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评教视角下特级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研究

2022-12-30孟海燕周敬天马景林李琼

中小学校长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评教特级教师胜任

□孟海燕 周敬天 马景林 李琼

2022 年4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指出要“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为引领,以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筑基提质、补短扶弱、做优建强、全面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指明了基础教育师资建设的方向。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培养高素质教师人才,学校要重视发挥校内特级教师的学习领导力与专业示范效应。研究、提炼特级教师的素养结构,有利于其专业智慧的传承与传播,能更好地发挥引领与辐射作用,助力新一代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综观对特级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研究,“胜任力”是一个有待拓展的研究视角。

“教师胜任力”是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将绩效高的优秀教师与绩效一般的普通教师区分开来的个体具备的内在特征,是教师个体的动机、自我概念、知识、能力、行为、情感及其人格特质等在特定情境中的综合体现。教师胜任力模型则是上述胜任力特征的总和,是针对教师职业表现和任务要求形成的一组特征。[1]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胜任力模型,“洋葱模型”[2]与“冰山模型”[3]是较为常见的胜任力模型。在我国,中学教师胜任力维度的研究(研究者有徐建平[4]、罗小兰[5]、王强[6]、李晔[7]等)也多采用“冰山模型”。在西方国家的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中,存在基线模型和卓越模型两种[8],已有研究多透过教育研究者、管理者、评价者的视角,鲜有研究采用教师胜任力的直接和最终受益者——学生的视角。

本研究聚焦的问题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特级教师的胜任力模型有哪些构成维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一、研究方法

为刻画特级教师胜任力的特征,基于实践场景中胜任力的丰富内涵和外在表现提炼特级教师的胜任力模型,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学生评教文本为分析对象,从学生的视角切入“特级教师胜任力”这一主题。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的方式,充分考虑样本的典型性和信息的饱和程度,选择在北京市西城区S 中学任教的10 位特级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见表1),他们均出于自愿原则参与本研究。

(二)资料来源

学生在学年末为任课教师写评教作文《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这是S 中学坚持多年的做法。在这些作文中,学生被要求记录师生日常互动中的真实案例,每篇作文的字数需达到400 字以上。研究团队从S 中学教学管理部门获取针对10 位特级教师撰写的评教作文,共获得2019 年的评教作文98 篇,2021 年的评教作文99 篇,总计80733 字。对原始资料的编号形式为“教师编号+年份+评教作文编号”,例如,“CH-201903”代表2019 年第三篇写CH 老师的评教作文。

(三)资料分析

研究者首先借助“NVivo”的词频统计功能,分析得到评教作文中出现的高频词;在高频词提示的基础上返回原文,对197 篇评教作文进行了多次深入而细致的阅读,进行自下而上的三级编码。在此过程中,几位研究者以一位特级教师(CH)的评教作文为例,在分别独立编码后集中讨论,从而实现了编码规则的一致性。而后,本文第一作者与第二作者共同对另外9 位教师的评教作文进行逐一编码,通过个案间的持续比较不断调整、更新编码系统。与此同时,研究者也将初步发现与已有研究得到的教师胜任力模型、教学专长模型等进行持续性比较,从而得到从学生视角出发的、基于S 中学本土特征的特级教师胜任力模型。最后,结合评教作文中的具体案例描述,加深对教学情境中特级教师胜任力各维度的理解,从而对模型各维度的内涵进行情境化、具身化的阐释。

表1 参与本研究的特级教师基本信息

表2 学生评教视角下S 中学特级教师的胜任力模型

图1 S 中学特级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玉兰花模型”示意图

二、S 中学特级教师的胜任力 模型

经过三级编码,研究者得到学生评教视角下的S 中学特级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见表2)。该模型包含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个人特质4 个一级维度,以及其下14 个二级维度、49 个三级维度。

研究者依据各维度间的关系,建立起S 中学特级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即“玉兰花模型”(见图1)。其中,特级教师的专业信念是支撑其坚守教育教学岗位的内在动力,相当于玉兰花的花托,它自始至终托举着教师知识、能力的发展和个人风格的形成,最不易被察觉,是胜任力的基底部分;特级教师的个人特质是玉兰花的花瓣,多片花瓣象征着个人特质的不同侧面,它们处于胜任力的周边,是最易被学生接近和觉知的部分,也最能直接展现教师的魅力;特级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胜任力的前提条件,扎实、深厚的知识为教育教学提供源源不竭的养分,相当于玉兰花的子房,也是胜任力较为核心和内隐的部分;特级教师的专业能力是胜任力的综合体现,促进教育教学的改善并最终影响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相当于玉兰花的花蕊,雄蕊、雌蕊担负着授粉与繁衍的责任,象征着特级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下一代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力。同时,花蕊只有在花朵盛开时才能被观赏到,正如学生只有在与教师进行深度的教与学的互动后,才能对其专业能力形成一定的认识。选择玉兰花作为胜任力模型的主要意象,还因为玉兰花象征着“纯净”,充分体现了S 中学特级教师心无杂念扎根教学、永葆一颗赤子之心的形象,对其他教师与学生而言是一种正向示范。

(一)专业信念

教师的专业信念是指教师个体对所从事专业的认同和价值深信,是教师坚持职业理想和专业发展的精神内驱力[9]。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专业信念主要由敬业奉献的精神、“学生中心”的立场、求真求善的态度、为人师表的形象四部分组成。

1.敬业奉献的精神

特级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往往令学生印象深刻。热爱可体现为教学的激情,也可体现为出于对学科教学的“酷爱”而精心钻研。敬业奉献的精神由热爱而生,突出体现在时间与精力的极大付出上。学生评教作文中有90 次提及这种付出,正如一位学生评价:“真正的优秀不在于一两个闪光的事迹,而在于始终如一的付出与真心。”(CH- 201909;本文引用文本均为原文,如有字词、语法问题,不作规范性调整)。学生有意无意地比较恰好说明敬业奉献的精神是区分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胜任力的关键维度之一。

2.“学生中心”的立场

在评教作文资料中,“学生”一词的出现多达515 次,“同学”出现308 次。教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体现为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思考,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感受;体现为遵守师生间的约定和承诺,尊重学生主体;体现为对学生的学业辅导不因行政事务而受影响等。

教师对学生的陪伴也是“学生中心”立场的体现。“陪伴”既可以是课上的“强”陪伴,也可以是课下默默的“弱”陪伴——“CH老师常和我们一起跑步”(CH-201922)。教师的从不缺位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激励。

教师的公正心对师生关系影响很大。公正公平的态度、一视同仁的处事方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CH-201917)的理念、关注所有人的意识被学生多次提及。不过,公正并非“平均”,关注学生个体、因材施教更能体现特级教师“学生中心”的立场。“针对不同能力层级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周二下午的背书小组活动,有利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落实基础;下午的高端论坛使学有余力的同学向上攀登。”(XY-202103)更有特级教师专门开辟名为“个性化”的辅导环节,提出“光荣的个性化”(TY-202102)等,成为其教学特色。

3.求真求善的态度

开展学科研究以求真,优化教育教学以求善,“求真求善的态度”是特级教师专业信念的重要维度。“XY 老师在百忙之中从知网选了相关论文打印给我,解除我的疑惑,她对于史学的严谨态度深深影响着我。”(XY-201907)研究不止于学科方面,也体现为“更加拼命地研究教学方法”(TY-202115)。

在评教作文中,“认真”(出现93 次)、“负责”(出现38 次)均是词频较高的形容词。特级教师的责任心以及“严谨的、追求完美的态度”(TL-201906)体现在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答疑等方方面面。

4.为人师表的形象

特级教师具有怎样的专业形象,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与教师的个人性格、气质等有关。从评教作文来看,无论是“严肃”还是“童心不泯”,无论是“亲切”还是“素雅”,虽然教师的个性特征有别,但这些形象或多或少都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如一位学生所言,“让我有了好好坚持下去、快乐地过好每一天的动力”(CH-201913)。

另外,特级教师并不会形成一成不变的刻板形象,而是依据教学的互动情境,尤其是学生的学习需要调整自身的情绪表达,巧妙地融合多种风格,这恰恰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例如,在谈论严肃话题时,“她柔和的嗓音不变,但语气和音量足以感受到严肃,然而无论怎样严肃都不会使我联想到严厉”(LK-201913)。

(二)专业知识

对教师知识类型的划分有从“二分法”到“七分法”的多种方式[10]。本研究从学生视角出发,发现特级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和教育价值知识相对内隐;而外显的学科知识和通识知识则最易被学生感知和描述,故下文仅简略阐述。

1.学科知识

特级教师的学科知识包含横向的“渊博”和纵向的“精深”两个维度。

2.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融合,是关于教师如何将学科知识“心理学化”的知识,它是教师行业的独特知识领域,也最能区分专家教师与普通教师。[11]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现为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并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特级教师的语言是高品质的。比如,“您的讲解细致入微,把我思路上的盲点瞬间点明”(TY-202108),“她优美的语言,让我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如痴如醉”(LK-202109)。特级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灵活多样的,综合考虑了学科内容特征、学生特征和现场情境。由于有多年的学科教学知识积累,特级教师的教学有较强的应变性。例如,当关于“狗熊蹭树”的视频无法播放时,年近退休的女教师“化身狗熊,亲自给我们演示狗熊是如何蹭树的,成功地把一节看似平常的课用最生动有趣的方法印在我的脑海中”(CY-202104)。

3.教育价值知识

特级教师所具备的教育价值知识,使其尤其注重涵盖学生认知、情感、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的“全人发展”,超越短期的“应试”目标而追求更长远的育人理想。

首先,特级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辨式思维习惯,传授思考方法,“授之以渔”。一位学生评述道:“优秀的传道者,所给予学生的并非大道本身(物理知识),而是悟道的方法与思考的态度。”(TL-201903)其次,特级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往往超越了课业与考试,这一点在很多学生回忆的教育故事中都有体现。

4.通识知识

教师的通识知识涉及社会、人文、艺术、运动、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通过评教作文可以发现,这些知识不仅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丰富,也有利于学生认识多面的、立体的、完整的教师,为学生树立角色榜样。

(三)专业能力

研究得到的特级教师专业能力的3 个二级维度是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学习能力。相比而言,教师“台前”的教育教学行为较易被学生观察,而“幕后”的持续性专业学习与发展在评教作文中的体现则比较有限。

1.教学能力

评教作文描述与教学有关的场景,出现次数排在前三位的词分别是“课堂”(含“上课”;出现229次)、“答疑”(出现113 次)和“作业”(出现54 次)。与之相关的教学能力则可以按环节分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往往体现在流畅而高质量的教学实施,尤其是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上。很多学生注意到,特级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合理排布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施方面,课上讲解与课下答疑是特级教师教学的阵地。优美的板书作为教学的载体,在信息技术广为应用的今天,竟也被学生高度关注。特级教师课下答疑的特点突出表现为时间长、效率高、作用广。“通常老师只看了三秒钟就可以帮助我解答这题,并指导我类似题目的做法”(CX-202108)。

在教学评价方面,基于学生课堂表现和课下提问的作业布置及其批改,更能体现特级教师的智慧与付出,正如一位学生所言,“作业布置不求量而求质量,精心批改,反馈到位”(CX-201902)。

2.教育能力

特级教师对育人的关注度很高,包括对学生“心理”(出现17次)的辅导,对学习之外的“生活”(出现77 次)、“人生”(出现37 次)的指引等。他们的教育能力渗透在日常与学生互动的点滴之中——“他还教给我们很多做人的知识,从数学中悟出人生哲理,使严肃的课堂充满欢快的气氛”(TY-201905)。另外,“反常”,如特级教师担任学校领导时的风格与管理班级时的风格之间的“反差”,也是学生感知到的特级教师教育能力的体现,说明教师在不同的工作场域、面对不同的工作对象、担任不同角色时的“切换自如”。

3.学习能力

特级教师需要以持续性的专业学习作为其优化教育教学的不竭动力。他们的博闻强识、勤奋好学得到了学生的钦佩与欣赏。“其博闻强识自不用说。幻灯片上的旁征博引丰富异常,思及他每日在朋友圈中 ‘打卡’ 读书,倒觉得是件平常事。”(ZJ-202104)

(四)个人特质

本研究站在学生的视角,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评教文本中与个人特质有关的高频词依据学生的感受划分为3 个层级。

1.让学生感到安全的特质

面对尴尬时的幽默、解答疑惑时的耐心、学生遭遇挫折时的理解,这些都有助于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创建师生间的信任关系。教师“温柔”“温和”“温暖”的特质让学生得以在安全的人际关系中学习。

2.让学生感到爱与尊重的特质

特级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和包容,让学生感到被爱和有尊严。他们“课下认真辅导每一位同学、关心每一位同学”(WH-201906),“尊重不同同学的立场”(LK-201915),“包容不同并真正欣赏学生们身上独特的闪光点”(LK-202114)。

3.助力学生自我实现的特质

相比前两类需求,自我实现是学生更高层次的需求,需要教师具备严谨、坚毅、乐观、勇敢等人格特质,给学生作出榜样示范,并在课堂内外渗透这些品质与精神。正如一位学生所说:“不仅学的是知识,还有居高处而心不乱的强者态度……敢于面对自己的失败,也敢于承认自己其实挺不错的。”(CX-201901)

三、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从学生评教视角得出的S 中学特级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即“玉兰花模型”,与前人提出的教师胜任力模型有一致之处。例如,“玉兰花模型”与国内学者林崇德等提出的教师素质结构——职业理想作为根本动力,知识水平作为前提条件,教育观点和教学监控能力作为核心要素,教育教学行为与策略作为外在表现[12]较为相似。

具体来说,首先,“玉兰花模型”同样关注到了专业信念在胜任力中的基础地位。本研究中的专业信念涵盖了已有研究中的敬业爱生[13]、关系性合作、学生服务导向、为人师表[14]等表述。其次,“玉兰花模型”同样关注到了专业知识的核心地位,并增加了“教育价值知识”的二级维度。“对学科体系的熟练掌握度”是教师专业性的基本支撑之一,说明了学科知识渊博与精深的重要性;“对学生心理的理解与引导力”是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区别教师与其他岗位的关键知识构成[15]。对比发现,已有研究较少关注关于教育目标与价值的知识。本研究则认为,特级教师的这类知识涉及他们关于“好的教育”的理念与想象,是其胜任不可或缺的一类知识。最后,在专业能力方面,本研究重点关注了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学习能力,发现特级教师“博学”“好学”的特点非常突出。本研究中涉及特级教师反思性的资料较少,主要是受到学生评教视角所限。

“玉兰花模型”相较已有研究,也有独特的发现。例如,在教师的个人特质方面,根据胜任力的经典模型“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相比外显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教师的个人特质与职业动机位于冰山的底层或洋葱的最内圈,是较难改变、相对稳定的,也是相对不易观测和感知的。然而本研究却发现,从学生视角出发,教师的个人特质则位于“玉兰花模型”的“花瓣”部分,它们往往是学生在日常的师生交往中通过教师点滴的教育教学行为最先感知到的,表现为教师的个人气质与教学风格。已有研究中对“感知与观测”难易程度的判断多是基于教育研究者、管理者或评价者的视角。当研究从学生视角切入时,胜任力模型的结构就会发生相应变化。

当教师达到了必要的知识水平、具备了专业能力之后,教师的个人特质就成为影响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中提及的耐心、宽容、热情、自信、尊重他人、情绪觉察能力、敏感性、沟通能力等个人特质都是重要的维度,也是“适教性”的体现。也有对中学生的调研发现,学生喜欢幽默、认真、有责任心、关心和体谅学生的教师。[16]然而,幽默等个人特质与教师的性格有关,是否具有可推广性尚且存疑。本研究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求层次,将特级教师表现出的个人特质依据学生的感受划分为3 个层级,意在突破“作为人的教师”而聚焦“作为教师的人”,突出教师专业性最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价值旨归。

总体而言,特级教师胜任力的维度划分与普通教师胜任力的维度划分大同小异。本研究发现特级教师胜任力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无私奉献的专业精神和突出的学习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特级教师以超乎常人的工匠精神做到了极致,他们将超长的工作时间奉献给学生;同时,他们以孜孜不倦的教学研究求真、求善,坚持个人的终身学习、持续专业发展,以“输入”支撑其高强度的持续“输出”。其二,全面育人的专业信念与“学生中心”的专业思想。特级教师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和长远发展,其专业信念中的“‘学生中心’ 的立场”、专业知识中的“教育价值知识”、专业能力中的“教育能力”等二级维度在评教作文中尤为突显,这与胡定荣指出的特级教师具备的“尊重爱护学生民主意志的 ‘体现者’”的职业形象相一致[17]。当然,本研究中特级教师的这些特征根植于S 中学百年名校的历史传统,受益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教育资源,也许并不能够成为普遍化的结论。

猜你喜欢

评教特级教师胜任
特级教师批作文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特级教师批作文
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评教工作改进与实践总结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