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族羊皮鼓舞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传承

2022-12-28樊敬岩

轻音乐 2022年6期
关键词:羊皮羌族舞蹈

樊敬岩

一、羊皮鼓舞概述

“莫恩纳莎”“布滋拉”是羌族羊皮鼓舞的羌语称谓,原是羌族的一种宗教舞蹈,后逐渐演变为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的龙溪、雁门等地,以龙溪乡阿尔村的巴夺寨最为典型。“释比”是羌人对羌族男性民间经师的一种称谓,在不同方言中还有“端公”“许”“释卓”等称谓。这些羌语名称中都有惩恶扬善、主持公道的意思。[1]羊皮鼓舞原是羌族“释比”做法事时跳的舞蹈,“释比”尊称“阿爸许”,是羌族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传承人,同是羌族的歌唱家和舞蹈家。每逢“祭山”和“羌年”活动等时,羌族羊皮鼓舞队便会在领舞释比的带领下击鼓而舞,其动作既刚劲有力,又卑微谦逊,带有神秘且浓厚的宗教色彩,体现出舞者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心。对自然的敬畏、保护和利用是当今羌族人民跳羊皮鼓舞的初衷,在舞蹈的同时不仅展示了羌族的宗教仪式,也展现了民族的社会风貌、羌族的文化历史、社会变迁、民风民俗等都蕴含其中。

关于羊皮鼓的起源传说有许多,据当地羊皮鼓传承人韩树康老师讲解到,关于羊皮鼓的来历是“释比”去西天取经,在回来的路上坐船掉入水中,经书也被水浸湿,“释比”拿出经书在岸边晾晒,不料却睡着了,而此时正好有一只白毛公山羊把经书吃掉了,“释比”不知所措,就在此时“释比”听到一只金丝猴的声音说,杀了这只吃经书的山羊,剥下它的皮做成羊皮鼓,吃掉身上所有的肉,这样以后每敲打一次羊皮鼓脑袋里就会记起书里的经文。“释比”听到后按金丝猴说的,杀羊吃肉,用皮制鼓,随着鼓声咚咚地响起,经文也在头脑中浮现。事后“释比”为了表达对金丝猴的感谢,在金丝猴死后供奉猴头做祖师,还用猴皮制成法帽并代代相传。[2]

(一)动作特征

笔者在赴茂县、理县等地观看羊皮鼓表演时发现,“释比”在表演羊皮鼓的过程中,其下肢动作多与上身动作,而上半身的动作也大多是微微向前弯腰,手臂随鼓微微晃动。细细想来其中原因便是受其当地的生活环境所影响,在蒲溪乡的广场上四周环山,而羌族人民的生活也大多集中在半山腰上,当地人民多都背着篓子进行劳动,而这种劳动形式中的弯腰、屈膝等动作特征也逐渐渗透到羊皮鼓舞之中。在万物有灵的羌族人民心中,祭祀活动也成为了羌族人最为隆重的一项活动,而作为连接神明的“释比”,跳羊皮鼓舞时也就成为了羌族人民与神沟通的一种方式,用这种方式向神明祈祷祈福消灾,平安健康。其中羊皮鼓舞中的头部没有固定的动作或位置,大多随着敲击或舞姿而转动。而手臂动作以敲鼓为主,并结合复杂的鼓点节奏,不打鼓时双手放于身体两侧。

舞蹈着的人体在空间移动位置靠步伐来完成,在双脚起落过程中,往往能使节奏型十分鲜明地表现出来。[3]羊皮鼓舞中的下肢动作相对于其他民间舞蹈来说是比较少的,最具有其特点的是“商羊腿”,顾名思义就是模仿山羊的动作。以膝盖的屈伸为主要特征,其中俯身屈膝这一动作一直贯穿于羊皮鼓舞的整个表演过程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舞者根据“释比”的指示不断进行队形以及动作的变化。据韩树康老师介绍道,当地的舞者并不需要事先花很多时间进行排练,不管什么样的场地,只要是“释比”召集大家商量一下就可以了,“释比”跳什么,其他人跳什么;“释比”打什么节奏,其他人就敲什么节奏。由此可见羌族的“释比”作为连接神明的媒介与羊皮鼓舞一同凝聚了羌族人民的族群认同和思想情感。而在羊皮鼓舞中出现最多的便是脚下的步伐双脚蹲地,时而顿足落地,时而跳跃,同时配合变化多端的鼓点,给人一种凝重、厚实的感觉。

在羊皮鼓舞中不难看出与羌族人民生活相关的动作形态,而这种动作与击鼓的节奏高度一致,“一击鼓一走步”成为羊皮鼓舞的主要特征。在表演过程后,当地传承人韩树康老师说:别看羊皮鼓舞的动作简单,如果你听不懂其中鼓点的意义,只学会外形是没有意义的。韩老师接着补充到:每一个鼓点与每一个步伐的配合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羊皮鼓舞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转圈,在飞速旋转的同时也展现了羊皮鼓舞高度精湛的技艺。同时“释比”作为羌族文化中的核心人物,不仅在羊皮鼓舞中作为引导者,乃至整个羌族的历史文化中都靠这个独特的人物得以传承。羊皮鼓舞中的“释比”头戴金丝猴皮制成的帽子,左手拿鼓(有的左手拿鼓也拿铃铛),与其他表演者有六或八人,一般在祭坛下的广场举行,由于场地的不同,表演队伍在形式上面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二)服饰风格

羌族舞蹈服装的风格极具特点,不光在穿戴上男女有很大差异,在色彩布料上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式,而这些独特的羌族服饰也让人们领略到别具一格的羌族文化特点。羊皮鼓舞中舞者的服饰和道具都极具当地民俗的特点羌族人民平时生活中常穿的大襟长布衫打底配上坎肩和腰带,头上带上包头,脚上则穿一双带花纹的布鞋。裙、帽、神棍、羊式花纹和铜钱等都是羌族舞蹈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在笔者走访田野点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地区的服饰款式大致相同,只是在色彩的选择上稍有差异,二者基本都是由麻料的裙为主,帽子都是以猴皮制成,除“释比”以外的男舞者大多头上缠一块黑色的布,腰间系上红色或黑色的布,大襟长衫和长裤中的领口和袖口都有羊图腾的纹饰,基本上都是穿着羊头纹饰的绣花鞋。而两地不同的是,茂县的“释比”大襟长衫为白色,裙上的飘带是带有动物皮毛纹路的以黑为主要色调,而理县的“释比”外衣呈黄色,裙摆以黄、绿、红三色为主,飘带上基本上以羊头图案为主,颜色不一。

(三)道具特点

羊皮鼓顾名思义是以羊皮所制,羌语叫“布”,呈圆形,宽度大约为半米,鼓的外框是木质的,将整张皮包裹在一面,有的旁边会留有羊毛作为装饰,有的则没有。鼓边宽约15厘米,鼓柄置于正中,抓柄的长度与鼓面的直径相同,左手从背面握柄。鼓面上会有不同的图案,大多以羊头图腾为主,有的也会带有风、雨、雷、电或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的文字。而茂县的“释比”拿的,则是类似于拨浪鼓的法器,鼓的两面都是完整的,两边还会有两条绿色或黑色的绳子,绳子的尾端会有两个木质的圆形装饰,用于击鼓,还会有一个木制的手柄,而单面的羊皮鼓的鼓锤则是一根木制的棍子,在顶端和末端分别用红布包裹,还有一个道具就是“释比”中的手铃,是一个手掌大的铜质铃铛,由一根绳沿着小拇指开始向食指缠绕,最后放到大拇指与食指的中间左右摇摆,配合击鼓。

舞蹈之中的羊皮鼓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用于“释比”沟通白石神等神明的工具;其二是统一舞蹈的节奏与动作;最后是通过这种带有仪式性的表演来勾连起关于其民族历史文化的轨迹和族群凝聚力。当然除了羊皮鼓外还有猴头帽、五彩旗、神杖和刀等道具,神杖也是“释比”法师的重要法器之一。理县的神杖是由一根周身带有突起的刺构成的树藤制成,在上端有铜质铃铛与五彩旗装饰,在末端有铁制的圆锥形工具包裹制成。据资料了解,每次羌族“释比”在做法事之前都会颂唱一段经文,这种经文叫“释比经”,目的在于与上天的白石神沟通。法事分为上坛经、中坛经和下坛经。据当地传承人韩树康老师讲到,在“释比经”之中会有专门唱述羊皮鼓的来历、制作方法、使用的材料与功能等。

羊皮鼓的鼓面有三种,颜色为白色的鼓是在祭祀敬神法事的上台用的,黑色的鼓一般是在家庭内部使用,用来治病或转运的中坛法事上;用黄色的鼓是凶鼓,专门在驱鬼降魔的法事上用,不同的法事上“释比”也会用到不同的鼓。敲打羊皮鼓的方式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却有着很大的难度,需要舞者长年的积累才能完成,舞者还要一边击鼓,同时左手拿鼓的手铃随着一起摇动。这种击鼓而舞的舞蹈艺术不仅表现了羌族人古老的文化底蕴,更对于我们以后研究羌族的历史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羊皮鼓舞的发展现状与传承

与很多无文字的少数民族一样,耳口相传或口口相传是这类民族传承其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羌族也是如此。但是在当今这种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商品社会,这种古朴的传承方式也面临着极大的冲击。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数字媒体技术也成为记录与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便捷方式,笔者认为在对羌族羊皮鼓舞的传承与保护之中,政府与当地文化部门可以引进先进的、储存空间较大的录像设备,将老一辈人的表演、仪式或以口述史的形式,将这些文化记录下来,此外在赴休溪村调研之时,发现政府的右手旁边是一所小学,对于羊皮鼓舞乃至整个羌族文化的保护来说,学校的教育也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和加强建设的环节,可以利用学校人员集中、方便管理的特点,在体育课或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文化或舞蹈的锻炼,这样既间接传承了民族文化,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以及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羌族文化的典籍资料在网络上进行有效而完整的保存。如果有可能的话,也可以通过网络的媒体平台在网络上进行直播,将羌族文化发扬下去。

(一)羊皮鼓舞的发展现状

由于汶川地震的巨大伤口,羌族的大部分地区房屋倒塌,伤亡惨重,而有些关于羌族珍贵的历史文献也被废墟掩埋,给整个羌族地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是万物都是辩证看待的,地震对于羌族人民来说是一种灾难,但与此同时地震后的抢救工作也让羌族得到了全国的关注与重视,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羌族文化的巨大魅力,也让世界各地的人看到并开始了解羌族的文化。与此同时政府除了抗震救灾之外,也对羌族文化的保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学者对羌族文化进行研究,羊皮鼓舞也得到了有利的发展。

首先政府对羊皮鼓舞及“释比”给予了更多的关注,2008年6月7日,羌族羊皮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羊皮鼓舞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多,中央电视台和星光大道等各种电视节目也会请羊皮鼓的传承人去交流表演。除了宗教祭祀表演以外,现在也为大型旅游文化进行表演,原来只出现在宗教节日中的羊皮鼓舞也会被当作欢迎仪式来进行表演。笔者在赴茂县采风时,在中国古羌城的开城仪式中便有羊皮鼓舞的表演,此外据当地传承人介绍到羊皮鼓在现在的丧葬时还保留着送葬的习俗。

(二)羊皮鼓舞的继承与发展

总的来讲,在文化生态整体保护作用下,羊皮鼓舞的仪式过程、舞蹈形态等得到了完好保存,有利于羌族文化的广泛传播,并使得羊皮鼓舞的不断发展和传承体现羌族的民族文化内涵,促进羌族文化的持续发展。[4]羌族文化作为存在于少数民族人民精神世界中的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文化,并且这种特有的隐形文化与其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商品经济与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下面文章就此次采风的茂县与理县的羊皮鼓舞的继承提出三点拙见:

首先作为舞蹈文化的研究与实践者身体的亲身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对羊皮鼓舞的了解是羌族人民自身和外界在参与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获得体验的,而研究者对羊皮鼓舞的亲身感悟程度,都极大地影响到对羊皮鼓舞的整理与创作,没有身体力行的感受,就无法体验到羊皮鼓真正的内涵,也就无从创作。笔者认为,第一要身体力行的去学习羊皮鼓舞的动力与特征,第二还要注重对羊皮鼓舞及其动作、节奏等背后的文化内涵的了解,自己与外界对于舞蹈动作的真实感觉可以对身体记忆起到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羊皮鼓舞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的情况下,其自身的特色及羌族的文化传统都要被研究者们关注。

其次要重视羊皮鼓舞的传承人,对于当地或国家级的羊皮鼓舞传承人应鼓励其进行创作,根据不同羌族村寨羊皮鼓舞的不同风格,从中提炼具有当地村落特色的典型动作,在最大限度地保证其民族属性和宗教文化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创作,积极地创作出能形象的反映当下羌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宗教信仰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舞蹈作品,对于脱离群众生活、肆意创作的不符合羊皮鼓舞文化内涵风格的作品,坚决予以抨击。要留住民族文化的根,创作出得到羌族人民认同的作品,同时加大对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力度与扶持,最大限度减少外出打工的问题,要让羊皮鼓舞以古老的口传身授的形式活态传承下去。

最后可以开展组织羌族文化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开展文艺汇演或舞蹈比赛等方式,还能通过开展羌族刺绣展览或民族工艺品设计的活动,从而使羌族的文化氛围渗透到校园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进行羌族文化教育,不仅在于基础教育,更要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教育,这样才会提高羌族学生的文化领悟能力。在加强对传承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可以对当地的学生进行最基本的民族文化教育,增进羌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其民族认同感。与此同时也可由高校的舞蹈艺术工作者或专业舞蹈团体的编导,对羊皮鼓舞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加工,创作出适合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普及性舞蹈作品,从而利用媒体进行推广,让社会各界了解到羌族的历史文化,从而激起社会人民对羌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此外博物馆举办的文化展览也可以让羌族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也能让羌族人民及更多的羌族文化爱好者更好的传播羌族文化。

结 语

对于羌族羊皮鼓舞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羌族上千年来相互更迭的历史,也可以感受到羌族人民在社会的不断进步过程中所散发出来的智慧结晶。羌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但由于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文化发展的局限性,羊皮鼓舞的发展也成了一个难题,自然的才真实,从古至今朴实是其最大的特点,也正是因此才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在发展的同时也必须保证其古朴自然的民族特点,从羌族文化的“根”去发展、去创作,同时对于羊皮鼓舞的传承与发展,应理性审视自身具有的特点优势,借鉴并吸收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以完善羊皮鼓舞的发展。

注释:

[1]陈兴龙.羌族释比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11.

[2]笔者采风实录,由羌族羊皮鼓舞传承人韩树康先生讲解。

[3]资华筠.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68.

[4]扎西江措.文化生态视角下的羌族羊皮鼓舞传承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3):94—96.

猜你喜欢

羊皮羌族舞蹈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李锦
会飞的羊皮筏(外一章)
巧断羊皮案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披着羊皮的狼
羊皮换相
阿坝州羌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自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