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引领学校美育建设

2022-12-30赵方军

中小学校长 2022年11期
关键词:美育校长学校

□赵方军

美育是“五育”中的薄弱环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说:“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1]如何培养未来的优雅生活者,使其赢得未来的幸福,这是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到美育对于学生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不能让美育只停留在“艺术教育”层面,应探索将美育融入教育全过程的策略和方法,构建广义的学校美育新格局,不断提升师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师生“真、善、美”的高尚情操,使其享受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校长的美育思想和行动决定着学校美育工作落实的成效。

一、引领学校牢固树立美育发展理念

校长要深刻体认美育的价值和意义,引领学校牢固树立美育发展理念,并着力全方位营造学校的美育氛围,通过美育助力高质量办学。美的形态有很多种,但大致不外乎“优美”和“壮美”两类,二者都可以通过教育来传递。对于学校建设和学生发展而言,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优美”是一种和谐自由的审美形态[2],在学校教育场域中,可以把这种形态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优美”是学生审美素养的主要呈现形式,体现了对高品质的追求,是具有徐婉、柔和、清丽、雅静等特质的值得提倡的美。对于学校美育建设来说,让全体学校成员学会“优美”是十分必要的,“优美”可以让紧张的状态得到松弛,让浮躁的心灵获得宁静,从而让人们能够更理性地解决好在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校长在引领学校推进这种“优美教育”时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第一,“优美”的管理风格。面对学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何种心态面对更好?“优美、和谐、智慧”显然比“暴躁、急切、紧张”更加有效。愤怒、压抑、训斥、不客观的情绪和行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将优美教育的理念融入管理中,有助于为和谐团队建设打好基础。校长需要引领团队的所有成员树立基本的审美价值观,而优美教育是审美价值观培养的良好基础,它能够让人更加“优美、和谐、智慧”,从而获得更好的、健康的发展。

第二,“优美”的人文风尚。在学校场域中,全体成员应展现出和谐、愉悦的“优美”状态,营造出浓郁的人文氛围,这是塑造理想的“优美”人文风尚的关键因素。优美教育可以使他们与生俱来的活力与生命力得到充分地、自由地表现。真诚、尊重、平等、愉悦、和谐等“优美”元素体现出学校的育人风格。

优美教育适用于美育的初始阶段,它可以把全体学校成员引入审美活动中,逐渐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这是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开端。

二、全面构建学校“大美育”工作格局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推动美育工作仅仅看成加强艺术教育。学校应从广义的“大美育”视角审视美育,要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中,要认识到美育是一项关乎新时代国民综合素质养成的系统工程,要站在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美育,将其放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来看待。校长要引领全校教育管理团队、全体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美育的目的和重要意义,以美育为任务,摒弃“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等教育功利化倾向,助力人人养成文化审美情趣,形成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自觉意识;要把美育思想融入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各学科教学、环境建设、德育以及各项活动中,倡导“人人美育”,形成“大美育”工作格局。

三、深入探索学校美育体系构建的实施途径

“大美育”工作格局决定了美育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的工作,包含了美育管理、美育文化、美育环境、美育课程及美育活动等多个层面。作为校长,要引导教师、调动全校资源,协同搭建学校美育体系框架,厘清学校美育体系构建的实施途径(见图1)。

(一)构建美育管理的工作机制

为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学校应构建美育管理的工作机制,制定美育规划行动方案(三年或五年),整体构建美育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美育管理的各项制度,推进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协同发展。应对美育课程、美育文化、美育环境、美育活动及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全面规划,做到理念目标明确、实施途径清晰、具体落实到位,形成“大美育”视角下的实施计划,倡导“优美”的管理风格,把美育融入教育管理各环节。

(二)创建学校特色美育文化

校长要引领学校打造经过美育浸润的人文校园,在学校办学理念、德育、礼节及风气等方面下功夫。特色美育文化关系到学校的文化发展与文化定位,这种文化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品位格局。校长要关注的是,在办学理念中渗透美学;在德育建设中体现美学的内涵;在对礼节及风气的引导中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学文化的传承,比如,论自然美的“比德”精神,论人格美的“风骨”精神,论社会美的“中和”精神,论情感美的“节情”精神,论艺术内涵美的“沉郁”精神,论艺术形式美的“中的”追求[3]。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学文化、校风、家风联系起来,使其和谐一致,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校长在学校美育建设中应追求的“优美”人文风尚。

图1 学校美育体系构建的实施途径

(三)打造“书香校园”美育环境

美育环境包括校园中一切可视的物体,“环境育人”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环境文化、公共艺术、环境绿化等元素构成了“书香校园”的可视氛围。打造这种氛围是校长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责任和人文追求。校长的思想和审美判断力会对建设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建设理想的“优美”校园,校长可以借助专家的指导,邀请专业设计团队,调动学校集体智慧,结合学校历史、办学理念、特色风格等因素,通过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论证以及高质量施工,打造出具有“书香校园”特色的美育环境。

(四)构建多元美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美育实施的主阵地,美育课程主要涉及三类课程,即艺术课程、各学科课程、美育拓展课程。第一类是艺术课程,这是美育课程的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在艺术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围绕国家教材实施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审美格调,帮助学生掌握1—2 项艺术特长,最大程度地发挥课程的审美育人作用。第二类是各学科课程,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是丰富的美育资源。学校应培养教师将这些美育资源融入和体现到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美育理念。第三类是美育拓展课程,主要包括校本课程、环境课程、活动课程和社会课程等。美育拓展课程可以充分整合和运用社会资源,不断扩展课程空间。比如,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社区文化活动场地开展美育;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汇集社会美育资源,如引入专业文艺团体、地域文化景观等优质资源来丰富美育课程。此外,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以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模式创新开发普适性学校美育课程。

校长应带领学校在“大美育”视角下整合校内外资源,用“必修课+选修课+课后服务拓展课”的方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传承中华人文精神,构建完善的美育课程体系。高效地用好课堂主渠道,全面融入美育,“全视角”引领学生培养对美的感知力,带领学生进行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建立审美意识,产生审美观念。

(五)拓展、丰富美育活动形式

校长应引领全校师生开展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同时将美育渗透到其他各项活动中,这是一种高品质办学的有效方式。美育活动包括校园活动、重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活动,如艺术节展演、学科节、升旗仪式、课间操、社团活动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美育实施的阵地。重大活动,如运动会、节日、庆典等,则呈现出不同的美的形态,如庄重之美、节奏之美、体魄之美、喜庆之美、探索之美等,学校可以在这些活动中运用美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品质。社会实践活动,如研学、采风、访问交流等,也是美育的重要阵地。

四、多渠道培养美育实施团队

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关键是尽快提升全员美育意识,多渠道培养美育实施团队,全面推进美育工作的落实。校长需要根据美育实施的不同角度,引领学校多渠道培养美育实施团队。第一,聘请美育专家,同时,培养或引进学校美育专业教师,形成美育专业团队,指导学校科学地开展美育工作。第二,组建艺术教师团队,围绕“大美育”视角下的美育探究与实施开展培训,让学校美育的育人目标由传授艺术知识和技能上升到培养审美能力、人文精神。第三,培养符合学校美育工作需要的管理团队,针对所有管理层干部开展美育素养提升培训,推行“优美”管理理念,带动全校美育工作的开展。第四,面向学科教师团队开展美育素养提升培训,增强所有学科教师的学科美育意识。

多渠道培养美育实施团队,是校长引领学校美育建设的关键性工作。这一举措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学、西方美学以及当代美学的学习,并结合自身的工作,思考如何将美学知识和理念运用到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优美”呈现出的多种形态,运用提升美育素养的策略来提高本职工作的品质和效率。

学校教育已步入“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如今,美育仍是“五育”中的薄弱环节,是教育的短板,推进学校美育工作、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刻不容缓。重视并引领学校美育建设,校长责无旁贷。在当前的基础教育领域,可借鉴的学校美育建设优秀案例还不多见。做好美育工作,需要校长组织学校团队,学习、落实各级政府印发的相关文件精神,提高对美育的认识,积极开展交流与研讨,探索美育实施的策略和方法,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美育规划行动方案,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积累美育经验,逐步提升美育水平,让美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校长应积极带动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以实现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以美育人”,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猜你喜欢

美育校长学校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给力“九个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