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新目标,定出新方向

2022-12-28张小屹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

张小屹 _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彰显了鲜明的国家意志,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育人目标设计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系统构建了“五育”并举的目标体系,为中国教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前一版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与新形势发展及教学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例如,不同学段学习要求衔接不够紧密,课程标准缺乏对学习标准的具体规定,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缺少科学依据等。“新课标”力求对这些问题从根本上给出回应。“新课标”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首先,明确强调课程标准就是国家教育意志在课程层面的体现。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一定要遵守国家标准,而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明确课程标准的构成。课程标准主要由“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六个板块构成。其中,课程性质是对一门课程的“定性”,主要回答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这门课程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是什么;课程理念是对本次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定位”,主要阐述课程改革的立场、方向和观点;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所应达到的发展水平和最终结果的预设与期待;课程内容是这门课程所规定的学习范围和对象;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学完阶段性内容后的学业成就表现;课程实施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的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考试等活动。基于这样的整体设计,相应的学科课程标准就具有了规范、依据,学校组织的一切有关课程的活动都必须基于课程标准。

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核心素养”是贯穿其中的主线,统领着各个组成部分。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于强化和凸显人的因素,将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推动基础教育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教育教学的根本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看到,各学科课程标准都统一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该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各学科课程标准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课程标准都明确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各学科课程标准重视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艰苦的学业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