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创新设计

2022-12-21福建省漳平第三中学郑少卿

亚太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数学课双减形式

福建省漳平第三中学 郑少卿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之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当学生经历过小学阶段后,知识和生活经验都有了一定的增长。教师必须基于“双减”政策,对初中数学作业进行深入研究与设计,不仅要保证按时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保证作业设计实践活动更加多样,才能凸显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原则

首先,要遵循开阔性原则。布置的课后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必须遵循“双减”政策的要求,要以减负增效为作业设计的出发点,之后再结合教学内容,以更加开阔的思维和知识为切入点进行作业设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知识的丰富性。

其次,要遵循多元化原则。不少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都遵循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采取了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但是在“双减”政策下,对课后作业形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不仅要保证作业的布置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同时还要确保学生能自主享受完成作业的过程。再加上每个学生成长阶段的差异性,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后作业时,要从更加新颖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主动投入数学的探究中去。

再次,要遵循目的性原则。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呈现的分布形式是无序的,但是其中又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所以教师要保证所设计的课后作业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样学生才能在清晰目标的指引下完成作业,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最后,要遵循拓展性原则。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基调是创新,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创新是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在创新理念下,教师所进行的作业设计必须呈现出更具有拓展性的知识形式和内容,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双减”政策对初中数学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的影响

首先,拓展了教师在课后作业设计中的思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少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尤其是课后作业的设计,基本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即便新课程改革已经影响到了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但是依然有一部分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中使用着传统的模式,这无疑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在“双减”政策的推行下,教师对课后作业形式的创新已经处于政策高度,所以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在创新这一方面呈现出了一致性,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后作业时,不仅要保证教学效率,巩固学生学习效果,同时还要拓展自身设计作业的思路,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同时能打开自己思维的视野,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数学中的各个知识点。

其次,提升了学生利用课后作业巩固学习的积极性。“双减”政策的提出与实施经历了一段时间,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要想真正理解这样的政策,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在不少学生的认知中,只要是课后作业都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他们从心底就不愿意主动去完成课后作业,甚至是抗拒,这也是每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但是当“双减”政策推行后,教师已经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学形式,也改变了课后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感官刺激,同时新颖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后作业形式也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越来越多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后作业的完成中。

再次,学生能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多元特征。以往固定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课后作业总是配套出现的,但是在“双减”政策下,数学学科知识会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作业形式也有了明显的创新,学生也会对数学知识的内涵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和了解。

最后,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课后作业作为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创新设计课后作业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享受完成的过程,同时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充满创新的元素。

三、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不少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比较低。这种做作业的热情问题并非短时间形成的,而是多年初中数学作业实践的真实情况。初中数学知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不易掌握,再加上作业设计一直呈现的形式是固定的,忽略了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也忽略了作业内在的本质联系,因此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这种不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未契合学生学习实际的作业设计,无法保证学生能通过作业的练习去巩固和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学生自然也体会不到作业给予的成就感,所以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是比较低的。

其次,部分学生在作业中并没有夯实自己得到的知识。很多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时并没有得到思维的锻炼,更不用说提升数学思维品质,所以学生自身所获得的知识没有得到有效的夯实。很多教师布置的作业数量多、质量低,学生在这样的作业训练中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成长机会,因此很难掌握知识点,自身的能力也很难得到锻炼。

最后,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作业模式的单一倾向比较严重,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且绝大部分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不具备加强自身主体地位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都会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去设计,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完成这样的作业是比较艰难的,所以整体完成效率并不高。

四、“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的策略

(一)设计层次性作业

新课改要求学生必须在学科学习中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必须先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并根据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调整教学计划,采取分层教学。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开展分层教学,不仅要体现在教学中,课后作业的设计上也要有所体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在设计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要想体现层次性,教师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比如在学习完“勾股定理”的知识时,教师要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设计出包含基础性知识的作业,这可以保证学生更好地掌握定理与公式;而针对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有拓展性的作业,这可以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延伸自身的思维,并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联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完成课后作业获得的成就感,从而逐渐建立学习自信心,而这为教师之后的课后作业设计埋下了伏笔。

(二)设计趣味性作业

尽管处于初中阶段的绝大部分学生在思维认知和心理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学生的好奇心依然十分强烈,对于探究未知世界的欲望依然是比较高涨的。所以教师在课后作业设计中,先以学生的兴趣为设计的出发点,这样学生对完成课后作业会抱着浓厚的期盼心理,并且还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这样才能达到“双减”政策要求的减负增效改革实效。比如在教学“概率”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中奖”的游戏作业形式:在一定范围内设置一些奖励和空白的格子,让每一个学生去抽取,并根据获奖的数据去尝试计算获奖的概率。这样的作业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明显的趣味性,所以学生的参与程度会不断提高,对于概率这方面的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再比如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进行室外的数学课程: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去测量物体的高度,并写出测量的方案。每个学生采取的方法势必会有所区别,但是每一个学生最终都能顺利完成作业,并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认知。

(三)设计生活性作业

数学知识既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服务生活,尤其是初中数学学科中不少知识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知识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也可以从生活角度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数学课后作业的创新设计,使作业具有明显的生活性特点。比如在教学“数据的分析”内容后,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入手,让学生去观察未关紧的水龙头在特定时间内滴水的次数,并大概估算出所浪费水的体积。当然滴出的水要用容器装好,并利用起来。这种具有探究性和生活性的课后作业,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且由学生自己去实践获得的数据,可以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意识。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主基调,同时也是教育教学中教学形式转变的主要指导思想。在推行“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创新教学理念,确保所设计的课后作业形式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在教学完余角、补角对顶角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设置主题作业: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余角、补角和对顶角,之后再为学生布置绘图和调查报告的作业。这种形式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师优化作业设计的思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理论和实践有了紧密的融合。当然,教师还要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比如在教学“因式分解”时,可以由同桌互相为对方布置十道题目,在这十道题目中要包含因式分解这一板块的知识点,由教师去评判谁提出的问题更具有思维价值。学生为了体现自己设计题目的含金量,会千方百计地去设计出比较好的作业。使用这种形式去布置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热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设计作业的好奇心,学生掌握的知识会不断增加,自身的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五)设计引导性作业

教师在设计初中数学课后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拓展学生解题的方法,确保学生能在运用数学知识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作业的引导,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及时批改,并要保证在纠正学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记录并分析错误的问题。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中讲解典型的错误问题,并对问题出现较多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由此可见,引导性作业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同时对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反思错误习题有很大的帮助,最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要求教师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要保证作业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布置具有创新性的作业,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更多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数学课双减形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