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松动术联合短刺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评价*

2022-12-20刘泉宏郭学斌靳少峰李维科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刺法神经病脊髓

王 阳,任 毅,刘泉宏,郭学斌,靳少峰,李维科

1.汉中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陕西汉中 723000;2.汉中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陕西汉中 723000

脊髓损伤是一种高致残率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除此之外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异常疼痛与痛觉过敏等[1]。相关资料显示,脊髓损伤中有81%左右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这些疼痛多为器质性的,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2]。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与物理治疗等方式,其中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依赖性等问题。神经松动术是现代临床康复技术之一,根据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通过肢体、关节的运动及摆放定向牵拉对应神经,使神经在肌肉及骨骼间产生张力、加压、滑动等变化,可改善血液循环加快轴浆运输,恢复神经正常生理[3-4]。短刺法是古代针法之一,采用提插捻转法可起到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该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对缓解疼痛,减少神经根刺激、压迫方面已取得显著疗效[5]。本研究旨在分析神经松动术联合短刺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经CT、MRI、肌电图等检查提示存在脊髓损伤征象;(2)符合《现代临床医学诊断标准》[6]中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标准(持续性麻痛、反复剧痛,疼痛发作时间、持续时间不规律,有外伤史等);(3)具备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排除标准:(1)存在肝、肾功能障碍,脊髓结核或合并肿瘤;(2)由于其他原因所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如药物中毒、严重感染等;(3)有精神障碍/癫痫疾病史;(4)有体内金属植入者。本研究经汉中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62例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22~60岁,平均(43.54±10.32)岁;病程3~10个月,平均(6.02±2.21)个月;损伤原因:车祸伤11例,坠落伤9例,压伤7例,其他4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22~62岁,平均(43.47±10.31)岁;病程3~12个月,平均(6.13±2.22)个月;损伤原因:车祸伤12例,坠落伤8例,压伤6例,其他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依据患者病情状态变化实施对应康复锻炼,同时口服普瑞巴林(重庆赛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73,规格:75 mg×10粒),每天服用150~600 mg,分2~3次服用,1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短刺法治疗。取穴肩贞穴、肩髃穴、肩髎穴、中平穴、足三里、阿是穴,患者取俯卧位,常规酒精消毒后,采用华佗牌一次性不锈钢针(0.3 mm×75.0 mm),快速进展,采用提插捻转泻法,以患者有局限性、强化性酸麻胀痛感为宜,每隔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神经松动术联合短刺法治疗。依据患者的神经支配区域、麻痛症状定位选择相对应的神经松动手法,具体如下。(1)松动正中神经:患者取仰卧位并下压肩带,肩关节轻微外展,伸直肘关节后外旋后手臂,同时伸直腕关节、手指和大拇指,最后最大化外展肩关节,做出完全牵拉姿势。(2)松动桡神经:患者取仰卧位并下压肩带,肩关节轻微外展,伸直肘关节之后,前臂内旋,并且屈曲腕关节、手指和大拇指,之后偏移腕关节尺侧,做出完全牵拉姿势。(3)松动尺神经:患者取仰卧位之后旋后前臂,肘关节屈曲最大化角度再下压肩关节,维持该种姿势,外旋与外展肩关节,最终取得手接近自身耳边,而手指面朝着后方的姿势。上述手法可依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张力性手法或者结合滑动性手法进行治疗。(4)松动腰椎神经根:患者取仰卧位之后屈曲患侧髋关节,膝关节伸直,且踝关节背屈,之后抬起患肢,维持此种姿势5~10 s。(5)松动坐骨神经:取得仰卧位之后屈曲与内收患侧的髋关节,膝关节伸直与踝关节背伸,之后抬起患肢,维持此种姿势5~10 s。(6)松动胫神经取得仰卧位之后将患侧的髋关节屈曲、内收,膝关节伸直与踝关节背屈,侧足外翻,并且背屈脚趾,将该侧下肢缓慢的抬高,维持此种姿势5~10 s。(7)松动腓总神经:患侧的髋关节屈曲内旋,膝关节伸直后踝关节跖屈,与此同时,同侧足内翻并将该侧的下肢缓慢的抬高维持此种姿势5~10 s。每天1次,每周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一般原则解读和起草情况说明》[7]将患者判断为治愈、好转、未愈。治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疗效指数在90%以上。好转: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疗效指数在60%~90%。未愈:未达到上述要求。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总分1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测定,总分42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神经功能越差。(3)比较组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液3 mL,3 000 r/min离心5 min,离心半径16 cm,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免疫球蛋白(Ig)A与IgG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后复发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复发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905,P<0.01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疼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2.3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4两组治疗后临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26,P=0.04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临床复发率比较[n(%)]

3 讨 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脊髓损伤后疼痛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是一种涉及中枢性躯体感觉的神经性病变/损伤导致的疼痛,患者可在同一部位体验到刺痛、烧灼痛、跳痛等多种性质的疼痛。BURKE报道,因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总发病率约53%[8]。目前临床仍鲜见详尽、合理的临床诊断规范。

神经松动术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法技术,根据神经生物力学的原理利用肢体运动来滑动、伸展、加压和改变神经周围软组织的张力,在此过程中神经组织的血液循环轴向传递和脉冲频率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有利于神经内有害物质的排除,降低炎症物质的敏感性[9]。神经松动技术是交替拉伸和放松,以改善垂直-水平-垂直运行的神经和血管。神经松动术主要包括有滑动神经松动术与张力神经松动术两种形式,有助于神经结构及其周围界面之间进行运动,进而达到恢复神经系统内部与周围界面稳定的目的。有资料显示,神经松动术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对患者疼痛症状具有明显缓解作用[10]。国外亦有研究显示,因外周神经压迫引起的神经疼痛神经松动术治疗效果明显[11]。但目前关于神经松动术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较少。短刺法具有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疏通经脉的作用,其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可直接作用于神经根,促进局部软组织中血液流速增快,起到更好的消炎镇痛效果[12]。因此,本研究单独使用短刺法的患者为对照组,就联合神经松动术的研究价值展开试验。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单纯短刺法可缓解患者神经性病理疼痛临床症状,在该基础上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可使得临床疗效达到更高水平,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神经松动术的治疗原理主要以神经组织作为实施基础,对神经周围的关节与肌肉进行对应检查,在分析神经对病症造成的关联性之后,对其所对应区域的神经组织部位按摩,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神经活动程度的目的[13]。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为:短刺法可增强对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作用和神经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神经松动术不仅能够有效减轻神经内部水肿情况和改善其内液分散性,还有助于减轻痛觉过敏程度和降低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本研究中还统计了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显示神经松动术联合短刺法可明显降低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复发率,临床效果好,可减少治疗成本。

综上所述,神经松动术联合短刺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刺法神经病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蜂针丛集刺法探讨
从《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探析王孟英治疗霍乱之中医外治法
越测越开心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