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工作在国企深化改革中的作用

2022-12-31中国葛洲坝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威

区域治理 2022年41期
关键词:思政国有企业政治

中国葛洲坝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董威

党始终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同时也是巩固党组织领导地位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国有企业管理中,通常会将企业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作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已经成功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时期所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国有企业应不断深化改革,以便有效提升在新形势下的市场适应力,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发挥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效率、强化企业凝聚力等积极作用,所以国有企业应致力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能。

一、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对深化改革的作用

国有企业开展全方位管理工作,离开思政政治工作的帮助可能会寸步难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可以为企业管理保驾护航,一旦没有这个保障性动力,企业管理就会偏离正确的思想航线,出现观念错误和消极情绪,管理工作就难以达到预期效率,国企的深化改革可能要面临重重阻碍,未来发展也前途堪忧。

(一)国企的深化改革必须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提上党中央的重要议事日程,国家领导人也第一时间针对各行各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最关键的核心内容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记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指导方针,开门见山地指出,新形势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人的工作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工作重点,而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必须依从这些准则和方向。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与普通企事业单位相比优势更为明显。国有企业的整体性更高,它从诞生到历经风雨历程,以及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无不来自于奠基之初的红色基因,发展进程中的国家标准的规范化制度建设,以及令行禁止的严明纪律性,企业的环境气候使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和壮大更为有利。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绝非一帆风顺,期间也会遇到不利因素的干扰。面对国企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和关键攻坚阶段的现实,国有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和僵化思想,而社会和体制都在纷纷转型转轨,给国有企业从上到下形成的冲击力是巨大和前所未有的,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必然也会引发一些新老问题,一些党员的态度不是置身事外就是消极抵抗,言行举止与改革初衷和理念背道而驰。

任何工作离开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生命原动力,必然会走向逐渐枯萎消亡的最终结局。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率领亿万华夏儿女不惧艰难险阻,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勇往直前。党中央已经就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纲领性指示,我们贯彻执行任何工作,都能深刻体会到思想政治工作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而国企的改革发展也必然会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显露出政治优势。国企必须在党的思政工作方针指导下,把这项工作当做基础建设的常态化任务来抓,确保各项任务的全面贯彻落实,力求把党下达的思政工作任务抓紧抓好,见到实效,国企全员和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才能有效渗透党的指导思想,才能有效反击和屏蔽歪风邪气的毒害,才能引领正确的思想认识各发展方向,以思想动力助力国企健康稳定发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国有企业稳定发展

国有企业要实现稳定发展,取决于企业全员拥有怎样的思想意识。不要把思政工作看成纯粹的思想建设,它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日常事务是一个牢固的整体,密不可分,它体现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管理是否落实到位,是否行之有效,观察员工的言行举止和思想观念,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思政工作就是以企业综合效能提高为最终目的的,就是要加强思政工作,促进国企管理更加坚强合理,更加科学民主,国企只有实现全员思想和素质过硬,才能为企业贯彻执行方针决策提供有效而合理的监督作用。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思政工作方可全力推进。从某种限度上说,国企员工的行为受到内部管理制度的制约和管控,但这只是管理框架的硬性规定,如果员工思想偏离了正确轨道,硬性规定的强制作用是无法把这种错误思想彻底扭转过来的。要促进国企员工统一思想,协调行动,虽然管理制度可以取得表面上的强制成效,但是思想共识却远未达成。只有通过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思政教育的强力引领和启发作用,才能以思想共识催生行动合力,把管理制度和思政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统一的行动力上体现出来,所以说是思政工作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思政工作是国企稳定发展的精神力量

中央在2013年曾经就宣传思想工作召开全国会议,国家领导人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思想建设为极端重要的党的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思想建设和思政工作联合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术界对此的客观观点有很多种,举例来说,思政工作性质取决于思想意识性质,思政教育等同于思想意识,思政教育建设与思想建设相同等,抛开这种对两者之间关联性的正确与否不谈,单从这种关联的紧密限度,就可推断出二者密不可分的性质。实际上,二者之间同属意志品质范畴,国企推进思政工作,实际上也是在全面推广党的思想和内涵,在精神层面树立正确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观。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步入市场经济时代,国企改革到了攻坚克难时期,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和错误认识,都在严重冲击国企员工的思想观念,思想领域的斗争更加错综复杂,要保证每一个员工在思想意识上坚持正确方向,跟紧时代步伐,完全取决于思政工作有没有向国企员工宣传党的精神和理论,有没有在员工建立正确价值观和激发为国建设出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可以肯定的是,思政工作达到了上述要求,也是国企稳定发展的关键精神支持力。

二、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考验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改革进程必然是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国企原有的落后僵化的内部体制平衡已然被打破,逐渐暴露出花样翻新的深层问题,国有企业在管理模式以及结构治理方面势必会被倒逼着做出改变,面对重重阻力和暗流涌动,国企思政工作的严峻考验呼之欲出。第一,国企党组织如何提高执政能力。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骨干代表,国企党政部门体现的是企业内部的领导代表性,它在企业党组中占据核心地位,只有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去开展思政工作,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蓬勃创造能力才能激发出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改革政令才能有力推行下去,企业运转才能平稳有序。因此,国企必须强化思政工作,加强党执政能力在企业中的存在意义,才能让党在企业政治领导中的核心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企业的文明建设才能稳步发展,不然,国企中的政治领导地位就会被削弱甚至掏空,党在国企的基础核心就会根基不稳。第二,国企深化改革面临的突出难题如何破解。国企推行改革进程的终极目标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制度,然而发展历史为国企在机制和体制方面留下了太多积弊,改革迈入深水区进程当中,大量新的矛盾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不能破解这些阻碍,国企的成功改革就只是纸上谈兵。破解之路就是利用思政工作为员工厘清改革需要推行的各项方针政策,让员工不再疑虑重重,化矛盾纠纷为理解支持,情绪由负面转为正面,为企业改革积极建言献策。第三,如何培养国企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实现,员工是企业主体,也是决定企业发展高度和远度的关键因素。国企的高素质员工,结合其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必然昭示着企业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越强。所以,国企的长远发展必须提高全员素质,这就要求国企思政工作必须深化层次,全面覆盖,才能筑牢员工齐心协力的思想根基,打造技术、思想以及纪律全部过硬的战斗团队,以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国企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三、国企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企推动思政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要求全体员工必须摒弃传统落后观念,以顽强拼搏的姿态迎接新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和强大推动力。国企必须依靠思政工作的扎实开展,才能取得预期成效。

(一)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

企业领导提高素质,体现党在国企的执政能力。国企领导负责组织管理思政工作,同时他们也是思政工作重点帮扶对象,而现状是很多国企领导素质堪忧,与改革需要相去甚远,他们缺乏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不能坚决落实国家政策,视野狭窄,功名利禄熏心,安逸享乐,思想因循守旧,高高在上,贪图富贵等,日常工作中不讲原则,缺乏系统,在创造力和前瞻性方面做得很不够。

这就要求思政工作大力培养国企领导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能够驾驭市场,政治工作民主化,构建企业先进文化,能够应对各种局势,能有力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要督促他们努力钻研业务,加强基层锻炼,尤其要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让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去磨砺,去经历,养成高风亮节,经受严峻考验,在实践中成长,培养他们的大局观和宏观视角,提高组织和沟通能力,面对突发事件能够临危不乱,从容应对。

(二)将思政工作结合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

思政工作在企业核心工作内容中占据一席之地,为难题破解提供强大动力。国企把思政工作纳入核心工作体系,一切以改革发展为重,保证企业整体和国有资产不流失,企业改革方向和发展目标始终走在正确轨道上,就能为国企破解改革难题提供驱动力。目前有些国企举棋不定,苦无良策,关键就在于没有对思政工作催化剂的作用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党组织没有对工作方式推陈出新,新时期的工作任务已经有很大不同,如果党建工作还沉浸在过去的老旧模式中,不能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抢占制高点,企业员工越来越年轻,文化限度越来越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个性化需求日益多元,如果没有给他们搭建足够的发展平台,没有对他们进行有力引导,人才就会逃离这些企业,企业也就会失去发展动力;同时,很多党员干部没有深刻意识到党组织对于国企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只注重生产经营,党建工作流于形式,时间一长,党员干部就会丧失宗旨和责任感,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企业管理离不开思政工作,思政工作也要在思想厚度、科技含量以及文化品位方面加速提升,要积极与企业机制和体制相互融合,保证国企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大政方针,保质保量搞好生产经营,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事务,积极支持企业法制建设,强力监管企业领导廉洁奉公,而且党组织还要利用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与企业改革准确对接,驱动企业破解改革难题。

(三)多元化活动提高思政效果

国企文化建设要革故鼎新,为改革注入软实力。新时期带来新的发展条件,思政工作也要进一步加强自身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思政工作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前形势,在日常工作中全方位除旧布新,把自身对经济建设的强力推动作用发挥出来。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推动国企改革发展,提倡全体员工同心同德,助力企业发展行稳致远。国企改革必然涉及体制机制改革或者合并重组,思政工作要积极为普通员工排忧解难,以良性互动引导他们的情绪变化,同时,要大力强化企业凝聚力,推出文化优秀项目,强调团队合作,引领员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处处以大局为重。思政工作还要创新形式,在沿用走访和送爱心形式的同时,也要通过企业内部各种宣教形式和渠道强化思想建设,向员工传递企业正能量。思政工作方法要宣教与舆论引导相结合,要树典型,教学相长,区别对待,结合企业发展形势和员工群体特点针对性开展思政工作,确保取得理想成效。

四、结束语

目前,国有企业已经走到深化改革关键时期,如何促进企业改革是国有企业管理层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国有企业应该正确看待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深化改革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有效解决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各种问题及难题,并探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有效措施,以便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国有企业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