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惠与共赢:三线建设中的工农关系建构
——以四川德阳为例

2022-12-31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邵鑫汝

区域治理 2022年41期
关键词:德阳工业区工农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邵鑫汝

20世纪60年代初,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在我国中西部十三个省市、地区进行了一次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型军事、工业、技术合作和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工程,即三线建设。早在1956年,国家就开始筹建德阳工业区,自1958年10月开始德阳工业区建设后,国家便确定在德阳建设6个电机制造厂。三线建设时期,国家陆续投入约10亿元用于德阳三线建设,主要发展机械设备、建设原料、化工、食品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形成强大的国防军工优势,使德阳这座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城市,依托大工业,发展成为以重型机械和动力设备制造为主,包括食品、化工、机械等产业门类较为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但这也离不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支撑,也离不开广大农民的配合。为此,本文将以微观角度从三线建设中极具特色的重要城市城镇发展进行研究,利用四川省以及德阳市档案馆馆藏有关三线建设的原始资料,探寻德阳三线建设中工农互惠共赢的关系建构,以此视角为新时代西部建设中处理工农关系以及农村现代化提供历史借鉴。

一、当地农村对三线建设的支援

自中央在德阳进行工业区建设开始,在上级党委的指示下,党和政府带领广大农民参与到了德阳三线建设中,激发了农民的干劲和热情,以实际行动为德阳工业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物力等资源。

第一,劳动力支持。自1958年7月开始,为保障德阳工业区建设,原德阳县从农村和城区抽调人员,下达调令数两万多人,占当地劳动力总数的24.83%。除了数量多之外,劳动力调配也非常及时,例如当时需要调往中央工业建设的民工,由于事前做了准备,仅在三五天内,就调集了6000人进入工地。在工业区建设初期,急需大量劳动力,为了保证各阶段的生产任务能按期完成,参与建设的民工在节假日分批返乡以保证能够有足够的劳动力投入到建设中。德阳县全县调出了大量的劳动力直接投入工业区的建设,据统计,到1962年,劳动力最多时达到两万人左右,四年中平均每年一万余人。

第二,建筑材料的生产与供应。自德阳工业区建设开始,随着重机厂、水力发电设备厂等6个电机制造厂的建设和续建,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在此情况下当地迅速调集大量农民投入建材材料生产中,自1958年开始,德阳开始大量恢复和发展砖瓦、石灰窑。砖瓦、石灰窑的恢复和生产,不仅对1958年供应中央和地方建设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而且为1959年大量生产和供应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开始生产后,德阳县又先后建立了多个沙石场和采石场,其他竹、木、稻草的供应商,也本着积极援助国家建设,同时照顾竹、木生产的发展,照顾农业本身的需要,尽最大努力进行了支持。到1962年,共支援了德阳市中央建设单位树木10万余根,竹子1000万斤,稻草2000万斤,沙石150万方,石灰2.66万吨,砖瓦3.3千万块。当时多个电机制造厂所需的大量建筑材料都在德阳县政府带领当地大量农民投入生产中得到了解决,为后续的生产提供了支持。

第三,主副食品生产供应。随着三线建设的开展,天南海北的建设者纷纷奔赴德阳参与到建设中,城镇人口倍增。据不完全统计,1965年1—4月,德阳县城新进三线企事业职工16609人,职工人数达到34910人。这就导致工业区对蔬菜生产和供应有了极大需求,德阳为加强蔬菜生产和供应,扩大了蔬菜基地播种面积,并紧抓种植和生产以解决长远的供应问题。随着建设的速度加快,建设征用土地增多,厂区蔬菜、饲养基地相应缩小,为此城区公社根据需要大种蔬菜,组织了专业蔬菜生产队,划出一定数量的基地为蔬菜生产基地,进行蔬菜生产,保证职工和家属及市场蔬菜供应的任务。截止到1962年,共支援德阳工业建设区蔬菜2亿多斤。在已经实行厂社结合的当时,巨大的农副产品需求量仍有较大的粮食缺口,需要采取措施后才能弥补解决,由此可以看出在德阳三线建设初期阶段,当地农民农村提供的蔬菜粮食生产和供应在较大限度上解决了三线建设时期粮食供需矛盾。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支援外,当地农民在德阳三线建设中还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建设初期德阳县原县城人数激增,住房紧缺成为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广大群众积极支援国家建设,让出了房屋六千余间,其中农村解决了三千余间,大批农民还参与到了新建单位的建设中。尽管在三线建设中,德阳改变了原本的农业县发展模式,成为国家工业化主体功能区,这在很大限度上使得农村发展让渡出土地,但在当时,绝大部分农民在党和国家政策号召、三线建设者所展现出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感召下仍然不遗余力地支援着德阳三线建设。

二、三线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支援

随着德阳工业区的建设和三线建设的进行,在政策方针指引下,工业的迅速发展从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农村经济以及农民生活等多方面,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援。早在德阳工业区建设初期,根据当地发展形势和具体情况,重机厂和水电设备厂就积极贯彻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的方针,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和加快德阳工业区建设的同时,帮助附近各县加速实现农业“四化”。

第一,提供机械和技术支援。德阳工业区自1958年开始建设以来,贯彻执行边建设边试制边生产的方针。在1959年帮助各县提供防洪抗旱的各种物资设备,运输物资,主要是粮食和肥料方面以及提供装备地方工业的设备,帮助德阳建设机制糖厂、粮食加工厂、面粉厂、机械厂、木器加工厂等农业“四化”的水利灌溉技术指导等。为大力支援农业,德阳重机厂以技校为主制造一部分简易机床,武装德阳和绵竹两县农业机械厂,另外是为农场制造一部分农产品及饲养加工机械使农场迅速机械化。还装备各县的机械厂和农具厂,提供代培农业实现“四化”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力量,还有建筑设计方面,施工机械方面的制造安装。如第一工程局在为德阳杨家人民公社筹建化肥厂时,从规划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进行了全面到支援和帮助,抽调机器帮助开土、抽水和发电,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和资源。在支援物资的同时还帮助各县修理汽车、压米机等各种机器设备,并利用回空车以及空隙时间,帮助运送肥料粮食以及农副产品。有的单位还成立了业余工厂利用假日为公社修理农具,还为公社培训电工和机械工人。东方电机厂等为德阳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物资支援,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力做到功效翻番,加速德阳工业区建设提前投入生产,为更快地,实现农业“四化”提供大量的装备,以促当地农业发展。

第二,支援基础设施建设。重机厂、东方电机厂等多个机械厂曾为德阳中江、安县制造较大型的水轮发电机,以满足他们在水利工程和电气化方面的。当时城北人民公社要实现农业上的高产稳收,在水利建设方面仍需做很大努力,为此东方电机厂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与时间进行水渠改造,在当地生产队水源不足的情况下,东方电机厂从自己的基建材料中挤出了大量砖瓦和水泥,并帮助运到机井现场,同时指定厂工程队和机动科两个单位负责该项工程的技术指导。协助解决从土建到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的一切困难。与此同时还支援了当地筑堤整治绵远河,在河堤筑成后,保住了大面积的土地免遭洪水冲击,扩大了耕地面积。1965年到1966 年,第二重型机械厂、德阳水电设备厂、东方电机厂、长城钢厂在自身建设经费尚不充裕的情况下,先后为德阳县各公社筹措资金 120 余万元用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

第三,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在工业区贯彻工农并举方针的背景下,重机厂和东方电机厂一直在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下持续扩大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并依靠机械化工业进行农业技术革新,不仅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还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当地的粮食、甘蔗和棉花等农作物产量都在短短几年间成倍增加。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东方电机厂等还着手推动社办企业的创办,实行亦工亦农轮换制度针对公社社员进行招工,利用厂区边角料建设五金零件厂和小型电器电机厂生产制造小型五金零件,为公社扩大积累,增加农民收入。推行亦工亦农,利用农闲吸收农村多余劳动力参加到工厂建设中,增加了社员收入。不难看出,当时德阳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当地工业的支持。

第四,支援农村文化医疗事业。从普及农村文化着手,将各已有的农办小学发展为成农办完小,还开办了半工半读农业技术学校,吸收公社青年参加学习,为当地农业“四化”培养了技术力量。厂社在卫生方面致力于做好血吸虫病等防治工作,以增强社员体质保护劳动力,还为各生产大队培训半农半医的医务人员,提高生产队卫生员的业务水平,做好广大社员的保健工作。假期工厂医务人员巡回下乡,为社员治病,职工们热情的支援和帮助的实际行动,博得了社员和农村干部的高度赞扬。工厂利用假日参观、访问、帮助农民提高文化开展春节支农爱厂爱舍联欢活动,职工还向农村赠送了毛著单行本,推动了农村的学习运动。当地的村干部收到职工送去的毛著单行本后,随即建立了干部学习制度,规定大队的所有干部要每月学习,还邀请厂社的支部书记到当地农村进行讲解辅导。

三线建设时期,上海、哈尔滨等地区的大批建设者从天南地北来到德阳,形成了一次特殊的工业移民,也为封闭的山区和农村带来了前所未闻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为城市与农村提供了交流碰撞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城市工业文明通过工业生产、经济发展、日常生活等多方面与当地农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德阳工业与农业关系建构的历史经验和借鉴

三线建设时期德阳工农业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大体上维持着良性状态,这得益于中央的正确路线指导,但在建设时期实行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过程中,由于对总方针把握不够到位,德阳市的工业建设与农业发展在紧密结合的实践过程中,在土地征用、协作配合等多方面由于未建立统一领导一切的党委、对工农并举认识产生偏差、生产力水平与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等因素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央以及省委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指导德阳三线建设,协调工农关系以促进当地工农业发展,也为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处理西部建设中的工农关系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首先是加强党中央的核心领导作用。由于当时德阳市并未建立统一领导一切的党委,在土地征用、知青安置、劳动力招用、基础设施建设中时常发生矛盾。由于当时第二重机厂、东方电机厂等中央下放企业归成都市委领导,四川玻璃纤维厂、德阳耐火材料厂等省属企业归绵阳地委领导,而农村工作和县办工作归县委领导,多头领导德阳一个地区的发展,导致诸如上述矛盾在建设初期还存在于因建设需要农民进行房屋搬迁、参与机械厂招工用工等多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中央不断加强统一领导,邓小平等多位中央领导也在到德阳视察工作时指出建厂应坚决贯彻工农并举的方针。党中央在大抓生产的同时,引导第二重机厂、东方电机厂等大型工厂在党中央以农业为基础的总方针下大力支援农业,在政策方针的引导下不断协调工农关系。

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对建设时期工农并举、城乡结合政策理解不到位,虽然企业职工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团结的,但由于在土地、房屋、水利等方面的遗留问题解决不够及时,因而工农之间也产生了一些纠纷,且由于当时到德阳支援建设的职工从各大城市而来,过去一贯靠外地支援,普遍的人认为搞工业的不能搞农业,说搞农业不是本行,是不务正业,是抓到芝麻丢了西瓜,如果要搞农业,宁愿支援公社一部分资金和肥料。也有人认为工厂办农场是临时措施,也有人顾虑干部劳动质量差很难坚持下去,特别是初期出现过一些问题,如幼猪死亡率很高,大田作物产量指标定得过高,而又缺乏相应的措施,以及忽视了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和干部与农工相结合的劳动办法等,走了一段弯路,遇到困难表现出信心不足,主张收缩。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当时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农民对工农并举的政策都还缺乏正确深刻的认识。工业区党委针对这些思想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动员工作,大会小会反复交代,农业是工业的后方,没有农业就没有工业。强调工农并举,以及亦农亦工的方针一定要贯彻,用历史经验说明,只有通过自力更生才能够从根本上由穷到富,丰衣足食,引导企业职工和农民正确对待建设时期的工农并举。

除此之外,通过推行亦工亦农、厂社结合等制度促进农业生产水平与工业发展需要相适应。三线建设时期由于当时德阳农业生产水平不适应大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农民的生活改善、职工生活面临多种困难等问题也影响着工农关系。在建设时期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农村人口和农村人均土地逐年减少,农业生产虽然也在稳步发展,但农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并不快,城乡差别较为明显。中央和地方为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大力推行厂社结合,在二重厂和东方电机厂等多个厂试行亦工亦农劳动制。这是我国劳动制度在当时的重大改革,为农村的“四化”培养了技术人才,提供了技术、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撑,领导当地集中精力抓生产,同时通过加强厂社间的经济、组织等多方面的联系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为工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劳动力、物力等的支援,促进工农关系在紧密结合中达到互惠互利。

四、结语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先进的国家会“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三线建设时期,德阳市工农并举、城乡结合的模式就是按照工农兼顾的原则,将工业和农业紧密联系起来的伟大实践。德阳通过加强党的统一领导,狠抓政治思想工作,充分动员群众参与到建设中,在工业区实施亦工亦农政策,大力发展农副产业,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技术物资等的支援,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此过程中工业和农业形成了一种互惠共赢的良性互动关系,相互成就,将德阳建设成为可靠的三线基地。尽管在三线建设时期,这种工农关系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可避免和无法忽视的短板及问题,但新形势下西部开发中工农关系的处理、城乡发展以及农村现代化建设仍然能从中提取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借鉴。

猜你喜欢

德阳工业区工农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大德如阳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文莱鲁谷工业区欢迎高科技工业入驻
滨海新区轻纺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管理与实践
梭镖
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