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历史逻辑及经验启示

2022-12-29刘晓青

南海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绿水青山环境保护

刘晓青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哲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更高维度的文明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生态文明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共融共生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自然环境的优劣,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与民族的兴衰,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性。

一、我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历史逻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转变过程,辩证把握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转变了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走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制度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经历了从无到有、日趋完备的过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也已建立,充分体现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历史逻辑。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态度由被动应付转向主动作为

自然界的改造过程即是人类活动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辩证发展的逻辑理路。工业革命以降,人类把自然生态当作了资本增值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被简化为物质利益关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13页。对此,毛泽东同志也有着清醒认识,明确指出:“对客观必然规律不认识而受它的支配,使自己成为客观外界的奴隶,直至现在以及将来,乃至无穷,都在所难免……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46页。

20世纪下半叶,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灾情重,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三废”无处理排放、肆意砍伐森林、过度攫取矿产资源等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屡屡上演,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这一严峻局面,我们更多是被动化解生态环境工作的风险挑战,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未能调动起来。后工业社会以来,全球生态环境每况愈下,自然资源不断枯竭,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事件层出不穷。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我们党和政府变被动应对为主动作为,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颁布了《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管理好我国的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3)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992页。

进入21世纪,我国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进入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现代化范式上进行了一场自我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文明观的飞跃。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具有包容性和自觉性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0页。。具体而言,要对标资源环境承载力,以自然规律为准则,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不断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

(二)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由二元对立走向和谐统一

2006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强调,要辩证认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一味索取资源、破坏环境,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不断突显,人们意识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三个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人们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找到了二者统一的路径。

第一阶段: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发展模式积极向苏联看齐,采用计划经济体制,大力发展重工业,经济结构单一。特别是“大跃进”时期,在“左”倾冒进思想影响下,全民大炼钢铁,“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土地被大量垦殖滥用,矿产资源被无序开采,原本生态脆弱地区的河流、山林遭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人口爆发式增长,人地矛盾尤为突出,生态系统承载力逼近极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供需缺口。然而,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都比较高,经济结构不均衡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能源、土地等资源依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加之,市场化冲击了人们的消费理念,享乐主义、非理性消费主义甚嚣尘上,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现象日益严重。

第二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蕴藏着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破坏生态环境无异于“杀鸡取卵”。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成为了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议题。特别是21世纪以来,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们意识到决不能以“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我国开始以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向世界展示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上的勇气和担当,不断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制机制,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向中高端附加值环节迈进,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特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立统一中把握对立面,科学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创造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从战略高度指明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有机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页。;立足地区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转方式调结构,“借机推进‘腾笼换鸟’,努力培育和引进‘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6)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切实推动“两山”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绿色“基因”,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生态环境制度建设从无到有,日趋完备

制度作为一种组织化的公共产品,本质上是一种供给。“现在和未来的选择与历史直接相关,这一点也只有在制度演进的历史中才能够真正理解”(7)马耀鹏:《制度与路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29页。,而且“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回顾历史,我国的生态环境制度建设大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从零星分散到日趋完备的过程,逐渐建立起由强制性制度、选择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构成的严密制度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事业艰难起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治国安邦角度推动了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污染防治等工作,政府以行政命令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森林暂行条例(草案)》《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等法案条例相继颁布,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史上具有奠基性意义。但总体来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呈现出碎片化管理态势,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生态保护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开始对环境保护实施法制化管理。1979年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提出“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次年11月,颁布了《关于基建项目、技措项目要参与执行三同时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环境治理向事前控制转变,初步形成了有法可依的法制局面。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并重,相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规范,基本确立了以市场化方式推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制度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概念,明确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此,党中央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审议通过了60多项制度文件,逐步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具体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建设是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关键在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执行、提升治理效能。对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战略重点,明确了未来建设发展的战略任务,有力地推动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彰显了鲜明的时代价值。

二、我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宝贵经验

长期以来,党的领导作用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正视和解决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统筹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推进制度体系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

(一)坚持党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发起者、决策者和监督者,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9)张云飞:《大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体系》(2017年12月25日),https://news.ruc.edu.cn/archives/192377。。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刻把握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世情国情民情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林业问题,明确指出:“没有林,也不成其为世界。”(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毛泽东论林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9页。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成为长期而重要的发展任务。党中央先后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等号召,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推动形成了“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采伐和合理利用”的林业建设总方针。伴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不断退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全球共识,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工作方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中央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群策群力,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不断加大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力度,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夯实领导力量,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和宪法,站在新时代的制高点上洞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内在联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大势,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二)敢于同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作斗争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面对体制机制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1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年,第74-75页。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一方面刀刃向内,不断缓解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另一方面对外亮剑,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全球化斗争。

从国内来看,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也要与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20世纪下半叶,生态破坏行为屡屡上演,以GDP论英雄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党和政府敢于打破思想桎梏,以坚韧的斗争意志和高超的斗争本领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充分激发了社会多元主体的生态意识,调动了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从国际来看,全球化不仅是商品、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更是生态问题的全球化,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共识提升为战略博弈。当前,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片面夸大我国碳排放大国地位,模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施压我国承担超出发展中国家阶段的减排责任和义务,对气候变化问题“口惠而实不至”,严重损害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权益。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斗争立场,科学预判当前国际生态环境问题的潜在风险,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正确的义利观积极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主动承担应有国际义务,凝聚国际生态环境治理共识和力量,积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捍卫发展中国家权益。

(三)统筹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既包含一般意义的制度,又包含具体领域的制度,它是一个复杂的制度体系(12)沈满洪、郅玉玲、彭熠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上卷),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7年,第55页。。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有效地捕捉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信号,积极探究复杂现象,科学研判,综合施策,统筹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一方面,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竞争来配置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的资源配置方式。具体来说,这一机制是指市场上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相较证明,相对于计划经济,市场机制具有以下优越性:自发平衡供求、自发调节资源配置、自发传递市场信号、自发促进技术创新、自动调节收入分配、自发降低交易成本等。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一种稀缺的资本要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生态资源,以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生态产品,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另一方面,从长远看,政府的宏观调控、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中,政府不断增强治理方式多元化,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市场体系建立,强化监督市场企业主体,有效平衡了行为各方利益,维护了市场公平秩序。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通过建立和加强环境信息公开、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等治理机制,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不同层面的交流平台;通过“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2页。,打破区域分割和部门壁垒,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规合一”,切实推动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从有效走向高效。

三、我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中,坚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持续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之路,为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提供了重要启示。当前,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努力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一)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的利益是党领导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天地之大,黎元为本”,生态文明建设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14)《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人民日报》,2021年3月8日,第1版。这要求我们,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领导和管理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15)《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文明风尚 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人民日报》,2021年4月3日,第1版。,是我们党一项刚性的政治任务。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是我们党尊重和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庄严承诺。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治理的主导作用,主动摸清生态环境底数,进行确权登记颁证,搭建生态环境产权交易平台,指导生态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工作,处理生态环境突发事件,推进生态补偿,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尽最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环境、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健康土壤等公共产品。其次,企业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原则,牢牢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再次,要厚植生态文化,增强全民行动自觉。“整个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有其物质规定性,也有其自身的文化意蕴。”(16)郇庆治:《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论丛》(第五卷),北京: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21年,第77页。要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实现社会公众主体观念行为的绿色重塑,切实推动生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充分发挥干部队伍与社会力量的结合作用,努力营造多元和合的生态文化氛围,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加快建立健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体系,凝聚人民合力共建美丽中国,不断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此外,还要建立行政、媒体和社会三方联合的监督小组,拓展监督的方式方法,实现上下级联动监督,引入第三方监督体系,广泛吸收和引导社会公众对组织领导体系进行监督,将传统的会议监督与现代的网络监督相结合。

(二)坚定践行“两山”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先导,是构建绿色经济体系的价值遵循。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必须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老路,不断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自觉谋划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17)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重塑绿水青山。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改革,根据市场的需求推动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以市场机制引导政府、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实现产权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机制,执行统一的监测预警和保护修复标准,保障在不同主体间形成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加强保护与控制。其次,要全面把握自然资源属性,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挖掘生态产品市场价值。因此,要基于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类型,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有效解决价值实现的效率、公平和可持续问题,切实保障“两山”转化,真正做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三)努力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国际社会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内国际联动、中国与世界携手维护人类共同地球家园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18)习近平:《共谋绿色生活 共建美丽家园——在二〇一九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4月29日,第2版。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人类共同的呼唤,必将是一个国际社会广泛参与的世界性进程。我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19)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4月23日,第2版。,积极履行和承担环境国际公约的责任和义务,与国际社会共建全球生态文明治理新秩序。要把双碳目标作为“国之大者”,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20)《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人民日报》,2021年3月16日,第1版。,从产业结构、能源体系、交通运输体系、科技创新、生态碳汇等方面发力共建绿色生态体系,减污降碳强生态,协同推进、协同增效,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力量,彰显我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绿水青山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绿水青山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