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和辅导员协同长效育人工作研究
——以江苏海洋大学为例

2022-12-24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0期
关键词:海洋大学二者学业

马 静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并且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狠抓本科教学,做到“以本为本”,坚持“四个回归”。要求强化教育理念,加大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然而,高校辅导员同本科生学业导师一样,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本科生导师制的不断推广,二者协同育人效果明显的同时矛盾也逐渐凸显。

当下高校教育供(辅导员、本科生导师)需(学生)关系存在一定差异性,高校辅导员都认为和导师一起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真正到实际工作中时由于辅导员和导师存在交流的障碍以及对待育人问题的偏差,就会引起辅导员和导师之间的交流阻碍,使得二者协同育人的目标难以达成。由于辅导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背景的差异使其很难了解所带学生课程学习、课程考试、论文写作、实践实习等培养方案,因此,辅导员在真正处理学生学习工作时就很难有效开展,缺乏有力的抓手,他们最主要的还是通过班干部,如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大学生个性十足,有些学生配合度不高,参加活动积极性不强,很难达到育人效果。对于学业导师而言,由于面对科研、教学等压力,其对学生的思想育人方面的概念缺乏。但是,由于学业压力,学生会出现思想焦虑、压抑等现象,加上感情方面的因素,甚至会导致抑郁,所以,出现类似情况,学业导师也会偶尔没有抓手,因此,和辅导员合力育人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合力育人的概念需要在导师群体中进一步加大力度[2]。目前,以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为例,学业导师和辅导员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各行其是的现象仍然存在,协同育人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育人过程中辅导员和导师二者存在的差异

(一)二者育人理念的不同。辅导员是指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管理、毕业就业指导、学生心理素质情况及心理健康,学生党团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工作的学校公职人员。学院辅导员又各自分工,有专门负责团委工作和就业的,有主要负责研究生和学风建设的,有主要负责助学金发放的,有主要负责心理健康和宿舍安全的。每个人按照各自分工行事,又相互之间有交叉,而学业导师大部分都是专业导师,他们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业和科研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碰到不同的问题时,他们寻求帮助的教师有一个优先级问题。当学生遇到科研压力和学业压力时,他们会优先请求导师的帮助,当遇到生活上、人际交往、恋爱等感情问题、宿舍安全及纠纷问题等等时,他们会找辅导员给予帮助[3],并且在找辅导员时又会找对应的负责的教师。该调查结果表明,辅导员和导师各自有各自工作的侧重点,并且在学生遇到生活等相关问题、课业科研等问题时导师和辅导员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又反映出导师和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确实界限明显。由于太明显的界限使得导师和辅导员之间缺乏交流,很难发挥合力育人的效果[4~5]。并且,由于二者之间的“界限性”使得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出现育人的盲区,甚至,有时由于科研的压力或者学业的压力导致学生在生活上、心理上出现问题,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因此,要加强辅导员与导师之间的合作交流。而有时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就会引起学习状态不佳,导师就会认为学生已成人,思想性格已成熟,无法有效对其进行人生观念的疏导和培养,而辅导员有着丰富的“思想开导”经验,正所谓“小树长歪了要扶一扶”,因此,除了科研和学业的指导,导师也应该加强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协同辅导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二者与学生沟通效果和次数不同。在导师和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效果和次数及时间的调查中发现,大学期间学生与导师沟通的次数和时间要明显多于辅导员。在学生与导师沟通的时间和次数中,90%多的学生选择每天与导师沟通,且次数较多,而30%的学生选择与辅导员沟通,次数较少;在学生与导师沟通时间和次数的影响因素中,60%多的学生认为自己导师太忙,尤其是担任行政职务的导师,35%的学生认为自己和导师之间存在观念的不同,与导师关系比较有距离,20%的学生由于自己性格原因,不好意思跟导师沟通,极少部分学生认为导师精力和时间都在科研上,不想与导师沟通;而对于学生与辅导员的沟通次数和时间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想与辅导员沟通的原因是认为辅导员和自己考虑问题的观念不同,极少部分选择辅导员太忙,还有小部分学生认为辅导员比较严格,不想交流,与辅导员关系有距离,不好意思开口等。因此,在学生培养的整个环节中,导师在其科研、学业等方面占据主要作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较大。而这也是导致辅导员和导师协同育人差异的主要原因。

三、育人过程中辅导员和导师二者存在差异解决方案

课题组以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全局考虑研究该专业学生中辅导员和导师在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研究二者协同育人机制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二是针对二者存在的差异探索协同育人的解决方案及措施,达到长效育人的最终目的,为进一步加强该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理念,提升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明确辅导员和导师二者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职责。学校学生工作处以及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应依据学生辅导员和导师的职责分工和侧重点,促进二者更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特别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责任,理清二者协同育人的思路框架,统一协同育人的目的方向,扫除学生思想教育的盲区。学院可以通过“教授有约”、“学术沙龙”、社会实践等等系列活动邀请导师和辅导员共同参加,让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如课程设置、毕业论文写作、实践实习等方面内容,在处理学生生活问题时可以有的放矢,同时,导师也可以从辅导员身上学会如何更好地和学生相处,学习到处理学生生活、情感、经济等方面的问题的方法,一方面加强二者之间的交流,同时加强学生与导师、辅导员之间的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为后期相互之间的交流,以及协同育人奠定坚定的基础[6]。

(二)完善辅导员和导师二者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沟通平台。为了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和导师之间的交流,提升协同育人的理念和意识,学院甚至是系级层面应该不定期召开二者协同育人的工作会议,进行近期在学生思想教育层面工作的讨论,经验交流等,加强线下沟通平台建设,同时,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企业公众号、邮箱等线上交流平台,尤其是近两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使得线上沟通平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沟通,一方面提高二者对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以及思想动态等方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对于二者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措施有了新的思路,增强了协同育人的效果[7]。

(三)加强辅导员和导师二者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考核机制评价。目前,学校针对辅导员的考核文件有辅导员常规工作考核文件,江苏海洋大学关于印发《江苏海洋大学辅导员考核办法》的通知(江海大委〔2019〕45号)、《中共江苏海洋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包括自我总结、学生评议、学院考评、学校职能部门测评和辅导员互评以及学校评审等各环节。对导师即专任教师也有专门的考核文件,专业教师也有学生评教,但是,二者间的协同育人的相关文件涉及较少。因此,加强和完善辅导员和导师二者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考核机制评价尤为重要。一是需要加强辅导员和导师的年终考核评价以及奖惩机制。在评价文件中应该涉及导师和辅导员与学生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学业预警谈话制度,并且把导师和辅导员的育人效果评价可以适当地加入到职称评聘等文件中。二是可以对育人效果较好的辅导员和导师适当地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达到长效育人的目的[8~10]。三是学校的政策文件、职能部门是教师工作的指挥棒,只有学校层面加大育人效果抓手,破除如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处等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多部门联合行动,开展协同育人相关会议、渲染协同育人校园文化、召开协同育人实践活动等等,通过实践和理论学习,不断优化协同育人的制度,建立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才能让协同育人的理念深入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培养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建设辅导员和导师长期协同育人机制是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海洋大学二者学业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业预警模型构建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摇曳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the Protagonist in the Moon and Sixpence
中国海洋大学 自主招生,让我同时被两所211大学录取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on Purchase Decision
Multilingual Mix in Women Fashion Industry Advertis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China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