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问政类节目转型的路径思考

2022-12-27顾良达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转型路径新媒体

摘要:舆论监督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被称作舆论监督“利器”的电视问政类节目已经模式固化,且节目传播力、影响力逐渐下降,已经难以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形势。基于此,作者结合多年参与问政类节目的实践,列举了大量实际应用案例与做法,并利用融合传播后在新媒体端获取的流量数据及实际效果,为当下问政类节目转型的可行性提供佐证,同时对今后进一步优化问政类节目的融合传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文章首先分析问政类节目如何构建融合传播新格局,搭建融合传播场景;其次从问政前、问政中、问政后三个时间维度,提出打造具有融媒气质的问政类节目的举措;最后指明探索问政类节目融合传播路径,还须恪守两个原则,为广电媒体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继续办好问政类节目、提升舆论监督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媒體融合;问政类节目;新媒体;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2-0176-03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舆论监督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党媒舆论监督的核心是“建设性”,出发点是推动工作。2010年,武汉电视台首推的舆论监督节目《电视问政》一炮走红,各级电视媒体纷纷效仿跟进。问政类节目因为定位上凸显建设性、形式上更具传播力而一度走红。但近几年,各地的此类节目有的减少频次,有的停播,不再像之前那样保持着“现象级”的热度。

笔者认为,电视问政舆论监督节目出现“降温”,除一些客观原因外,更多的是受过度追求“辣味”忽视内涵、建设性主线偏离等因素的影响。此外,电视台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对问政类节目融合传播的创新探索重视不够,问政模式固化,节目传播力、影响力逐渐下降,这些不同程度的问题也影响了问政类节目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笔者认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舆论监督也要加快融合,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监督传播新格局,如此作为舆论监督组成部分的问政类节目才能始终保持生命力,成为党委、政府改进不足、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

媒体融合背景下问政类节目如何转型?笔者结合八年多来担纲舟山广播电视总台《问政舟山》栏目主要负责人的具体实践,以及对融合转型的探索与思考,提出三条主要路径。

一、打造轻快高效融合版节目,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舟山广播电视总台《问政舟山》节目创办于2014年4月,平均保持每季度举办一期的频次,截至2022年9月,已累计举办32期,其中2022年6月底之前举办的30期节目仅限于电视和广播两个平台播出。《问政舟山》虽然是当地一档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舆论监督品牌节目,但在电视整体收视率日益下滑,台里又取消收视率数据第三方调查的情况下,传播力究竟有多强,实际影响力又有多大,难以获知,仅凭所听到、看到的一些点赞好评,那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问政舟山》叫好又叫座,办出时效性、办出真正的影响力呢?舟山广电总台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进程中,也把构建《问政舟山》融合传播新格局提上了议事日程。

实现问政类节目的融合传播,就要着力打造具有融合气质的新版问政类节目,前提是节目适度“瘦身”。纵观各地推出的电视问政类节目,通常时长都在90分钟以上,如果在新媒体平台推送这般长度的节目,就与“短、平、快”的收视规律不相匹配。2022年8月初,首期轻快型的融合版《问政舟山》亮相,9月末,又推出第二期,赢得各界好评。这两期节目主要呈现出四个变化:

(一)采取“一事一议”,缩短时长

以往,每期《问政舟山》聚焦一个大主题下的三个案例,每个案例由问政嘉宾与政府官员对话30分钟左右,于是,时常会出现受时间限制而问不彻底的情况,有时候问政嘉宾还有问题需要追问,但考虑到可能超时,主持人往往迫于无奈打断提问而匆匆收尾,受众也会感到意犹未尽,导致问政效果大打折扣。而时长约60分钟的融合版《问政舟山》则聚焦一个案例,嘉宾可以集中火力问透、问彻底,现场唇枪舌剑,节目效果更有针对性与建设性,受众也看得十分过瘾。

(二)减少嘉宾人数,不设现场观众

各地一般都是在大演播厅举办问政类节目,观众至少百人,从场景搭设、灯光布置,到观众组织、后勤保障等,一系列流程牵涉了大量精力与财力。融合版《问政舟山》的问政嘉宾人数从以往10人左右缩减至3人,并取消现场观众,举办场地从大演播厅转移至新闻演播厅,筹备工作明显减负,而且现场不安排观众之后,也无须考虑疫情防控带来的压力。得益于此,《问政舟山》实现在8月、9月连续举办,这样的频次在8年多来尚属首次,为今后高频次举办问政类节目,进一步打造品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三)推出新媒体直播,提升问政影响力

时长缩短,规模“瘦身”,让节目主线更清晰、形式更新颖,目的是让问政节目更务实、更高效,更适合新媒体传播。已推出的两期问政节目同时在舟山广播电视总台所辖客户端、微信视频号中推送直播,使得受众收看节目不受时空限制,新媒体端收看人数持续攀升。据统计,通过新媒体直播及回放,两期问政节目收看人数分别达到10万人次、14万人次。舟山常住人口仅120万左右,从新媒体直播收看群体占总人口的比例来看,问政节目影响力的提升可见一斑(不排除其中部分收看群体为外地网友)。

(四)减轻被问政官员的压力

电视问政类节目采用“民问官”的创新形式,借助传播优势,使政府官员对所曝光问题的处置答复进行公开透明的呈现,这一监督方式的突破,势必增加政府部门官员的压力,一些地方在问政现场还刻意让官员红脸出汗、卡壳出丑,导致一些官员惧怕、抵制问政。而融合版《问政舟山》一般只安排三位政府官员,他们所面对的也只有三位嘉宾,而且现场没有观众,心理压力可以得到缓解,也能更好地应对嘉宾的提问。这在问政后官员的反馈意见中得到了充分印证[1]。

二、搭建融合互动场景,强化媒体受众黏合度

当下,媒介技术发展迅速,各类新媒体产品应接不暇,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问政类节目要持续推动党委政府的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理应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大潮中真正深入群众身边,吸引越来越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受众,利用知情权、参与权,直接或间接融入问政节目中。而通过网络搜索和浏览各地的问政类节目可知,传统电视大屏端播出的问政节目都相对单一、封闭,直播过程中互动少,或者根本不设互动环节,录播节目更无法开展即时互动,场外观众不能参与到问政节目中。相较于传统媒体所实施的“单向传播”,新媒体具有开放的空间与场景,可以与受众进行沟通互动。媒体融合背景下探索问政类节目的转型,必须发挥新媒体优势,搭建互动场景,打造更具新媒体气质、更加开放的百姓问政节目[2]。

下面从问政前中后三个时间维度,来阐述如何运用新媒体场景,实现大小屏融合。

(一)问政前:全面预热造势,集聚人气

“开门办台”是媒体的宗旨,问政类节目也要坚持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问政前期的重点是通过新媒体互动造势。9月29日举办的《问政舟山》以聚焦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缓解就医难为主题,问政举办之前,“舟山广电”微信公众号推送了《老年人在舟山就医难吗?请你参与问卷调查!》一文,文章中设置了“自助挂号”“网络缴费”“线上开药”等六大相关问题,吸引了近千名网友参与答卷,既为问政预热造势,设置悬念,又为增强问政真实客观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问政进行中嘉宾的不少提问就直接引用了网友的答卷。问政现场没有观众,但电视机大屏前特别是手机小屏前不能没有人气,否则问政影响力将无从说起,为此,节目组在客户端、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各个新媒体平台均预发了问政举办的消息,以“刷爆”朋友圈的力度,全方位展开宣传推广。

为了在问政直播一开始新媒体端就能集聚足够的人气,9月29日晚上6点至7点,舟山广电总台在客户端及视频号先期推出直播“鲁家峙海底隧道实地探访”,为7点10分举办的《问政舟山》攒足人气。因为鲁家峙海底隧道计划于10月1日开通,所以市民十分关注,这场预热直播收看人数超过10万人次,隧道直播结束后,无缝过渡到问政直播,成功实现收看群体的引流转移。上述优势,都是传统电视大屏难以实现的。笔者认为,利用新媒体平台向网友征集问政主题、线索、案例等,都是问政前期阶段可以尝试的方式,由此可以改变媒体找不到问题线索、问政主題不接地气等现状。

(二)问政中:植入融合传播载体,营造收视爆点

探索问政类节目向融合传播转型的路径,肯定不是将大屏端简单地搬运到小屏端,而是要利用新媒体手段,营造问政新亮点,增强时效性。

1.增设融媒直播连线

《问政舟山》举办了8年多,虽然每一期都以直播形式播出,但问政过程中设置直播环节是2022年才推出的。融媒直播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只要有移动通信信号,通过TVU或者4G/5G信号,就可把摄像机与手机画面接入直播信号。近两期《问政舟山》举办过程中,均设置了场外点位的直播环节。夜间广场舞噪音扰民已被市民广泛诟病,8月4日举办的《问政舟山》就聚焦这一公众十分关注的话题,除了播出提前准备的VCR,问政中还切入某点位直播信号,同步呈现广场舞噪音乱象。直播过程中,记者看到附近有城管队员巡逻,就以市民身份拨打12345市长热线投诉,请求处置,但时隔约15分钟,城管队员并没有出现在广场舞现场,于是再一次进行直播连线。面对现场证据,参加问政的城管部门负责人当即作出了一系列整改承诺。该直播环节自然成了该场问政的爆点,进一步凸显问政的真实性、贴近性。

2.开通留言互动

问政在新媒体端同步直播,就为网友打通了参与互动留言的通道,不再是热线电话单一通道,传统电视端直播的“堵点”就消除了[3]。目前,《问政舟山》只是“试水”在客户端和视频号直播,但开通的评论留言活跃度极高,每场问政留言在千条以上,不乏有针对性的提问以及中肯客观的评论。问政直播中,节目组及时筛选典型的提问留言,由被问政官员逐一回复,有的留作问政后的报道线索,有些问题在问政后给予了答复。互联网时代,媒体与市民“同处一张网”。今后,随着新媒体问政直播平台的拓展,留言互动板块会进一步发展,通过一台手机,问政由固定的嘉宾提问会演变成大众提问,让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的格局初显端倪[4]。

(三)问政后:续写精彩“后半篇”文章

问政节目是一台精彩大戏,但问政直播结束,还不能彻底谢幕,后续仍有精彩的融合传播文章可做。

1.深化“二次加工”

节目中问政嘉宾与被问政官员的对话交锋实录是难得的素材资源,把亮点部分剪辑成若干个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推送,形成二次传播,可以延续问政的余温。

2.落实跟踪反馈

被问政官员会在答复中做出问题整改的承诺,受众最关注的是能否落实到位,因此,可以及时跟进相关工作的进展,利用全媒体展开报道,增强问政节目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3.实施问政效果评价

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本期问政的选题设计、被问政官员答复满意度等开展综合评价,并收集受众对节目的改进意见与建议。有始有终的互动举措,势必提升受众全过程参与问政的满意度,助力问政节目增强可持续性与生命力。

三、探索问政节目融合传播路径,还须恪守两个原则

问政类节目无论是电视大屏版,还是大小屏融合版,都应该恪守两个导向原则。

(一)建设性原则

党媒办问政,选题必须围绕大局讲政治,做到帮忙不添乱。在此基础上,结合民生落地,发掘事关百姓利益的曝光案例,这样的问政才能实现领导肯定、部门接受、百姓满意的目标。要把“问政”引导到“问计”,让问政嘉宾把更多建设性的意见抛给被问政官员,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征集“民间金点子”,让政府部门在接受舆论监督的同时,找到消除症结、补好短板的“良方”。

(二)可整改原则

问政的目的是通过媒体监督发现问题,推动政府部门落实整改,推进工作。如果一味地为了问政场面好看火爆,聚焦于长期难以解决、部门职责边界模糊等方面的案例,问政中官员难以答复、问政后部门久拖未决,就容易削弱问政的时效性。因此,举办问政节目,一定要着眼于党委政府想推动解决、百姓在盼望解决、部门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让受众看到问政有成效、有结果,既能为问政节目赢得亲民为民好口碑,提升媒体影响力,又能为政府部门树立良好形象。

四、结语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办好舆论监督节目,不仅能够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创新力和自我发展力,还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助推中心工作。作为舆论监督新利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问政类节目要始终大胆探索,持续创新,进一步提升层次与内涵,增强监督实效,让党委、政府肯定,让人民群众满意,就一定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张泷予.政治传播视野下湖南经视《电视问政》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5.

[2] 李杨.论电视问政节目对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D].保定:河北大学,2015.

[3] 王蒙.“电视问政”对地方政府政策评估的影响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4] 张洁.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栏目品牌构建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顾良达,本科,高级记者,舟山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副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宣传、媒体融合。

猜你喜欢

转型路径新媒体
报业融合转型重在整合新闻资源
检验检测机构转型的研究分析
江苏建筑施工企业转型路径选择
“互联网+”时代外贸企业转型路径探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基于文化驱动特色引领的郑州师范学院转型路径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