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西藏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作业管理现状调查
——以山南市错那县为例

2022-12-19扎西落旦西藏山南错那县教育局教研室

西藏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寄宿制双减

扎西落旦 西藏山南错那县教育局教研室

“双减”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概括。山南市错那县的学校均为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由于社会教育资源匮乏等因素导致辖区内未出现市场化运作的校外培训机构,所以减轻作业负担成为本县落实“双减”工作的重点。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具备巩固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多项功能,作业管理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基于完善措施,确保“双减”政策落实落地的要求,立足于本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实际,对作业管理现状开展调查研究是“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

一、调查内容及方法

本调查主要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中减轻作业负担相关规定与寄宿制学校实际相结合,从“健全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四个维度,采取行动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本辖区1所中学和5所小学的学生作业进行随机性抽样调查,组织访谈活动,对作业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作业抽样调查情况基本表

二、现状分析

1.作业管理机制仍未健全。在调查中发现6所学校的作业管机制有待完善,作业管理只停留在批改次数、布置次数等浅层次的显性特质上。管理方式简单随意,大多数以教务处检查为主,全员参与性较差,对作业指导、学习能力的形成等方面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少。管理过程不够规范,对作业管理提质增效等方面的思考反思及整改督促少,与“双减”政策文件明确的“完善作业管理办法、作业统筹、调控作业结构”等相关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作业管理没有提前规划导致作业管理中缺乏指导和遵循。

2.作业总量达到相关要求。笔者以蹲校视导活动契机随机抽选432本作业样本,涉及中学、小学两个学段及大部分学科科目。对样本作业的条数、字数、页数等指标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各科目的校内作业总量均没有超过相关规定。同时,各学校能够充分发挥寄宿制特点和优势,敦促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未发现给家长布置作业等违规问题。但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基础性内容较多,缺少合作、体验、探究类作业。

3.作业设计工作有待加强。大部分教师还未养成自主设计作业的习惯,很多教师甚至认为没有必要自主设计作业,教师的作业观有待转型和重塑。在抽样调查中,51.2%作业内容为“教材中安排的练习题”,46.5%作业内容为“教辅资料中的题目”,仅有2.3%作业理论上可以视为自主设计,但实际这类作业属于习作类作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设计作业。面向不同学习群体的分层作业方面设计和考虑不足,习题类作业没有做到精选要求,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下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升方面作用发挥不够显著。

表2 教师作业设计情况调查分析表

4.作业完成指导工作有所不足。作业指导是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1],学生在自主作业过程中如能得到教师的指导,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就会更好。假设作业遇到困难的学生没有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很难自主完成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抄袭或不交作业等行为。在抽样调查中,部分学科作业存在批改不及时、批改质量不佳,错批漏批等问题。在批改作业中过分注重“完成”“正确”等显性指标,忽略了“投入程度”“习惯养成”“能力形成”等隐性问题;学生作业态度有待端正,相互抄袭问题时有存在;作业书写中不规范,字迹潦草、随意涂画等问题显著;在数学等理科作业中利用尺子等工具画图的习题中,画图不规范、随意画等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学生还未养成作业订正、作业反思等习惯;教师批语缺乏特色和鼓励性语言,外部奖赏没有向内部动机的有效转移;没有开展较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对学生作业态度纠正和转移方面正向作用不显著。总之,类似这些问题能够充分证明当前本地区教师对学生作业指导不足,作业效果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方面没有起到具体作用。

三、原因分析

1.教师作业观陈旧落后。教师的作业观是影响学校作业管理效果的首要因素。在调查中发现,校领导对作业管理方面缺乏自主的思考和升华,对作业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足,作业管理交由教务处等科室管理,校领导直接参与的案例较少,专题研讨的更少。大部分教师始终没有思考过“我们为什么布置作业?”等问题,教师的作业观在经验传导式基础上对前辈进行形式上的模仿,对作业和课程关联等方面缺少自主的思考和升华,作业功能的认识单一,知识本位思想偏重,有的教师认为“作业不需要自主设计”,有的教师认为作业只能是书面作业,这种不科学的作业观最终影响了作业效果。

2.作业管理机制缺位。作业管理机制缺位是影响作业质量的直接因素。“双减”文件中明确要求“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但管理层没能意识到管理机制对作业提质增效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对学校作业管理机制缺乏注入新的理念和思想,致使作业管理中出现过程随意性强、目标不明确、要求不高、过程不规范等。同时,作业评价具有突发性的、随意性的特征,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略形成性评价,评价结果对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转化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双减”政策文件中明确要求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而提高作业的设计质量先决条件是教师要有适应新要求的自主设计能力。很多教师惯于把教材中的习题或教辅资料中习题充当作业来安排,缺少自主设计作业的经验,作业设计能力严重不足。大部分教师专业理念陈旧,缺乏对新形势下的作业功能和价值等方面的自主思考和学习。在访谈中很多教师仍持有“没必要自主设计作业”等消极的观念,影响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提升,急需加强和改进。

四、对策建议

1.树立科学的作业观。对作业功能的认可情况会影响人们对作业的态度和行为,以及作业的设计质量、作业实施的水平,最终影响作业效果。[2]所以要想提高作业设计与管理水平,有必要对原有作业观进行重塑和转型。所以学校应把树立科学作业观作为首要任务,纳入到校本研修活动的重要主题,通过专题研修等方式对作业的本质,作业的结构、分层作业等问题进行重新系统的认识和思考[3],强化作业与学科教学的内在关联的认识,全面提升对作业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唯有这样才能实现作业管理的提质增效目标。

2.建立作业管理评价机制。加强作业的设计与作业管理,是提质增效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规范作业的主要措施。要想完善作业管理机制,首先要对“双减”政策政策相关文件进行本土化研究和思考。为此,各校要基于本土,立足实际,在政策引领下,研究和探寻作业管理的新机制和新方法,对作业目标、任务、过程等全过程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改进,确保管理机制适应“双减”政策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有些受访者认为寄宿制学校教师除了教学之外的其他负担较重,如果所有作业强调自主设计,担心增加基层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采取“精选+自主设计”相结合的策略。

3.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作业的质量对学生作业动机与作业行为以及作业结果之一的学业成就产生的影响更大[4],而提高作业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作业设计的专业能力。学校应该把作业管理和设计能力视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内容,逐步推行自主设计策略。同时,教师自身要提高自主设计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最大发挥作业功能,提高作业的效果。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寄宿制双减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落实各方责任 加强特种作业管理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