一是以“金课”为标准,打造一批品牌示范课程。在学校层面要继续推进课程思政的机制建设,以优秀示范课程为引领,并逐步推动实现“品牌效应”。二是要加强教材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的教材体系建设,组织具有思政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为专业课教材的编写做指导,优化教材内容涉及,编写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教材,从教材角度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三是针对不同课程实行课程思政的个性化教学。在不同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方面,要注重区分大学生群体的群体特征,激发学生探究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兴趣,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立德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严以修身”先立德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