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2022-12-24陈燕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0期
关键词:体系院校高职

汪 莹 陈燕飞

高职院校现阶段所采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主要是由于考核标准较为单一,教学评估往往流于形式,不利于呈现客观的教学评价结果。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进一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大数据技术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基于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对信息数据的处理效率,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构建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能够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以科学的评估标准考核教师的教学手段。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有助于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行,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一)有助于完善课堂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充分发挥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价效果,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教学导向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内容。运用云计算处理与分析技术对收集的各方面评价数据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能够了解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反馈,根据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的结果综合评估教学手段的可行性,有助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对策,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积极完善课堂内容[1]。

(二)有助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采用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广泛收集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的信息数据,为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同时还有助于打造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是依靠大数据平台,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全面的监测,帮助相关决策者掌握更为准确的教学信息,根据教师的教学情况建立相关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成效进行数据化呈现,有助于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质量[2]。

(三)有助于跟踪和督促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基于大数据技术所建立的教学平台,有助于及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管理者可以根据统一的平台,随时随地查看教师的教学情况,从数据分析的最终结果中了解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广泛收集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意见。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打造专门的评估空间,不会对实际教学工作造成干扰,也能确保所收集到的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当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运用现状

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当前教育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为大数据背景下创新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

(一)重在考核结果,评价流于形式。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评价过于重视最终的考核结果,而评级机制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对课堂教学各方面指标的评价,促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一些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评优、评先挂钩,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也在于对教师进行考评。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评价过程当中过于重视考核结果,为了获得良好的评价结果而忽略了课堂教学最本质的要求。当前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工作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评价机制流于形式,学校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与班级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教师就会过于重视教学评价的得失,课堂教学也将是为了迎合评价工作而开展。学校在课堂教学评价过后,并不会对在课堂教学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与提升空间进行着重的研究与分析,这也导致评价机制难以体现其本质作用。考核结果的数字难以真正体现教学质量,甚至还会引发师生之间或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隔阂与矛盾。

(二)衡量标准不够合理,有失偏颇。在许多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中,所选用的课堂教学评价衡量标准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却严重地忽视了评价对象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缺乏合理的衡量标准已经成为了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课堂评价机制的重点问题,有失偏颇的评价结果也难以使广大学生与教师信服。比如,数学与化学两门学科在教学层面上有着较为相似的地方,但化学对实验操作的教学要求较高,因此若对两门学科采取完全一致的课堂教学衡量标准,则难以实现对学科课堂教学科学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缺乏创新性,许多学校在课堂评价工作中所沿用的老方法与旧标准,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评价需求。当前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积极顺应多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课堂创新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而一些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忽略了对现代化教学创新的考核,这也是当前课堂教学衡量标准不够科学合理,滞后于时代发展的体现。

(三)难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课堂教学评价体制的应用在了解教师教学活动的同时,也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这也是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而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评价指标在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课堂参与度、课堂活跃度等内容考核方面存在一片空白的现象。并且有一些教师简单地将学生学习情况与课堂表现混为一谈,这种以一言以蔽之的行为可以称之为“简单粗暴”。在这种传统教学评价工作之下,课堂教学评价过于简单,评价工作的侧重点都集中在教师的课堂表现与教学活动流畅度等表面现象,对学生学习情况与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是一些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的通病。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在大数据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尝试采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统一的教学平台,其中涵盖多种类型的服务内容,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状态,也能够实现实时跟踪的效果,便于教师以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更加关注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有助于从多个角度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评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积极作用,帮助教师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和对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树立良好的大数据意识,采取新型课堂评价理念。为了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相关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大数据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大数据素养。首先,学校应广泛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培训对象主要为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加强对大数据概念和主要内容的了解,引导教师掌握各种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尤其是培养任课教师采集、组织、管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和相关平台开展教学工作和其他活动,采取新型课堂评价理念,建立统一的移动教学平台[3]。借助移动教学平台有助于监测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进度和状态进行跟踪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广泛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有助于教师与管理者形成良好的协同机制。

(二)积极构建大数据管理平台,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采用大数据技术的分析、整理、归纳、处理等功能,构建高职院校大数据管理平台,有助于广泛采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数据,并对信息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为管理者和任课教师的相关决策提供可行依据。高职院校应在国家规定的数据标准下,建立本校数据中心和数据库,根据学校不同的主体,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任课教师为例,应进一步完善量化指标,从出勤频率、教学手段可行性、教学成效、培训频率、课程完成进度、课堂互动频率等角度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估。依靠大数据管理平台有助于从不同层面获得丰富的日常教学数据信息,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深了解。高职院校应建立多种渠道的数据采集机制,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的伴随性指标,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以及学生等不同主体所产生的教育数据进行及时的汇总和整理,形成更为客观和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为教学改革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三)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过程考核,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大数据技术所建立的课程评价体系与传统评价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大数据技术更加关注全过程考核的结果,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建立有效的辅助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监控。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建立不同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比如: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业成绩等角度,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在综合评估教学质量的过程中,管理者和任课教师都可以借助统一的网络平台,随时随地查看教学评估结果。也能够在不干扰课程开展的前提下,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有助于教师不断改进自身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诉求调整教学策略。采用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建立客观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所采纳的标准以及评价结果都围绕数据展开,有助于提高教学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促进教师与管理者和学生良好关系的建立,不断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并及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平台能够及时收集和处理各项信息数据,对管理者和教师反馈有用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根据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和教学对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体系院校高职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