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22-12-29葛荣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针灸针刺膝关节

葛荣生

(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苏 阜宁 2244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慢性、渐进性和退行性膝关节病变[1],患者典型病变特征为关节软骨的退变、滑膜炎症等,同时多数患者会伴发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如症状较为严重甚至需要接受全关节置换治疗。实践发现,KOA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关节疾病,在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中,KOA在导致长期残疾的疾病中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并增加社会经济负担,有数据显示至2020年,KOA可能成为我国第4位致残性疾病[2,3]。目前临床上治疗KOA的方法较多,口服药物可短期内缓解患者症状,但治疗KOA的临床药物大多倾向于疼痛和炎症症状缓解,在减轻关节软骨退化以及修复受损的关节软骨方面并无明显效果[4]。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通过润滑关节、减轻摩擦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但目前尚无有力证据证明其可延缓病程发展、促进关节软骨再生[5]。中医学将KOA归于“骨痹”“膝痹”范畴,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六淫之邪内侵于骨,进而导致筋骨关节、痹阻经脉气血,温针灸是一种将毫针针刺与艾条灸联合起来的疗法,又称针柄灸,已有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温针灸对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可高达94.29%[6]。本研究拟通过设立对照分组的方式,就KOA患者开展温针灸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改善此类患者预后提供临床参考。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受临床干预的60例KOA患者按照就诊号奇偶数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KOA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KOA诊断标准[7];(2)病历资料齐全;(3)自主意识清晰能配合开展调研;(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5)单侧病变者。排除标准:(1)既往精神病史;(2)伴发免疫系统异常个体;(3)合并慢性感染疾患者;(4)伴发明显肝肾器质性障碍;(5)妊娠或哺乳期女性;(6)合并手术禁忌证者;(7)酒精或药物依赖者。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仅实施常规针刺治疗,针刺前对针刺点进行皮肤消毒,针刺深度约为50 mm,注意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患者出现得气后留针30 min,出针后消毒棉签消毒。

研究组:实施温针灸,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膝关节自然伸直,取穴后局部皮肤消毒,取长度0.30 mm×50 mm毫针(北京中研太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快速刺入穴位,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适当深度,取3个腧穴,将针柄插入2 cm的艾炷中点燃,待艾炷燃尽后再次接续一根艾炷,待全部燃尽后取走艾灰并出针,同时嘱患者调节饮食、避风寒。

2组治疗频率为2 d一次,连续治疗12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4 d。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重点对如下2个指标进行评估:(1)干预临床疗效,参照《骨科疾病疗效评价标准》[8]中Lequesne-Mery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系统对受试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该量表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23分,显效标准为膝盖肿大和疼痛有显著缓解,膝盖功能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积分得分≤8分;有效是指治疗后膝盖不再疼痛,但还存在肿胀,膝盖关节屈伸功能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有提高,积分9~18分;无效是指临床症状无显著缓解,且积分≥19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的变化,该量表由疼痛、僵直和日常活动难度3个维度组成,每个评分均为0~10分,得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80.00%(24/30),研究组干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KOA患者干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WOMAC量表评分比较 分别使用WOMAC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前2组患者WOMAC量表中疼痛、僵硬和日常活动难度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再次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患者疼痛、僵硬和日常活动难度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KOA患者WOMAC量表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流调学显示,KOA属于关节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率极高,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体中,数据指出全球KOA的患病率为3.8%[9],我国近些年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显现,该症发病率仍呈现不断递增变化[9]。KOA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晰,但多数研究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肥胖等均在KO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缺乏对KOA治疗的特效药物,治疗多以缓解疼痛、延缓病变进展为主,但临床效果参差不齐[5]。如西医主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如有必要可配合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进行治疗,对于病情较重者主张开展手术治疗如胫骨高危截骨术或关节内清理术等[10]。

本研究通过设立不同分组的方式,就温针灸对KOA患者临床干预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开展针刺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实施温针灸干预的研究组患者临床干预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提示温针灸在改善KOA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学者陈世龙等[11]认为,膝骨关节炎患者虽然病种繁杂,但其中50%~60%病因为阳虚,而温针扶阳能够使个体阳气精明,使人的神灵通变化,阳气柔和使肢体运动灵便。学者李亚敏等[12]则通过对照研究的方式发现,相比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实施火针治疗的治疗组患者临床干预总有效率达到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该结果与本文结果类似。本文作者分析认为KOA患者主要病变特征为膝关节软骨面代偿性增生,导致关节间隙变小,进而刺激关节面产生疼痛,膝关节肿大以及关节粘连,而温针灸的方式能够扩张毛细血管,对改善膝关节血液循环以及淋巴循环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艾炷已被证实具有镇痛、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与针刺共用既减轻了KOA患者骨内高压症状,同时还能够促进局部炎性物质的吸收,因而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较单纯针刺更好。文中最后关于2组患者WOMAC量表得分的比较也印证了该观点,提示温针灸的方式在缓解KOA患者疼痛、关节僵硬以及日常活动难度方面效果较好,这与学者谌凌燕等[13]的研究结果相类似。

综上所述,对KOA患者开展温针灸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疼痛、关节僵硬以及日常活动难度会明显改善,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针灸针刺膝关节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