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团学类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探析

2022-12-21周明茹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团学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新媒体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媒介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实现价值引领的主要渠道之一,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职责之一。微信公众平台因具有交互性、即时性等特征,深受高校学生青睐。文章以高校团委为主体的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检索法、归纳分析法研究此类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发现高校团委微信公众号作为宣传窗口,在服务师生、传递资讯、团学活动宣传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但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受限于设计和主题存在发展短板。基于此,文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高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和运营的策略,以期增强网络育人的时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团学

中图分类号:G206;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099-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校团学类微信公众号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B271

一、前言

新媒体时代,信息交流逐渐呈现出跨时空地域、强交互性、强即时性等特征,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呈现出新态势。微信作为新兴的即时通信软件,因具有获取信息的强主动性、强互动性和强时效性,已然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的一种主要工具,微信公众号是微信推出的自媒体运营服务号,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作为肩负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的高校,更要主动应变、把握时机,拓展团学类微信公众平台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

本文综合分析近几年高校团学类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情况,一方面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在学生思想价值引导方面的运营情况,另一方面基于问题导向原则提出建设性发展策略,以更好发挥高校团学类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高校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高校团委工作室是服务基层、服务青年的群团组织,在青年思想凝聚、组织保障、工作实施中发挥着导向性、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有着核心地位。《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中提出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共同推进的网络共青团工程”,这可以增强高校团委工作的影响力、覆盖力和引领力[1]。

高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是面向大学生群体,以团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活力的官方平台,它集素质拓展、服务学生、交流互动、新闻资讯等功能于一体。由于高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工作进一步深化,高校各院系团委也纷纷打造立足服务院系师生、聚焦院系特色的微信公众平台,但目前存在质量良莠不齐、运营不规范等问题,有待后续进一步改善。

三、高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青年用户规模稳增。纵观近年来高校团学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和价值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密切联系学生,增强团学工作实效性

共青团工作的开展以青年为中心,青年在哪里,团学工作的主阵地就在哪里。随着网络信息时代到来,青年学生的主阵地由线下转向线上,活动时间和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学习和生活方式逐渐网络化。多元化的学习渠道推动学生提升能力和开阔眼界。而高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的应运而生转变传统团学工作活动的领域和空间,激发大学生参与团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开展团学活动的热情。让团学组织在虚拟场域落地,让团学活动在网络空间有效开展。

一方面,高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一个加强家长、院校、学生三方联系以及实现信息传递和沟通交流的平台,对家校协同育人和增进情感互通发挥桥梁作用[2]。

另一方面,高校运营团委微信公众平台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主动走进青年学生和主动关心青年学生的重要途径,在扩大团学工作、活动覆盖面的基础上,发挥团学工作育人作用,实现思政育人。

(二)注重学生思想,增强团学工作引领力

高校共青团对青年学生的组织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往往更多取决于其“传播力”。牢牢把握青年学生这一重要群体,依托新媒體平台,开展符合青年学生个性特点和爱好兴趣的团学活动,进一步增强思政育人工作与团学工作的黏性。

新媒体时代,一些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和思想观念时,有时缺乏相应的辨别力,容易产生偏激等不良情绪和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当前网络空间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青年思想工作的关键一招。

对于处在三观确立时期的青年大学生而言,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自觉抵制落后腐朽的西方思潮的影响,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效果。

(三)联系学生实际,提升团学工作质量

大学生群体会基于同一兴趣和特点逐渐圈层化,集聚成大学生网络群体,与传统线下组织存在区别。大学生网络群体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助力下,更好地适应了扁平化的网络环境,进而在动员、组织和影响青年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因而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构建线上和线下互联渠道,形成一体化工作格局,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紧密结合大学生发展实际,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存在的问题,用微信公众号的服务性功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价值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团学工作质量[3]。

(四)关注学生特点,把握团学工作规律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聚集青年的网络媒介,基于强大的后台数据分析功能,能对推送内容以及面临的受众加以分析,从分析中把握青年成长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今后团学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方向性引导。

同时,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介,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强大的留言互动功能、转发分享功能、点赞功能等。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推文评论的总结分析,发现规律,了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情感需求,让团学工作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四、高校团学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现状

腾讯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跃账户达12.9亿人次。将高校团学工作的主阵地转移到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大部分高校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国内部分高校团学微信公众号现状加以分析,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团学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运营主要呈现出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定位功能模糊,内容庞杂

总结现有高校团学微信公众平台,发现大部分平台在运营中普遍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的问题。团学微信平台定位为青年思想引领、素质拓展、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模块,但从多数高校选取的主题来看,未能有效围绕平台定位选推相应主题文章,存在特色、优势欠缺,推送内容庞杂等问题,导致平台功能单一,无法有效发挥平台的核心作用——思想价值引领[4]。

(二)推送主题欠佳,吸引力不足

高校团学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往往与其推送内容和选推主题的吸引力息息相关。“标题党”增加点击量,但阅读量和点赞率取决于推送内容是否与青年学生以及时代特征契合。很多团学微信公众平台未意识到这类问题,推送的很多内容不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有的与时代相脱节,偏离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个人发展需求,因此平台的建设流于形式。

(三)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无法形成合力

加强团学微信公众平台工作队伍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需要在选聘、培训、考核和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建立健全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建设、管理和运营需要更科学、更规范,因此更需要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熟练掌握网络语言特点的运营队伍。

当前,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队伍质量不佳、人员数量不足,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尚未建立;另一方面,高校团学工作负责人对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合力尚未形成,导致其整体发展相对滞后。

五、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新策略

笔者基于高校团学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发挥其育人实效。

(一)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统筹规划

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要面向全校学生,以为学生提供优质资讯、服务为宗旨,因此要注重平台顶层设计,运营中要对板块设计、主题筛选、内容编辑等方面有明确导向和具体的要求。

第一,板块设计方面的校园重要资讯应与学生紧密相关,尤其注重反映学生诉求,建立畅通的学习、生活、心理问题反馈渠道,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第二,主题确定要符合大学生特点,契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同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

第三,内容编辑的形式和语言特点要符合大学生的阅读兴趣,紧跟时代,避免出现晦涩难懂的语言,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确定内容和语言。

(二)改进传播策略,增强推广意识

团学微信公众号是高校官方发布信息的平台,具有权威性,但本质是新媒体的一种形式,基于传播学原理,需要加强其平台的推广,扩大受众面。

一方面,要基于高校教育特点,善用节点,加强宣传和推广,增加关注量,在新生开学、第一次年级主题班会、专业学习交流会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相应主题文章和活动,把握契机,增加用户量。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提升活跃度和热度,可以增加互动活动等,创新宣传和推广的形式,激发大学生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加快传播,形成师生互动交流的良好局面。

(三)确保推送时效,提升宣传效率

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要想充分抓住学生眼球,吸引读者,不但要确保主题契合,还要了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规律,提升宣传效率。

一方面,推送时间上要符合大学生的作息规律。从以往文献资料中可发现,中午1点至2点,晚间10点30分至11点是大学生深度阅读的时间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住黄金时段,及时准确发布相关信息。

另一方面,准确掌握大学生各个时期的特征。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的需求,定制推送内容。如大一阶段增加专业深度介绍、新生爱校荣校教育等;大二阶段增加职业规划教育等;大三、大四阶段增加抗挫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合理认识自我,科学规划,树立正确就业观。

要多从大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让学生在团学微信公众平台中感受到温暖和心理支持[5]。

(四)善用数据信息,及时反馈改进

微信公众平台有自带的后台数据分析和统计功能,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提供了客观数据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善用后台数据分析,及时了解掌握平台数据变化。

首先,打造一支专业素质和政治素养过硬的数据分析团队,及时构建数据分析体系,从数据中探寻规律,改进后期推送内容。

其次,深入研究数据,需要准确评判高转发量、高阅读量文章的特征,以及这类文章是否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导起到积极作用[6]。

最后,明确公众号的订阅对象与目标人群的关联程度,精准把握每条推文的“送达人数”“图文页阅读”“原文页阅读人数”“分享转发人数”“点赞人数”等,进一步判断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是否與目标用户的需求契合。精准掌握青年学生对信息的偏好和事件热度,进行针对性引导。

六、结语

建设高校团学微信公众平台,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与新移动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是实现网络育人的重要渠道之一。不仅深入贯彻了“走进青年,贴近青年” 的团学工作理念,还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网上和网下的融合。

优质的高校团学微信公众号因在各方协力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运行科学、规范有序的建设、运营体系。明确功能定位,主动聚焦“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主题,积极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团学工作的创造性发展,实现与新媒体环境的互融互通。同时,在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积极性方面,也要充分发挥高校各方力量,多措并举。在微信平台管理方面,加强对推送内容、技术支撑等的关注,提升整体微信平台“后台管理”质量,进一步明确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职责使命,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罗莎.高校团学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轻工大经管分团委”微信公众号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1):20-22.

[2] 肖学斌,朱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09(7):98-99.

[3] 谭毅.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动员青年的必要性模式与改进[J].青年探索,2016(1):34-41.

[4] 刘璇美玉.融媒体环境下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价值及内容生产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5):55-57.

[5] 郭亮.微信公众号平台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教学模式研究[J].传播与版权.科教导刊,2022(21):123-125.

[6] 陈思雨,谭建,王培林.高校微信公众号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思考:以“西华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2(9):52-54.

作者简介 周明茹,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团学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
“三全育人”背景下团学组织对高校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
高校创新性团学干部培养探索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