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

2022-12-24张启云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0期
关键词:立场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张启云

一、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理论依托

马克思主义是人的学说,是关照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和内在动力的理论,它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体系。众所周知,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两大发现就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说明了人类社会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中真正的英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能够存在的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人自身的存在以及人类自身的再生产。

人是实践的主体,离开了具体的个人,实践活动就失去了物质承担者,人类社会将不复存在。“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人”“人民”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细胞”,离开人类的实践,生产力就无从谈起,更不用提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就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根据规律关照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真正的“人学”,是关注人类自身解放的理论。

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线,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发挥了人民的主体作用,把群众路线落在实处,开创了一条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发动群众,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新中国。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从那时起,就肩负着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动力就是人民。毛泽东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完全打不破的。”[2]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一起进行了艰辛探索,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面对帝国主义的欺凌,怎样推翻“三座大山”、怎样在军事力量十分落后的中国建立新中国,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考验。正是依靠群众,才能使我们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仍能燃烧革命的火种,最终形成“燎原之势”,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并确定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毛主席曾深情的说道:“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3]

(二)相信群众,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个东方大国重新站立起来,但刚成立的新中国在长期战乱的背景下,百废待兴,而新中国也是一个具有能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如何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又一挑战。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多次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4],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制定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一化三改”。至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平稳地从新民主主义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正是相信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创造出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从手工业供销小组到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委托加工到统购包销再到全行业公私合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三)依靠群众,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中国人民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依靠群众、艰辛探索,虽然有过曲折、有过徘徊,但没有消磨全国人民建设好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们重新确定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摒弃“两个凡是”的错误倾向;我们决定改革开放,一改过去“关起门来”搞建设的陈旧范式;我们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厘清了“市场经济”究竟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为生产力提高扫清障碍;我们总结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实惠真正落实在老百姓身上。我们之所以能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真正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工作、而奋斗。

(四)走进群众,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走进群众,要求自身时刻牢记自己的阶级立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上来,一改过去穷困落后的旧面貌,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春天。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多元化、享乐主义滋生、理想信念薄弱等等,这些都成为新时期凸显的新问题。因此,在新的发展趋势下,怎样继续坚持和推进群众路线,坚定人民立场,是摆在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又一挑战。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共党员,身先士卒,坚定贯彻“三个代表”,始终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老百姓的视角出发,思考和解决他们实际生活中的难题,在关注民生的过程中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发展先进文化落到实处。“三个代表”不仅顺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将发展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同时更加注重团结群众,关切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贴近群众,走进群众,夯实了群众基础,更坚定了社会主义道路。

(五)团结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群众,在新世纪的国情、党情、民情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践行了群众路线,胡锦涛认为,越是处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倾听群众的心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深刻研究中国的发展道路,将发展作为主线,将人民作为根本,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紧紧的团结群众,将“群众史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有效地统一起来。

(六)为了群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结合中国特色,紧跟时代召唤,又一次回答了历史赋予的新课题。我们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推动讲好中国故事,延续中国精神。实践证明,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一切,才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切不可丢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脱离群众,我们的工作就会失去支撑,远离群众,我们的事业就会失去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是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讲话中深情的说道:“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山东人民用小车将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天安门,江浙渔民用小船将中国共产党摇过了长江,孟良崮的张灵普不是战死的,而是渴死的。这就是民心向背问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顺民心,得民意,本固邦宁,是一条厚重的千年历史经验,是对群众路线、人民立场的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等来的,而是需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团结群众、走进群众、为了群众,中华儿女携手共建的,群众路线不仅是百年党建峥嵘岁月的生命线,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路径。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心系群众,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三、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

首先,伴随着轰轰烈的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从欧洲来到中国,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所接受并广泛传播,自那时起,马克思主义就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在当时备受压迫的人民群众当中广为流传。那时的中国人民,头上顶着“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我们最凶残、最首要的敌人,而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内外勾结、压榨地人民喘不过气来,中国人民毫无人权可言。因此,以人民观为核心观点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理论,更契合了广大老百姓的需求,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握在手中、推翻旧世界、建立新家园的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革命的实践基础上建立的,它本身就带有深厚的阶级立场——人民立场,是为人民大众谋解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其次,人民立场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为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保驾护航。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推翻“三座大山”,打破污秽、肮脏的旧秩序,建立新政权,就是归因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通过老百姓的眼睛看问题,依靠老百姓的力量办事情。因此,人民立场时刻要求我党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即使今天的中国已非昔日的中国,我们已从“站起来”到“强起来”,但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更没有忘记最初的赤子之心!人民立场、群众路线在方法论意义上明确了我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滋养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这就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注入了“强心剂”,为日益走向舞台中央的中国找到了群众基础和力量之源,为中华儿女共同奋斗搭建起精神支撑,为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立场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