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治疗肾虚血热型胎动不安临床观察

2022-12-2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胎动黄体酮流产

林 红

(漳州市中医院妇产科,福建 漳州 363000)

胎动不安又称“胎气不安”,现代医学称为“先兆流产”,是常见的妊娠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少量阴道流血、小腹下坠等症状[1]。胎动不安的发生机制复杂,可有胎儿因素、母体因素、父亲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引起的,其中以胎儿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2]。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肾虚血热型胎动不安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会进一步发展成流产或复发性流产,严重者阴道流血量增多、下腹疼痛加剧出现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等症状[3]。有效保胎是治疗胎亢不安的关键,中医认为胎动不安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胎位不固、肾气亏乏、热伏冲任所致的。本研究将结合中医辨证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黄体酮在肾虚血热型胎动不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漳州市中医院治疗的100例胎动不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63±2.20)岁;孕周6~10周,平均孕周为(7.88±1.23)周;孕次0~3次,平均孕次为(1.35±0.42)次。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48±2.53)岁;孕周6~10周,平均孕周为(7.93±1.21)周;孕次0~3次,平均孕次为(1.36±0.31)次。2组患者年龄、孕周、孕次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符合《妇产科学》[4]中先兆流产的诊断标准或《中医妇科学》[5]中胎动不安的诊断标准;(2)年龄≤35岁;(3)孕周≤12周;(4)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整者;(2)躯体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3)对研究药物过敏者;(4)患者或配偶存在染色体异常;(5)患有精神障碍者。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健康宣教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予黄体酮胶囊(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0 mg×10粒,国药准字H20041902)口服,每次100 mg,每日2次,或使用黄体酮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 mL∶20 mg,国药准字H33020828),行肌肉注射,每次20 mg,每日1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选取患者的关元、气海、足三里及双侧肾俞穴进行贴敷,将菟丝子10 g,黄芪10 g,续断10 g,桑寄生15 g研磨成粉末状混合,加入蜂蜜调和后在相应穴位进行贴敷。每次4 h,每日1次。贴敷前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予患者讲解中药贴敷的原理、意义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疑虑。贴敷过程要常巡视贴敷部位皮肤的情况,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不良症状,若贴敷脱落应告知护理人员及时更换。贴敷完叮嘱患者不可洗澡、不可挤压相应的穴位。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痊愈:治疗5 d内患者临床症状(阴道出血、腰酸痛、小腹坠痛)完全消失,经超声确认子宫大小、胚胎发育情况与孕周相符,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显效:治疗6~9 d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超声确认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有效:治疗10 d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超声确认子宫大小及胚胎发育与孕周基本相符;无效:治疗后患者阴道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经超声确认子宫大小小于或等于孕周,胚胎发育情况差或停止发育,最终流产。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2组临床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的评价标准,各项评分0~3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比较2组妊娠结局及2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满意度的比较使用科室的自制量表,共20个条目,满分为100分,100~85分为满意,70~84分为较满意,分数<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胎动不安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阴道出血、腰酸痛、小腹坠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阴道出血、腰酸痛、小腹坠痛症状积分均下降,观察组症状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胎动不安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

2.3 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流产、早产、低体质量儿及新生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14.00%(7/50)于低于对照组的32.00%(1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胎动不安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例(%)]

2.4 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胎动不安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比较 [例(%)]

3 讨论

胎动不安在西医上称为“先兆流产”,主要是由于胎儿染色异常、母体感染、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环境因素等造成的,在胚胎正常的情况下多采用西药进行保胎处理[7]。黄体酮是先兆流产的常用药物,可以促进卵巢及子宫分泌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向分泌期转化,促进子宫内膜发育,使得胚胎可以在子宫内稳定生长。但相关研究[8]表示黄体酮治疗胎动不安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治疗后并发症较多。

中医认为胎动不安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冲任失调、胎元不固,常见的病因是气血虚、肾虚、血热、外伤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中医上治疗胎动不安主要是以补肾固胎、清热安胎为主[9]。中药穴位贴敷是常见的中医治疗方式,穴位对经络有刺激作用,可通过穴位刺激疏通、调理机体气血,恢复脏腑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次可通过浓度差的作用,药物可经皮肤快速吸收,进入体内循环,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发挥药效[10,11]。

中药穴位贴敷中的菟丝子性味甘、性温,归肾、肝、脾经,具有补肾益肝、固精壮阳的功效;黄芪归肺、脾经,具有补肺脾气的功效,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续断、桑寄生归肝、肾经,主要有补肝肾、安胎止漏的功效[12]。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的寿胎丸,主要成分是菟丝子、桑寄生、阿胶,起着补肾养血、安胎止漏的功效。据本文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了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黄体酮治疗胎动不安效果显著。孕后肾气不足、肾虚冲任不固,胎儿失于濡养,患者容易出现阴道出血、腰酸痛、小腹坠痛等症状。治疗后,2组患者阴道出血、腰酸痛、小腹坠痛症状积分均下降,观察组症状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妊娠不良结局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了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黄体酮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妊娠结局。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可能与有效的治疗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良好的妊娠结局有关。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黄体酮治疗肾虚血热型胎动不安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妊娠结局,且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胎动黄体酮流产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胎动怎么数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胎动,优生晴雨表
胎动
——来自宝宝的问候
胎宝宝动在告,诉你什么?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黄体酮序贯疗法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