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风骨悟意蕴育情怀
——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之美育功能与思政育人的深度融合

2022-12-28穆崔君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书画美育书写

○穆崔君

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意见》的印发,对新时代职业本科院校探索、实践美育与思政育人的深度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职业本科院校必修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美育与思政育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肩负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强化其人文素质,使其适应时代和专业岗位需要的责任。美育的功能绝不止于培养情趣,提升审美素养,它的深层意义在于能润物无声地放大学生的格局,开阔其胸襟,净化其心灵,高洁其情操,达到立德培心养性的目的。下面就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传统书画文化”模块的教学内容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美育与思政育人的深度融合。

笔者所带的学生普遍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很强,敢于尝试,喜欢具有挑战性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授“传统书画文化”时,笔者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文化讲堂、你问我答、挥毫泼墨、美物分享。

环节一:谈古论今,感慕前贤风骨,传承家国情怀。

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对中国传统书画的发展、演变进行梳理,并在课上进行交流分享。通过这种自主学习方式,学生大体了解了中国传统书画的发展演变和特点,欣赏了大量有风骨、有温度的书画作品。同时,通过阅读一些延伸资料,他们还认识到书法是学识、才能和品质高度凝结的艺术,“字如其人,立品为先”。学生们搜集了很多范例:质朴潇洒、耿直不屈的王羲之,忠直可信、直言不讳的褚遂良,性情旷达、不随流俗的米芾,用生命捍卫大唐尊严的颜真卿……这些书法家的作品和人品密不可分,人品的高洁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也注意到了一些反面例证,比如因人废字的奸臣蔡京、秦桧、严嵩等,这些人在书法方面虽有一定造诣,但因德行问题,世人耻于收藏其作品,所以流传下来的极少。

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认知得以充实、完整,大家在感受传统书画魅力的同时,也感悟到中国文人的风骨,联想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例如:有学生在讲述颜真卿用生命捍卫大唐尊严时,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教师适时引导,大家又分享了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的事迹:血战歼倭的戚继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尽忠捐躯的史可法……一段段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再联想到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生命与健康卫士们的事迹,更让学生体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和“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情怀,历史画面与现实镜头相联结,美育与思政相通,育人于无声处。

环节二:以赛促学,促进知识内化,激发文化自信。

本环节紧紧围绕传统书画相关知识、特点,随机提问有关传统书画的发展演变、特点、代表人物等基础知识,结合小组之间的竞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参与小组PK的同学充满渴望,聚精会神,积极抢答。大家反映,即便有的问题当时没有回答出来,但通过别的同学回答,也让自己有了深刻印象,填补了知识空白,增加了知识储备。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学生更加深刻领悟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理解了为何中华文化能历久不衰,源远流长,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环节三:观形品意,挥毫泼墨,体悟做人根基与工匠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传统文化,光动嘴皮子是不会有切身感受的。

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保存下来的最古老也极具特色的象形文字,经过长达五千年的传承,更富活力。

汉字,源于图画,其字形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深意。为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汉字的文化内涵,体会传统文字书写的魅力,笔者指点他们睁大眼睛去看,一笔一画去写,用心灵去感知。

“志”字,繁体字上面是一个“之”,下面是一个“心”,心之所往即为“志”,如果心中没有方向,“志”也无处可去了。

想成为人生“赢”家,怎么办?古人在这个字里就告诉了作为人生赢家必备的五种素质,分别是“亡”——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口”——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月”——要学会管理时间,“贝”——要懂得理财,取财有道,“凡”——要保持平常心。

什么是“福”?有“衣”穿,有“一口田”就是福,也就是说有吃有穿就是福,人要懂得惜福。

什 么 是“舒”?“舍”得 给“予”,自己才会“舒”,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每个人的人生如何都取决于自己选择的“路”,而“路”就在“各”自的“足”下。

…………

书写,像走“路”一样,当蘸满墨汁的笔落到九宫格的白纸上时,书写的范围,也就形成了学习的规矩。“规”是圆,是曲线,“矩”是方,是直线。书写的过程,包含了人一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既要有“圆”的包容,又要有“方”的棱角;既要有“曲线”的婉转,又要有“直线”的端正。

书写,像雕琢一样,每一笔都要扎扎实实,每一字都要稳稳当当,无一笔懈怠,更无一画轻飘。每一个字,都占一个方格,笔画多的不觉繁琐,笔画少的也不显空疏,字字饱满,字字自信。书写的训练,是磨炼意志的过程。学生专注于笔画的书写,便更能深刻感受到匠人精益求精的进取和内心笃定的专注。

环节四:展示成果,分享心得,提炼个性化收获。

课堂尾声,进入到学生书写成果展示的环节。完成书写的同学兴高采烈地为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自己的个性化体验。

这一环节具有升华教学价值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教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及时点拨。比如,有的学生感慨写字不易,写好更难;有的学生感叹不能心猿意马,必须潜心静气。教师更应引导学生联系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勤奋、专注、恒心等品质,并进一步思考这些品质对成为大国工匠的意义。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对美的直观感受和意境体味中,学生既习得了知识、技能,又理解了其蕴含的道德、精神价值,从品味到思想都受到熏陶,达到提升认识和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书画美育书写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小小书画廓
美育教师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