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相对贫困及其金融治理研究

2022-12-24刘茂平江熹玲乔雪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0期
关键词:金融大学生能力

刘茂平 江熹玲 乔雪鹤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巩固成效、深化提质”成为新主题。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而相对贫困大学生作为贫困人口中数量占比高、且最具发展潜力和最富可塑性的群体,是相对贫困家庭中的“新生力量”,更是带动家庭摆脱贫困的“关键变量”,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主要人群。因此,有必要审视大学生相对贫困群体教育面临的挑战,构建大学生相对贫困治理、形成稳定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

一、大学生相对贫困及其金融治理的理论分析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人类经历过的两大阶段。绝对贫困主要强调物质的贫困,而相对贫困除了物质贫困之外,还关注能力贫困、权利贫困等(Sen,1982)[1]。Townsend(1979)[2]认为是由于“相对剥夺”的存在而导致的相对贫困,指出相对贫困包含社会排斥与社会剥夺的因素。Sen(1999)[3]则用“能力贫困”来解释相对贫困,主张以“可行能力剥夺”来看待贫困。大学生的贫困问题最初主要关注的是经济贫困,以国家资助的方式为主。相关研究表明,在拉美国家,如果家庭成员只接受初等教育,贫困的发生率为41.3%,而如果家庭成员接受高等教育,贫困发生率仅为5.1%(徐淑红、朱显平,2016)[4]。因此,大学生相对贫困金融治理意义重大,但其机制体制等都还不完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大学生相对贫困群体的特征。

1.脆弱性高。相对贫困人口通常是从绝对贫困人口中进化而成的,其脱贫途径主要依赖政府的救济金支援,缺乏固定经济来源,收入没有持续性,返贫概率较大。相对贫困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该问题,他们高度依赖政府援助金和助学金,很难更大范围拓展自我能力,容易导致其步入社会后因竞争力不强而处于不利境地。

2.相对剥夺感强。相对剥夺包含社会排斥与社会剥夺。前者指某些人遭遇到诸如技能缺乏、失业、收入低下、缺乏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综合性问题时所产生的被他人排斥的现象;后者指儿童在幼儿时期被强制处于孤立的环境,无法与社会接触和接轨,剥夺了其对社会认知、评价的权利。大学生相对贫困群体在相对剥夺感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处于相对贫困状态中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经济能力不如其他同学,因此产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消极、孤僻等不健康的情绪。

(二)金融扶贫的作用机理。对于大学生相对贫困群体而言,金融扶贫的作用机理直接体现在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增强,通过加深金融服务的惠普程度,降低大学生的相对剥夺感,提升幸福感。提升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正规金融以及非正规金融如民间借贷等服务,直接将金融服务落地,帮助解决大学中现存的相对贫困问题,提高学生生活水平,提升幸福感。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大学生相对贫困群体特别是其所在家庭的情况为其定制个性化金融产品,积极普及金融知识,增加其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使得更多相对贫困大学群体的家庭用银行贷款服务发展自身经济,改善相对贫困状况,促进脱贫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学生需求,用好国家助学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配合心理辅导等形式,通过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增强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降低大学生相对贫困发生率。

二、广州大学生相对贫困的基本情况

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学生为样本,探讨广州大学生相对贫困的基本情况。之所以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生为样本,原因有二,一是对于课题组而言,数据可得性强;二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从招生层次上属于二本高校,也就是说处于广州高校的中间位置,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通过问卷调查以相对剥夺感来衡量相对贫困,本次共采访了277个学生,其中61.37%来自农村;83%来自广东省。通过数据整理,分别从学生的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家庭关系、远见能力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对各种能力的自我评价按照1~7分给出,评价分数越高,所处水平越高,相对剥夺感越低,即相对贫困度越低。

(一)社交能力。通过数据发现大约有39%的学生认为自己生日收到的祝福数量以及亲密好友的数量处于低水平,然而有44%的学生认为好友对自己的关心程度处于高水平,有4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需要帮助时提出请求的能力在广师大学生中处于高水平。这说明学生的社交广度虽然不大,但是社交的有效性和社交质量是较高的。数据显示平均约30%的学生对自己的社交状况持着满意的态度,大约13%的学生对自己的社交状况感到不满。

(二)学习能力。在学习效率方面,有32.13%的学生认为自己处于全校学生当中的低水平,并且有46.21%的学生认为外界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30.3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制力处于低水平的等级;在执行力方面,有38.99%认为自己处于较高水平,只有20.57%认为自己处于低水平。总体而言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评价不高,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效率低、自制力不强、在校获奖的数量不多,但80.5%的学生对自己的执行能力持中性或满意的态度。

(三)合作能力。超过20%的学生认为自己融入班级的程度处于低水平,但有超过7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小组话题讨论中领导话题走向的能力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有接近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力高于平均水平。这说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自我感觉总体较好,自己在小组合作时对自己的表现较为满意。

(四)家庭关系。通过分析学生对父母的支持程度和相互关心程度,可以得到学生与父母的关系较好,约有55%的学生在家庭关系方面作出了高水平的评价。

(五)远见能力。在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规划的清晰程度上,各个水平学生的占比基本持平,大约各占1/3,而在思想深度上,有接近80%的学生认为自己处于平均水平以上。

(六)经济条件。数据显示有13%的学生曾经因为学费或学校生活费向银行借款或申请国家助学金;有9.39%的学生家庭因为学费等向亲朋好友或民间借贷,以及接受社会捐助。

我们界定得分1~3分的为低水平等级,分别计算了得分为1分的占比为6.92%,得分为1~2分的占比为13.79%,得分为1~3分的占比为29.57%。也就是说,相对贫困划分标准的不同,相对贫困发生率就会有差异,但大学生相对贫困发生率不低于6.92%。政府补助对于贫困的学生帮助较大,但银行借款、民间借贷、社会捐助等其他新时代金融策略的帮助占比非常小。通过问卷的调查结果,归纳出学生相对贫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与同学或舍友的关系不融洽,导致学生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差,并对当前自己与同学的相处状况感到不满意,从而引起社会剥夺感的产生;二是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的成绩感到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较低,并且学生在学习效率方面认为自己受到的环境影响显著;三是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差,需要依靠借款来完成学业,也是学生成为相对贫困人口的原因之一。

三、研究结论及金融治理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生相对贫困(相对剥夺)调研数据,从金融治理的角度分析了广州大学生相对贫困状况。结果表明:大致有6.92%的大学生处于相对贫困状态中。大学生相对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与同学相处不融洽、学习成绩不理想、家庭经济条件较差。金融扶贫可以提升大学生金融服务可获得性,降低大学生的相对剥夺感,缓解相对贫困状况。

(二)对策建议。

1.构建以融资与融智为核心的提升大学生能力的脱贫体系。强化高校管理人员的指导教育职能,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以提升学生自主能力,激发相对贫困大学生的内生动力。在摆脱相对贫困的过程中,除去外在的社会帮助,更应该激发相对贫困大学生的内在动力,即让其通过自己的奋斗努力摆脱相对贫困。因此对于学校来说,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并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相对贫困大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以便其在大学期间就能有良好的智慧技能提高能力;最后,要多采用开发式帮扶,引导相对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相对贫困。

2.以金融为纽带完善多方参与的大学生相对贫困治理架构。大学生的相对贫困治理应以调动内生动力为根本,其治理架构必须以金融为纽带。首要的就是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促进”的有机整体。从政府政策来看,应该加强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并高效发挥主导优势。并且政府应该制定并完善帮扶相对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体系,并利用自身主导地位加强该体系在市场中的落实与实践,为确保相对贫困机制的落实与回馈,应完善监督体系。从社会机制来看,应该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相对贫困治理机制当中,让社会组织、机构、群众放心帮助相对贫困大学生,激发其内在动力。还要落实非正规金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完善大学生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强监管,以保障大学生借款的安全性,便于日后的脱贫发展。从市场机制来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让处于相对贫困的大学生能尽快地加入市场企业,通过自身力量,成功摆脱相对贫困。

3.优化非正规金融对相对贫困大学生帮扶的制度。因为非正规金融借贷款有门槛低,方便迅速,担保规范性弱等特性,所以对大学生借款的持续性保障较弱。因此,对于非正规金融的借贷,一是应该构建起较为全面的信息供给制度,确保大学生与借款方的信息是透明的;二是应该完善大学生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完善大学生非正规金融借贷的交易环境。非正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相对贫困大学生的情况,适当改变其借款策略,因为大学生的相对贫困问题不可一概而论。如沿海城市的大学生相对贫困标准要高于内陆地区大学生的相对贫困标准,在确定相对贫困标准的同时,还要根据相对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分布,给予就业指导,提供就业岗位等,向相对贫困地区倾斜。而广州位列一线城市,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更应鼓励当地政府、企业协同帮助,助力相对贫困制度的建立。

4.鼓励银行为相对贫困大学生提供个性化贷款产品。相对贫困大学生有以下特点:第一,相对贫困大学生经济条件不佳,没有可抵押的物件。第二,部分相对贫困大学生高度依赖于政府救济金,而自身缺乏竞争力,导致在进入社会工作后容易被淘汰,从而又返回贫困群体。银行可以为大学生定制特殊的贷款条约,例如,无需抵押任何资产即可获得贷款;根据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来评定是否为该学生提供贷款以及贷款利率。以此激发相对贫困学生自我能力提升的意识,促进相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升。

5.支持高校和金融机构合作培养人才。金融机构与高校合作,为相对贫困大学生创办创新创业项目,鼓励贫困大学生开辟创新创业道路。金融机构可以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评估,从中挑选出可行性强、收益可观、风险可控的项目进行投资,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创业计划,通过创业的方式脱离相对贫困群体。支持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产学合作参与人才培养,同时为相对贫困大学生提供相应的保险服务。

猜你喜欢

金融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