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乡土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
——以陇东地区为例

2022-12-27杨正宁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马岭初级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陇东乡土历史

■ 杨正宁(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马岭初级中学)

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但受考核要求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注重知识点和理论的传授,往往忽略了历史学科的趣味性与生活化,使得历史教学与学生感知产生了距离。乡土课程资源与学生实际上有密切的关系,是可以弥合学生与历史内容之间距离的课程资源。通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课程资源,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虽然有众多专家学者进行研究,但其区域独特性的探究却是永恒的话题。本研究将以乡土资源丰富的陇东地区为例,结合陇东地区的乡土课程开发实际情况,探究陇东地区历史乡土课程开发与运用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改革建议,以推动历史教学和乡土课程的发展。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定义

学者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存在差异,徐继存认为,课程资源是利用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来进行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包括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不同资源,课程资源承载着知识、信息和经验,同时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黄浩森认为,乡土课程资源是指一系列反映大众文化心理、在特定区域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内容,具体包括有利于实现地方历史、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文风俗、生活和生产经验等课程目标的所有物质和非物质因素。根据课程资源的定义和上述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定义,笔者采纳乡土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细分,乡土课程资源是一种与地方知识、文化、风景名胜等有关的课程资源,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二、历史教学中的乡土课程资源

(一)类别

乡土课程资源分为教材类和活动类两种,前者就是将与本地相关的乡土文化、乡土史、民俗、自然景观以文字或图片系统地呈现在书本上。这种形态使乡土课程的内容及知识的逻辑性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方便教师教、学生学和评价,但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把生活中的一些情境描述得太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不利于学生真实探究活动的展开。第二类是通过设计一些活动,例如参观某一乡土景色或体验乡土特色实践活动,来让学生开展真实的探究活动。这类课程情境对学生体验乡土、研究乡土、思考乡土有特殊功能。这类课程相比于教材类课程又少了一些知识的系统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实际上,教材类乡土课程和活动类乡土课程并不是对立的,这两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都是服务于学生的乡土课程。

(二)历史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不是随意的,需要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宋林飞提出:

1.科学性原则

历史作为一门还原真相的学科,对历史进行真实的阐述是历史学的价值所在。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在开发与利用与历史课堂相关的乡土课程资源时,要注意科学性原则,所选内容应该尽量真实可靠。

2.开放性原则

主要指参与和空间的开放性,前者是指要集结多人、多种身份、多种职业的不同人的智慧共同编写;后者指可以通过让学生参观乡土景观、乡土历史遗迹等,而非局限于将乡土知识编在乡土教材中。

3.适切性原则

乡土课程开发的适切性是指要选择积极的、正能量的、优秀的资源作为乡土课程的内容。此外,乡土课程所选内容要与学生发展所处的阶段相匹配,不能选择过难的内容给低年级的学生,或者选择过于简单的内容给高年级的学生,要选择与学生水平相当或略高于学生的内容。

(三)历史教学中乡土课程开发的意义

乡土课程资源有助于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很多人文历史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为人所知,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乡土历史培养,由此达到人文历史的传承与发扬的目的。乡土课程还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历史课程体系。乡土课程可作为一门单独设立的课程,也可以与学校历史课程相融合,有助于学校完善课程体系,并提升学校历史课程体系建构能力,形成有特色的办学模式。

此外,乡土课程亦有助于增加学生对于祖国和家乡的自豪感。乡土课程承载着地方的人文历史,通过让同学熟悉家乡的历史文化,从而对家乡有更深刻的了解,使学生由热爱自己家乡到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最后,乡土课程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乡土课程开发和实施也大多由教师进行,能有效促进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发展和自身专业的发展。

三、陇东地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

(一)陇东地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现状

作者对陇东地区四所不同学校的5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历史、历史课、乡土历史的喜爱程度;学生对于陇东地区历史的了解情况;学生了解乡土历史课程的来源;学生认为陇东地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所包含的内容;是否有乡土历史教材;教师讲授乡土历史课程的方式和频率;学生们喜欢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方式。统计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表明不喜欢历史课;大部分学生对乡土历史感兴趣,但是极少数人十分了解当地的乡土历史;学生认为陇东地区接触不到已经出版的乡土历史资源;学生更喜欢以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学习乡土历史课程。

作者对当地10名历史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主要内容围绕对历史新《课标》以及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要求的了解,如何获取陇东地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是否将陇东地区乡土历史与实际历史教学相结合,是否有必要开发乡土历史课程,以及开发陇东地区乡土课程资源的难点等问题,得出以下结论。

初中历史新《课标》要求教师因地制宜,积极开发与利用历史课程资源,但大多数教师没有专门搜集陇东地区乡土历史资源;教师们将乡土历史与历史教学相结合的次数不是很多;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是有必要的;教师们认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难点包括时间、精力、组织、资金支持、经验等方面。

(二)陇东地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运用存在的问题

1.由上述调查概况,可以得出陇东地区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存在以下问题及原因:

(1)教师的开发意识不强

教师虽然都知道自己有义务积极参与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没有主动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意识,因为教师只需要按照已经制定好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授,自己无需再制定其他教学内容。这就使教师更多依赖已经编制好的历史教材,而缺乏开发乡土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师开发的经验不足

历史教师是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运用的主体,教师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质量的高低,虽然学校会有教师培训,但更多的是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很少涉及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所以大部分历史教师都缺乏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知识。其次,学校以统编教材教学的考核为唯一载体,教师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驱动力不足。

(3)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陇东地区还未出台关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没有重视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考试中并不涉及乡土历史的内容,在没有相关利益的驱动下,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开发。

(4)学生没有积极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虽然学生对于乡土历史感兴趣,但并没有很主动地去搜集关于陇东地区的历史。实际上,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学校和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也可以辅助学校和教师对乡土历史课程进行开发。但实际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往往会被忽视。

2.由上述问卷调查可以得出陇东地区的乡土课程资源运用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乡土历史教材

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得出,陇东地区目前尚没有出版的乡土历史教材,教师无法有依据、系统地将乡土历史教材与国家编写的教科书结合起来,没有讲授陇东地区乡土历史的课程,没有进行陇东地区乡土历史的专题课程。

(2)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运用方式单一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历史教师是穿插式讲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而学生更喜欢的学习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方式是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和实践探究,所以教师在设计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授课方式时,不仅可以通过穿插讲授的方式,还可以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带学生去参观一些名胜古迹或者博物馆,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乡土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或进行专题讲座。

四、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及实施建议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乡土课程开发意识

陇东地区有丰富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其开发不仅有利于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完善历史课程体系,还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与课程开发的能力。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历史教学服务,教师应强化乡土课程开发的意识,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的意识,根据教学需要,积极开发基于不同角度和层面的乡土课程资源。

(二)集结各方力量合作开发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很多都是通过市县志保留下来的,要在盘根错节的乡土历史中开发出适合学生使用的乡土历史课程,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靠某个教师个体的力量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既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也需要社会有关部门和学校的支持,同时还要有一些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建议。

(三)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并开展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培训等活动

校本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校可组织教师与专家、学者等人在充分运用当地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和教师、学生等课程资源的基础之上,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同时,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学校可组织教师进行本地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培训等活动,以丰富教师对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知识,提高教师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兴趣。

(四)建设乡土课程资源库

乡土课程资源库就是将乡土课程资源汇集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实施共享。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设立一个乡土课程资源库,教师、学校、家长、历史专家学者甚至学生都可以将自己所知或整理的乡土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再由乡土课程资源库的管理人员根据乡土课程的内容进行筛选,整理成实际可用的乡土课程资源库,满足乡土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乡土课程资源库建设之后,也需要有组织地及时更新与扩充。

(五)编写校本乡土历史教科书

教师编写陇东地区乡土历史教科书作为校本课程或者教材补充,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一种编写模式是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编写乡土历史教科书;另一种编写模式是选择本地区较大的历史事件、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和独特文化为主要内容。另外,应该注意将乡土历史教材内容与统编历史教科书相契合,使乡土历史教科书成为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统编教科书内容的辅助材料,它就会受到更多的重视。

(六)运用多种方式展示乡土课程资源

教师除了讲授乡土历史资源外,还可以进行校外实践活动,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陇东地区的红色主题博物馆,如南梁革命纪念馆、宁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八珠革命纪念馆等,引导学生感悟陇东革命老区的红色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学习,如每学期可组织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搜集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并在班上进行展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资料收集能力。此外,还可以进行专题讲座,如每学期可请社会资源研究者或者历史学者来校进行乡土历史专题讲座,以此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充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总之,陇东地区乡土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运用,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贴合了历史新《课标》中鼓励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的理念。这也要求教师要增强乡土课程资源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识,并以多种方式呈现乡土课程资源。讲好历史课,让学生学习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这就是在帮助学生学习中国民族的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陇东乡土历史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新历史
芬芳乡土行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