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小儿后天性麻痹性斜视临床观察

2022-12-29石金羽于瑞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牡丹江斜视口服

石金羽 武 爽 杨 月 于瑞雪

(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眼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肾内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3.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新生儿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4.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小儿内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如颅内感染和头部外伤等。患儿发病后,由于融合功能异常可产生复视。患儿为了克服复视的影响,常将头转向麻痹肌作用的患侧,或上举或内收下颏等,后期还可导致弱视和丧失立体视觉等。麻痹性斜视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如口服维生素等。为了进一步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将中药口服和针刺疗法融入治疗工作中,有效提高了患儿的康复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治疗的128例麻痹性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中药组、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患儿32例。常规组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6±1.62)岁;平均病程(16.25±5.23)d。中药组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8±1.70)岁;平均病程(16.64±4.89)d。针刺组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60±1.55)岁;平均病程(15.92±5.88)d。联合组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6.90±1.64)岁;平均病程(16.30±5.00)d。4组患儿基本情况比较,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眼科学》[1]和《中医眼科学》[2]的相关诊断标准;首次入院治疗的患儿;年龄≤14岁。排除标准:患儿病程>2个月;先天性麻痹性斜视患儿;重度脑神经及脑血管疾病患儿等。

1.3 治疗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治疗,如口服维生素B1(上海新黄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307),每天1次,每次1片。开展合理的目力训练,如指导患儿盯视不同距离和方位的物体,改善双眼的配合能力等。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治疗。中药组成包括当归、天麻、荆芥、柴胡和茯神各10 g,胆南星、川芎、党参、全蝎和白芍各6 g,僵蚕、石决明和生地黄各15 g等。加水没过中药后,浸泡2 h。水煎至200 mL。患者分早晚2次服用,每次100 mL。针刺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医护人员指导患儿闭眼,轻推眼球后,向眼眶方向针刺双侧睛明和承泣穴,进针15 mm。然后取双侧鱼腰、四白、攒竹、瞳子髎等穴位,向患侧眼睛的方向斜刺进针,进针15 mm,平补平泻。取足三里和丰隆穴,垂直进针,分别行平补平泻和捻转泻法。患儿每日针刺1次,在针刺护理过程中,告知患儿勿转动眼球。联合组采取常规治疗、口服中药治疗联合针刺治疗,方法同上。以上各组患儿均连续14 d。

1.4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评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为参考,结合具体的临床治疗情况,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包括视一为二、眼位偏斜和代偿头位3项,评分标准为0、2、4和6分,分别表示无症状、轻度症状、中度症状和重度症状。(2)康复效果。康复效果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其中治愈为患儿治疗后,眼位和眼球运动正常,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患儿眼偏斜度、复视像距离和眼球运动受限均明显缓解。无效为患儿治疗后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2 结果

2.1 4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4组患儿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和针刺组视一为二和眼位偏斜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联合组视一为二和眼位偏斜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中药组和针刺组,同时代偿头位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组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儿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2.2 4组患儿康复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4组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儿的康复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在麻痹性斜视发病的早期阶段,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口服维生素B1等药物。维生素B1是维持眼角膜和视网膜生理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长期缺乏维生素B1,可引起眼角膜和视网膜的衰退,眼肌肉发育异常等情况。因此,口服维生素B1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斜视的症状。但长期或过量服用,可导致患儿出现头痛和浮躁等症状。

中医古籍文献对小儿麻痹性斜视的命名多样,如《太平圣惠方·治坠睛诸方》称其为“坠睛眼”,《圣济总录》和《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称其为“目偏视”。《灵枢·大惑论》记载:“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云:“外邪乘虚而入……正虚邪乘,风中于络上攻于眼带,眼带拘急则目珠偏斜”。由此可见,“坠睛眼”或“目偏视”的病因病机为患儿正气不足,卫外失固,风邪乘虚而入,中于经络而致眼珠偏斜,转动不利。因此需从祛风散邪和疏经通络等角度治疗。

中药口服是治疗“坠睛眼”的常用方法。本研究使用的中药包括当归、天麻、荆芥和柴胡等。当归可疏经通络,补血养血。天麻可祛风止痛。荆芥可解表散风。柴胡具有透表泄热和疏肝解郁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4-6]发现,当归的水溶性部分的主要成分为当归多糖,对视神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天麻富含维生素A和天麻多糖等。维生素A是视觉细胞内参与维持暗视感光物质循环的重要物质,合理补充维生素A,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湛雅昕[7]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采取中药口服治疗,中药组成包括当归和天麻等,治疗后,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针刺疗法在临床也常有应用。其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原则,通过针刺人体的相应穴位,恢复正常的气血循环,以此调节机体功能和治疗疾病。在本次治疗中,取睛明和承泣穴等穴位进行针刺。睛明穴主治屈光不正和斜视等;承泣穴具有治疗胞睑外翻及口眼歪斜的作用。研究[8]证实,患者行穴位针刺后,可明显增加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同时血液循环也明显增快。赵延红[9]采取针刺方法对后天麻痹性斜视患儿进行干预,发现针刺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鉴于中医疗法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儿独有的优势,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将中药口服和针刺疗法共同应用于患儿的治疗工作中,治疗后,联合组患儿视一为二和眼位偏斜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中药组和针刺组,代偿头位评分低于常规组,同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95)。提示中药口服联合针刺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猜你喜欢

牡丹江斜视口服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目不斜视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