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期间新媒体舆论环境中盲目从众现象原因及应对措施研究

2022-12-21周延周文悦唐奥威王一同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网络谣言网络舆论

周延 周文悦 唐奥威 王一同

摘要:新媒体时代,网络交互性的增强及舆论场的转移,促使传播信息的门槛和要求逐渐降低,加之疫情期间社交网络的必要性被进一步放大,大批用户进入网络空间,诸多网络问题随之出现。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及定性分析法,研究疫情期间新媒体网络中盲目从众现象的成因,进而提出强化新媒体平台监管职责、完善网络立法、提高网络用户媒介素养的建议,以遏制网络盲从现象及其引发的不良后果,帮助打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盲目从众;网络谣言;疫情;网络舆论;新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086-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关于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网民人云亦云、跟风诋毁的盲从心理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010255296

有关从众心理的研究由来已久,心理学家将从众心理定义为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用户的参与门槛逐渐降低,网络活动的参与方式更加便捷,加之互联网环境的匿名性,催生了越来越多未经核实的信息。网民的从众心理作为网络谣言的主要宿主,在谣言的传播与发酵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转移至网络,人们依靠网络媒体来维持社会联系与信息沟通。然而媒介素养参差不齐的网民大量进入网络空间,加之人们对获取外界信息的极度渴望,导致大量有关疫情的谣言铺天盖地袭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抗疫工作的有效开展。

因此,分析盲从心理的成因,明确网络新媒体平台及有关部门在应对网络盲从现象时的职责,帮助网民挣脱盲从心理的束缚,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疫情期间公众在网络中接收、传播、反馈信息时出现的盲从问题。

一、疫情期间新媒体舆论环境中的盲目从众现象

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其突发性强、不确定性强、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谣言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疫情初期,公众对于病毒的认知尚未明晰,使得各类缺乏科学依据的谣言层出不穷,它们利用受众情绪与心理需求,一经发布便引发热议和大量转载。这些看上去具有明确人名、日期,甚至带有一定专业性的网络信息,削弱了受众对于真实信息的辨识力,进而导致网络盲从现象的发生。

2020年1月底,一则声称“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被大量转载。“病急乱投医”的人们对这则未经专业医师证实且来源不明的信息深信不疑,双黄连口服液被一抢而空。事后经专家辟谣,双黄连口服液是否能抑制病毒并未得到足够的临床试验。

此外,新媒体平台上还出现了大量由城内居民自述、难辨真伪的网络信息,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在网络上大肆傳播,更加剧了人们的担忧与恐慌。由于涉及疫情的谣言通常具有较强的煽动性和隐藏性,而缺乏相关科学认知且信息闭塞的人们,表现出对疫情相关信息的极度渴望,因而接收信息时逐渐丧失理智,不加分辨地相信各类传言,偏听偏信,盲目从众便由此而生。

二、疫情期间新媒体环境中网络盲从现象的成因

(一)由新媒体网络的传播特性决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传播除传播途径多、传播范围广外,还呈现出传播内容多样化、去中心化、个人信息匿名化等特征。信息的传播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大众媒体,每个个体都可以作为自媒体发布和传播信息。

1.传播方式去中心化、碎片化

与传统大众媒体单向传播信息不同,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交流过程是双向且具有互动性的。传播中心的转移及网络发声门槛的降低,使得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高速传播性,网络事件快速裂变,迅速吸引庞大的网民群体加入讨论,让事件发酵过程中的思考、反思时间被大大压缩,碎片化的信息和教育背景的差异,难以支持普通人在杂乱的网络空间中探明真相,“从众”便成了一种省时省力又不会出错的一种选择。

此外,当事件情况尚未明确时,那些未经考证的碎片化信息的出现,无疑会成为迫切寻求真相的人们抓住的一棵救命稻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人们丧失了理性,从众心理更易发生。

2.网络信息易于伪装

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不再局限于文字叙事。图片、音频、视频带来的在场感使得信息在传播中更具说服力。而事实上,“有图未必有真相”,随着技术的发展,图片、视频亦可借用软件编辑。在本次疫情中,便有人借用特定软件制作出带有双方信息的微信聊天界面,并配以虚假的聊天内容,营造出“内容未经加工”的假象,使得接收者更加笃信其内容的真实性。

3.网络环境的匿名性

网络环境的匿名性使得以“新闻”形式出现的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无从考证,而个人传播信息也会更加随心所欲、缺乏思考。UGC(用户原创内容)的出现使得任何个体都可以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地发表观点,加之网络环境的匿名性与传播之迅速,信息源变得难以追溯和考证,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

而作为传播者,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削弱了受众的社会责任感,为隐藏在屏幕背后的个体营造出一种“并不需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的错觉。因此,在缺乏社会规范约束的匿名环境中,公众形成了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行为举止,变得激进易煽动、难以冷静地思考问题,进而导致诸多网络失范行为的出现。

4.新媒体技术造就的信息茧房

科学技术的迭代升级为人类带来了算法与大数据,它们无孔不入。抖音、微博、B站等新媒体平台利用算法技术通过用户操作分析出其喜好与关注点,继而频繁地向其推送同质化的信息,用户在这样的碎片化信息轰炸中,逐渐进入一个“信息茧房”。他们不再能接收到其他的声音,最初的错误认知被不断强化并走向极端。在信息茧房里,人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辩证看待问题的机会,他们的网络世界中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于是从众、相信看到的便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进而在极端情绪的驱使下,他们也成为传播谣言的一员。

(二)传播者受利益驱使

在新媒体平台上,文章或视频的点击量与媒体的经济收益直接相关。一些负面消息在有心者的造势下进入受众视野,继而被落入陷阱的网民不假思索地肆意传播,以滚雪球的方式实现指数级的爆炸增长。

随着网络内容生产门槛的降低,一些不良媒体或是媒介素养较低的自媒体,为了增加点击量、获得经济收益,违背新闻职业操守,故意迎合受众的猎奇与从众心理,利用具有偏向性的言语引导舆论,未经考证便随意发布虚假信息,甚至编造、夸大非真实的内容[1]。

(三)由新媒体环境中网络受众群体特征决定

1.网络受众的心理因素

“社会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而从众心理是人的天性,人们倾向于附和多数人的意见”[2]。和大多数人站在对立面时总会感到不安,挣脱外界压力的束缚可能会遭受质疑甚至被孤立的风险,因此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们往往更倾向选择追随大流。

从众是源于一个群体对个体的无形压力,强势一方往往具有绝对的优势,迫使个体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3]。“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某一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的观点,则可能遭到群起而攻之,此时即使有人感到赞同也会保持沉默,以免自己受到伤害。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发展过程[4],网络盲从现象由此产生。

2.网络受众的年龄和群体特征

根据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4.4%,较2021年12月提升1.4个百分点。在网民年龄结构上,截至2022年6月,20~29岁、30~39岁、40~4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7.2%、20.3%和19.1%,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25.8%,反映出互联网正逐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在学历构成方面,根据2021年发布的数据,初高中及中职院校学历的网民总占比高达60.9%,小学及以下学历占比提升至19.3%。

由此可见,当前互联网用户低学历化、低龄化和老年化显著,网络用户占比失衡。低学历者对专业研究不深入、无法理解学术化理论体系,未成年人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老年人对信息的获取滞后、片面。他们对于网络信息的认知常常处在两种极端,或深信不疑,或坚决不信。这些群体发表的言论激烈尖锐,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使得并不了解实情的网民对原事件产生二次误解,最终导致舆论偏离正轨,也便形成网络跟风、人云亦云的现象[5]。

三、疫情期间网络盲从现象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新媒体平台监管职责

新媒体平台要做好网络信息的“把关人”,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网络监管。在面对热点议题时,要做好舆情监控,核实信息来源,及时对虚假信息施以限制传播、标注“疑似谣言”提示和屏蔽、删除等操作。平台应明确自己作为二次“把关人”的重要性,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不可为了流量收益违背道德伦理、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放任甚至煽动虚假信息肆意传播。媒介平台的议程设置影响着受众对事件的关注点,甚至改变着事态的发展,因此及时对突发事件作出反应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利于控制谣言的扩散和进一步发酵。

此外,新媒体平台应当建立起媒介素养审核机制,对平台使用者的媒介资質严格把关,特别针对自媒体创作者和“营销号”建立起严格的内容审核制度,实行机器与人工双重审核机制,同时对违反规定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对屡教不改者予以销号或列入黑名单,以维护网络环境良性运转。

(二)完善网络立法,打击网络乱象

政府层面要将其网络监管职能落到实处,完善网络法规,严厉打击算法滥用、网络水军、恶意引导舆论等网络乱象。同时监督平台加强网络信息质量审核,取缔恶意营销账号并依法追责,使得网络上为博取关注造谣生事、利用网民从众心理恶意引导舆论的始作俑者无处遁形。

2021年国家网信办针对诸多网络乱象作出整改,包括打击网络谣言,整治MCN 机构信息内容乱象,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算法滥用综合治理等15项“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面对日趋恶劣的网络环境,政府除加大网络执法力度、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网络法规外,还应当履行好相应的舆情监控和网络秩序管理职能,严格把控微信、微博、抖音等舆论传播的主要渠道,查缺式追责,严惩破坏网络秩序者,最大限度避免公众盲目从众行为的发生[6]。

(三)提高网络用户的媒介素养

无论是自媒体还是普通网民,作为信息的发布者,都应当自觉遵守网络秩序与相关政策法规,学习传播伦理专业知识,并对自己发布的每一句话负责。在发布视频、图片等易于使人信服的信息时,不可对其进行后期编辑处理以致失去真实性,同时对于未经调查的事件要避免发表具有偏向性、引导性的评价,谨防煽动群体情绪或失之偏颇的语言伤害到事件中的另一方。

而作为信息的接收者,网民在面对平台、媒体发布的重要信息时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及对于虚假信息的辨别力,不可偏听偏信,做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评”,避免陷入“信息茧房”。可以通过多方求证辨别事件真伪,如咨询专业人士、事件的亲历者,或是通过多平台、多渠道搜集信息来辨别事件的真伪。倘若无法辨别,只要做到不轻易转发、传播那些迎合热点话题的信息即可。同时履行监督义务,积极举报虚假信息,从而避免虚假信息的进一步传播[7]。

四、结语

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舆论及真假难辨、谣言横生的新媒体环境,要想抑制盲从现象的发生并避免舆论发酵引发的网络乱象,需要针对网络受众、新媒体平台、监管部门三方存在的不足进行整改,在强化监管、完善立法的同时,也要注重网络用户媒介素养的提高,培养网民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偏听偏信,不以讹传讹,共同建立起绿色、和谐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思宁,万芸茁.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与经营思维研究[J].采写编,2021(4):105-106.

[2] 张大成.从“沉默的螺旋”到“乌合之众”的转变:对高校网络舆情一般参与主体的特征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9,5(20):23-24,27.

[3] 王宇琦,冯旭雅,王泽轲,等.对从众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J].农家参谋,2020(19):194.

[4]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34-37.

[5]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08-31.

[6] 崔楠,苏文颖.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环境下公众的从众心理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3):230-232.

[7] 郭士荧.有关新冠肺炎疫情谣言的特点及媒体应对策略[J].传媒,2022(7):72-75.

作者简介 周延,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周文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唐奥威,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王一同,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指导老师 杨桃莲,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网络新媒体、时尚传播、传播伦理。

猜你喜欢

新媒体传播网络谣言网络舆论
新媒体环境下概率统计教学改革探究 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基于微时代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监察课程建设探索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图片说明的创新趋势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界定与产生的概述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新媒体信息筛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