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2022-12-26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9期
关键词:牛病虫病病牛

王 岩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166200)

发热黄疸型牛病诊断的过程中,发现患有该病的病牛会产生出发热情况,黏膜以及尿液较黄,由于发热黄疸型牛病与肝炎病症状较为相似,但是在最终的诊断结果中,经常会将两种疫病混淆,导致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也出现问题,最终也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要想有效提高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治疗效果,就必须要做好日常养殖管理工作,并做好临床诊断工作,有效落实好治疗方法,以此保障牛的健康生长。

1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症状以及发病过程

1.1 临床症状

牛在感染发热黄疸型牛病后,身体体温会逐渐升高,皮肤、尿液以及眼睛部位会呈现出黄色,该病症主要是由于牛自身产生了肝脏性疾病以及血液疾病等,从而出现了黄疸病症,牛在患有该疾病后,对牛的自身健康会造成极大影响。发热黄疸型牛病与一般的贫血症状有着极大的区别,在及时诊断过程中,就可以清晰辨别,但由于该牛病与肝炎病病症较为相似,如果通过肉眼对牛病进行判断,很容易出现诊断错误的情况,对整体治疗效果会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临床诊断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在诊断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病理分析、解剖等方式,以此了解牛患有的疾病。

1.2 发病过程

在健康状态情况下,牛体内所存在的胆红素比例会保持平衡,如果牛体内胆红素出现失衡,会对动物的新陈代谢造成严重影响。在常规化验时,可以对牛体内胆红素含量进行分析。如果牛在感染疫病的病况下,牛体内血液血清浓度会有所增加,在牛的皮肤以及尿液中,会出现泛黄的情况,就可以诊断出牛患有了发热黄疸型牛病。牛一般在感染发热黄疸型牛病的过程中,红细胞会大量死亡,并逐渐对牛的肝脏功能造成影响,随后会在肝脏中产生出大量被感染的寄生虫,直到肝脏功能无法使用,最终导致牛死亡。

2 临床诊断

2.1 症状临床诊断

在发热黄疸型牛病中,主要包含了牛嗜血病支原体病、牛巴贝斯虫病两种。牛在患有牛嗜血病支原体病时,日常走路速度会逐渐缓慢,而且眼中会大量流泪,经常会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在病情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病牛体温会逐渐增加,甚至会超出42℃,这时病牛的心跳也会逐渐加快,会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并伴随腹泻情况发生。牛在感染牛巴贝斯虫病后会表现出:食欲不振,呼吸急促以及精神不佳。在患病的初期,牛的体温会超出42℃,所排出的粪便颜色会呈现出黑褐色,并伴有恶臭味,尿液会由黄色逐渐变为黑色,说明此时牛患病病情十分严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发展成腹泻;如果在5d的时间内,未能够对其进行及时治疗,则会造成病牛死亡。而出生四个月左右的牛犊在患有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情况下,食欲会逐渐下降,而且身体体型也会日益消瘦,一旦病情严重,1~2d的时间内,如果未进行及时救治,则会死亡。在治疗过程中,病牛发热状态逐渐缓和,则说明起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病牛也会逐渐恢复健康。

2.2 流行病特点临床诊断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流行特点主要是以牛泰勒虫病为主,一旦患有该类型疾病,会迅速在牛群中进行传播,不过在牛患病期间内,该牛病危害相对较小,并不会造成牛患病死亡,但是会对牛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牛泰勒虫病在梅雨季节发病率会相对较高,而且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依靠昆虫,通过昆虫依附在牛的皮肤上,从而使牛感染该疾病。

2.3 解剖特征临床诊断

为了对患病死后的牛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利用解剖的方式,对发热黄疸型牛病的疾病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如果牛在感染牛巴贝斯虫病的情况下,病死后的牛身体相对较为消瘦,而且在膀胱中的尿液颜色为红色,肝脏部位呈现出黄褐色,而且肝脏体积会出现肿大的情况,在肝脏表面会伴随大量的出血点。如果牛在感染无浆体病的情况下,在解剖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牛尸体表面会存在白色的黏膜,而且内部胆汁颜色为暗绿色,胆囊会出现增大,尿液颜色为正常,但在心脏部位会出现肿大的情况。如果牛在感染了牛嗜血支原体病,在解剖的过程中,肝脏与胆囊部位会出现肿大的情况,胆汁十分黏稠,并且在肾脏部位出现大量炎症,淋巴部位出现肿大,而且在体内会存在大量积液。

2.4 体征临床诊断

牛在患有支原体病时,初期阶段病牛的双眼会出现大量流泪的情况,并且食欲不振,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病牛心跳速度会逐渐加快,身体体温有所增加,尿液中伴有出血症状。如果病情十分严重,病牛四肢无法支撑牛站立,黏膜出现苍白,并伴有黄疸等症状。如果病牛在患有螺旋体病的情况下,则会出现急性病症以及慢性病症。在急性病症中,病牛的生殖器官会出现坏死,尿血等,这种急性病症病程会达到15d左右。在慢性疾病中病牛身体会日渐消瘦,并出现贫血以及慢性发热的情况。如果在未进行治疗的情况下,病程时间会达到100d左右。

3 治疗方法

牛在患有发热黄疸牛病时,体温会逐渐增加,最高可以达到42℃以上,远远超出了牛正常体温。牛会随着气候的变化体温也不断发生变化。如在夜间,牛的体温会减少,而在白天,牛的体温会保持正常。牛体温增加,会给牛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对牛的作息时间造成影响。在日常观察中,如果牛的食欲会降低,精神状态不好,则说明牛患有疾病,为此则需要做好临床诊断工作。根据临床诊断最终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3.1 治疗牛巴贝斯虫病方法

在发热黄疸型牛病临床诊断过程中,牛患有该病的原因以及类型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进行治疗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以此保障自身的治疗效果。牛患有无浆体病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则需要采取土霉素,或者金霉素治疗药物,通过对牛肌肉进行注射,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牛在患有牛巴贝斯虫病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使用咪唑苯脲药物,并结合三氮脒药物对牛病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采用咪唑苯脲等高敏药物进行治疗,不过在采用高敏药物治疗方式前,需要对牛进行药敏试验,避免在用药的过程中造成牛出现过敏反应,对最终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如果牛对高敏药物无任何过敏反应,则可以进行皮下注射,对牛巴贝斯虫病进行全面治疗。

3.2 治疗牛泰勒虫病的方法

牛在患有泰勒虫病的情况下,对牛的肝脏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牛死亡。为此,需要对牛泰勒虫病治疗提高重视程度。在对该牛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尼尔溶液药剂,并对该溶剂容量控制在适量的范围内,注射到牛的体内,以此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或者可以在牛皮肤位置喷洒1.5%的马拉赛昂溶液。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其效果相同。另外,也可以通过做好牛日常饮食管理,改善牛的脾胃,从而提高牛的身体免疫力,以此来治疗牛病。

3.3 治疗螺旋体病的方法

发热黄疸型牛病还包含了螺旋体病类型,牛在患有该类型疾病的情况下,对牛的健康生长会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在对该疫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土霉素药物,或者采用链霉素药物对牛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药剂药量。如,可以使用15mg/kg的土霉素进行治疗,而链霉素则需要使用25mg/kg剂量,两种治疗方式都需要以注射方式为主,控制好注射药物的次数,运用土霉素注射两次即可有效环缓解牛病,而采用链霉素治疗注射一次即可。

3.4 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

牛在患有支原体病时,该牛病治疗方式与以上牛病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对该牛病进行有效治疗。在采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土霉素、四环素等药物,不过在用药的过程中需要对药物剂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采取药物治疗方式对发热黄疸型牛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兽医人员需要做好药物的使用时间以及使用量,以便为后期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使用药物治疗后,牛的身体也会逐渐恢复健康,一般在5d的时间内,可以明显看到治疗效果。如果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发现牛患有发热黄疸型牛病时,应及时采取治疗方式,可以保障治愈率达到96%以上。所以,在诊断过程中,或者日常观察发现牛产生了发热黄疸型疾病病症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就医即可,从而避免牛病对牛的健康造成影响。采取合理的饲料方式,保障最终的治疗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发热黄疸型牛病对牛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只有全面做好临床诊断工作,保障诊断结构的准确性,从而对具体的患病类型全面了解后,才能够采取针对性治疗手段,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以此保障牛的健康安全,为牛养殖业奠定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牛病虫病病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晚秋
牛病毒性腹泻治疗分析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牛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