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二届“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交叉学科创新论坛”综述*

2022-12-24金栋昌韦东增徐梦真

图书馆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高质量服务文化

金栋昌,韦东增,徐梦真

“十四五”开启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伴随《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政策的陆续出台,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求相匹配的理论创新工作也提上日程。在此背景下,2022年6月12日,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长安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第二届“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交叉学科创新论坛”,来自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40余位专家学者立足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等实践需求,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为理论观测点,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与治理”“公共文化空间与数字化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三个专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深入研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制度体系等课题。本文综述论坛内容。

1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呼唤交叉学科的理论观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关涉制度、空间、人、供给、数字化、城镇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化发展。与会专家一致倡导以多元学科视角协同审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致力推动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实践问题。

1.1 交叉学科符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属性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实践层面看,涉及基层文化治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等多重维度。从理论架构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囊括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体系、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体系、公共文化资源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和制度设计体系以及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激励、监督体系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需要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学科予以运营、管理层面的理论支撑,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科提供思想引领,计算机科学、建筑学、广告设计学也能以“智能化”“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整体形象感知与体系运行效率。以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范式推动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共融,能够为系统整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素资源提供更加多元、适切的理论支撑。

1.2 交叉科学是弥合单一学科语境差异的手段

借助CiteSpace,在CNKI数据库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关键词,选定1,547篇期刊论文为有效研究样本,发现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集中在“文化”“信息资源管理”两大学科领域。从排名前20的主要研究学科看,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广泛分布于多个学科,如旅游、政党及群众组织、农业经济、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趋势凸显。以学科话语体系为着眼点,不同学科内部有着相对固定的学科语境。尤其在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交叉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学科术语等从宏观层面的体系构建到微观层面的方法都存在较大差异。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多借助质性分析方法,倾向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社会化、绩效评估、法律等主题进行研究;而公共管理学科多采用案例分析、田野调查等方法,侧重于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服务供给、基层治理、政府职能转变等现实问题[1]的研究。学科之间的语境差异为研究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广阔视角,使研究成果更具创新性与多元性,但由于各学科视阈下研究成果间的关联性与共通性弱,在不同学科范畴下针对同一问题的理论解释各有不同,加大了研究成果“非学术影响”[2]的应用与扩散难度,缺乏整体上进行多学科联合阐释。而交叉学科在促进单一学科间的协同上显然更具系统优势。

1.3 交叉学科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知识共享的有效路径

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成为公共文化研究机构(团队)开展理论研究并进行成果转化的时代语境。以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为时间段,从关键词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期刊论文发文量来看,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机构的空间布局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几乎各省份都有相应的研究力量和团队,但从全国整体来看,研究机构之间跨省域合作很少,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的区域合作联系相对密切。在公共文化服务具体研究对象上,不同研究机构(团队)呈现出“多点散发、相对独立”的研究特点——兰州大学李少惠团队侧重从公共文化服务驱动机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率差异因素等研究;南京大学郑建明团队聚焦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差异化模式、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影响力测度、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评价等研究;南开大学柯平团队聚焦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阅读推广、评估等相关议题。无论是研究机构(团队)间的合作网络,还是研究团队的研究特色与焦点,都说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机构(团队)间亟须加强交流合作,佐证了全国层面呼唤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力量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因此,各研究机构和团队应抓住机遇,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形成全国性和区域性学术研究共同体网络,推动知识共享、信息互通。

鉴于此,与会专家认为有必要集中研究力量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与交叉学科融合创新的本质规律,坚持以“问题导向”的研究逻辑和“交叉互融”的理论视角化解交叉学科之间的话语壁垒,精准把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方法,以此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体系化和科学化。

2 以多元视角审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与治理实践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且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会议认为,新时代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创新,应率先以多元化供给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为切入点。

2.1 以社会化、均等化为“核心旨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创新一直是公共文化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克里斯托弗·胡德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指出,要拓宽公共服务供给渠道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彭雷霆等提出,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数、文化事业费、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和公共文化活动次数是衡量各省份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基本指标。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的核心旨趣在于瞄准供需不匹配问题,立足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的供给原则,建立多元化供给机制,形成立体化、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体系。围绕这一关键议题,李国新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时代要求、发展动力和必然要求四个方面提出实践方向:一是以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要求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发展;二是通过健全文化资源数据分享动力机制来推动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三是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个性化文化服务、人民群众自我服务有机结合,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社会化进程;四是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形成与文化强国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体系。范丽莉基于“工具-要素”分析框架,倡导“全面覆盖+分类引导”宏观理念,鼓励创新开展多元合作方式,强化公共文化社会化供给。邵明华认为,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需进行供给侧的系统性数字化转型,遵循数据要素参与治理、平台赋能协同供给、增强保障机制运转韧性,推动农村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闫小斌围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治理,提出从“碎片化治理”向“整体性治理”转型,完善“一体化”为核心的发展模式。邹金汇引入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以时空成本为定位锚点,论证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形成的深层动因,提出以公共财政均等化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治理成效。

2.2 以绩效评价为“质量导向”

当前学界多以数学模型为基础进行公共文化绩效测算,受数学模型的抽象性以及数据整合的片面性影响,这对地方绩效评估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为此,亟须构建一套“质量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彭雷霆基于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块构建的新要求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块,提出要构建过程改进、价值控制、绩效控制和受众感知“四位一体”的评价模型,以加快“动力变革”,促进“效率变革”,最终实现“质量变革”。鉴于城乡二元体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绩效评估体系构建长期是“三农”政策重点关注对象[3],刘辉着眼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实践存在产出与成果相混淆、内容评估不足、专家话语依赖,以及忽视评估成本、无效激励困境等误区,提出以效率导向、测量导向、专业化导向和问责导向为逻辑指南,注重评估目标的国家战略导向、评估指标的内容导向、评估主体的公众导向、评估结果的调试导向。

3 公共文化空间与数字化发展是交叉创新的率先发力点

公共文化空间是与物质生活、资本运行、人的存在高度相关,崇尚公共性、共享性的现实集合体[4]。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如何依托数字技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现阶段亟需予以理论回应的重点议题,这也客观构成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出场语境。

3.1 聚焦人文价值,打造复合型文化空间

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理支撑,须聚焦传统公共文化记忆空间、思维空间、对话空间和制度空间的重塑和再造[5],拓展多元公共文化功能业态,优化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化运营机制,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的可达性和公平性。2021年4月全国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工作总结部署会议指出,要在建设标准、设施布局、建设主体、功能设置上进行创新改革,这为相关部门和机构创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供了工作指引。郑琼从空间正义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动力机制,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生产要致力于适应区域空间内的个性化文化需求,激发场域内潜在文化需求,提升价值凝聚、促成文化认同。王光臣聚焦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空间活力测度模型,剖析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活力不足等深层因素,提出创新社区文化场景营造机制、健全社区文化自组织培育机制等路径建议。王嘉伟以探索场所精神与乡村公共空间的内在协同为起点,以空间地缘性、人本性和归属感为归宿,就具体的场景条件、主体的行为需求以及主体的个人认同感进行设计,探究场所精神视域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实践进路。肖鹏重点关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社会化运营,提出要充分连接社会化运营的空间资源、企业资源、文化资源等,培育社会化运营的承接力量,促进文化类社会组织茁壮成长和非文化类社会组织的文化转向。

3.2 强化均衡性,提升可达性与便利性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布局与规划直接反映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配置情况,科学审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空间特征,探讨设施布局的影响机制,能够为提升公共文化空间服务效率提供有力支撑。宋宜嘉通过宁波市公共文化机构的POI数据与城市路网等GIS信息,系统分析了宁波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空间分布特点、可达性、空间集聚度,这对不同地区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有益参考。常丝铭基于城市文化视角,以博物馆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博物馆选址的实证经验,提出博物馆的规划选址要重塑传统、回归传统,解决矛盾、协调差异的实践指向。林玉英综合运用扎根理论、IPA模型和网络文本分析方法,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旅游形象感知展开研究,在加强观众研究、推进科技赋能、改进参观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博物馆的游客感知形象的路径。

3.3 数字化助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受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的时空限制,以读书看报、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难以充分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要。以大数据、区块链、VR技术为主导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正当其时,能突破时空屏障,为民众提供全天候、跨时空的公共文化服务,其公共性、共享性特征也得到彰显。数字赋能背景下,如何系统整合海量数字文化资源、充分释放公共文化空间活力、满足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也须从理论价值上予以有效回应。段小虎以陕西省渭南市为例,剖析了当地文化数字记忆项目的实践成效,认为建设非遗数字博物馆、戏曲数字博物馆等一批沉浸式、体验式智慧空间是深化数字应用场景的有益尝试。杨斌以新基建赋能适老化公共文化服务为题,全面研判信息泄漏风险、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息诈骗风险的现实问题,提出要提高适老化公共服务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实施5G和互联网安全创新工程的解决办法。贾征宇以惠州市智慧文化馆为对象,提出建立一体化业务系统平台、开发通用性沟通管理系统、贯通现实虚拟数据库系统、推进地方文化产学研结合的智慧文化馆创新战略。

4 公共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潜力无限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与会专家认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工程,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与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有力抓手,持续发挥着“铸魂赋能”的实践价值,直接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质量。

4.1 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文化育民”

从文化治理底层逻辑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行政主导的“赋权”为切入点,全面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农民扮演“建设者”“共享者”双重身份,农民主体性强化,农民身份认同得到彰显。同时,借助日益普及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得以全面嵌入乡村社会,农民整体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得以提升,进而实现对乡村伦理秩序的理性重构,为推进“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熔铸精神之基。尚子娟从乡村振兴战略平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角度,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反哺精神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提出通过加大财政收入、促进均衡发展、鼓励持续发展等方式,推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王丽培从政策实践角度,推导出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振兴之间双向赋能的耦合关系,认为应系统落实特色规划、实施软硬配套共建项目,以及开展沉浸体验活动。张玉琳从文化菱形的概念出发,以恩施州的乡村民俗遗存为参考,借助CiteSpace研究,发现推动民间艺术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互动的内因是人民性、自娱性、教育性、共享性这四个共通性。刘亚玲针对乡村振兴中“三农”问题与妇女问题的交织与互嵌,通过优势视角颠覆了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消极假设和问题范式,创新提出构建和培育女性精英或女乡贤主导或嵌入的“横向”妇女“自组织”,以及“纵向”妇女“他组织”。唐穆君以关中地区乡村为观测点,认为推动县域综合体制改革、探索新型自主成长村治模式、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治理中的作用是乡村文化振兴内生机制构建的核心内容。杨帆聚焦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标识价值,提出要形成多元化的传承业态、激发非遗乡集的活态体系,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整体人文风貌。

4.2 公共文化服务赋能“文化富民”

产业兴旺是满足乡村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根基,也是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城乡互动的起点是产业互动,城乡融合的基础是产业融合[6]。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可以通过挖掘多元主体的社会力量,将乡土文化资源与城市资本、资源有机结合,激发市场力量赋能乡村。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振兴乡村公共文化需要旅游资源和公共文化资源双轮驱动[7],其中以乡村非遗资源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载体,推进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尹莉围绕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城土织布”,探讨蒲城玉女土布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机制,成立农业的土布专业合作社,寻求城市市场力量、技术力量支持,利用推介会和网络平台来宣传和销售产品,打造出“蒲城玉女土布”这一破圈产品。正是得益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具备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的条件;伴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又能获得更多的反哺,即物质层面和社会效益层面的支持。

5 结语

第二届“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交叉学科创新论坛”围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从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新闻传媒、计算机科学、艺术学、城乡规划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视角进行了广泛研讨,取得了多项共识,可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一是倡议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属性出发,着眼于“化解单一学科语境差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知识共享”的价值目标,阐释以交叉融合方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二是倡议聚焦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社会化、均等化”为指向促进供给机制创新,构建“质量导向”的多维度绩效评估体系,持续激发供给活力。三是倡议立足“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和数字化技术为交叉创新的突破点,不断拓展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性、可及性。四是倡议要深入挖掘公共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潜力,从城乡融合发展视野,探索“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可行路径。

展望未来,服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交叉学科融合之路的潜力无限,也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今后一段时期,多学科融合研究的焦点尤其需要聚焦在塑造富有效率的政府与社会合作模式、阐释乡村振兴与公共文化服务双向赋能逻辑与实践、优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管用一体化机制、探索城乡融合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策略、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民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范式、公共文化服务“上云用数赋智”平台和资源协同建设机制等关键领域,进而以多学科协同优势构筑起服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学术支撑。为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做好交叉学科的体系化建设工作,以及跨学科团队跨地区交流合作机制的建设工作,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交叉学科的理论研讨、交流合作等机制在更大范围、更可持续地展开,进而能为建构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基础素材。

本次会议搭建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交叉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对话窗口,迈出了学术层面公共文化服务交叉学科融合创新的第一步,不仅强化了学术界协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交叉学科融合创新的共识,更能为今后持续举办甚至建成行业交流平台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猜你喜欢

高质量服务文化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年味里的“虎文化”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谁远谁近?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