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大格局 抓住契机
——浅谈学科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

2022-12-28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李月辉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任家国情怀

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 李月辉

立德树人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学校里,仅靠思政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那么,学科教学如何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实施德育呢?这需要学科教师在备课中感悟并提炼不同课型、不同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德育思想,在课堂设计中加入对话问答、归纳总结、概括提升等环节,时时体现德育。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总结了自己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的两点有效做法:

1.引导学生立足当下,放大格局,根植家国情怀。

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将家国情怀深植于心时,就不会因为一己之私或一时失意而懊恼忧郁、放弃梦想。课堂上,我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教育。比如,在讲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star一词时,我告诉学生,单词的本意就是夜晚天空中的星星。有的学生说:“我没看到过星星,因为空气质量太差。”我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的空气质量已有很大改观,作为年轻人,我们除了抱怨还能为环境治理做些什么呢?”学生提出很多从自身做起的方法,比如:不乱扔垃圾,不浪费水,不使用纸巾,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虽然这些内容看似和本节课教学没有太大关联,但是学生懂得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社会、国家分忧解难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学生只有着眼于做好日常的点滴小事,才能为将来的远大抱负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此,每天的刻苦学习就有了航向,有了目标。作为科任教师,我不断引导学生制订、修改近期和远期的生活目标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珍惜现在,为美好的未来积蓄力量。

2.依据学科特点和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时时渗透德育。

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于一体的课堂,是精彩课堂的最高境界。如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一课中,我设计了几个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有意识地通过特定环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价 值 观:“What may hap⁃pen to Nancy’s father?What do you think of Nancy’s mother?If you were Nancy,what would you do?”。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然后交流分享。很多学生提到了Nancy应该有爸爸,他也许出差了,也许生病住院了,也许在外地工作。学生依据自身的社会生活经验给出了多种可能性,提高了多角度看待不同人与事物的能力。

在第二个问题中,学生提到了Nancy的妈妈独自一人撑起了一个家,能够推己及人,联想到自己妈妈的劳累和不容易。最后一个问题是延展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换位思考。有的学生说:“我们应该做家务活,因为我们是家庭的一分子,要为妈妈分担生活的重任,还能在做家务中得到成长和锻炼。”通过讨论,学生对家务劳动和校内劳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学科教学与德育的融合应该是长期性和持续性的,需要一线科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进行思想雨露的播撒和滋养。只要我们时刻留心,认真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精髓,并将其渗透到每一节课中,那么对学生品行的培养一定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科任家国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
五年制高职校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合作育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家国情怀(组诗)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