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雷锋精神融入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①

2022-12-18刘旭颖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8期
关键词:先锋队雷锋弘扬

刘旭颖

(沈阳工学院,辽宁 沈阳 1131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雷锋活动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让雷锋精神在校园中、社会上蔚然成风,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1]。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时代精神,是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性培育榜样力量。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培养学生党员传播和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阵地[2]。本文从学生党支部建设出发,通过认知雷锋精神、认同雷锋精神和实践雷锋精神的三重维度,积极探究构建大学生党员学雷锋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

一、雷锋精神融入民办高校学生支部建设的时代价值

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追求和内在价值在根本意义上是一致的。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久而久之,雷锋精神又增添了新的内容[3]。如今,雷锋精神已升华为集爱国精神、集体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责任与担当、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先进思想于一体的新时代精神。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归结起来可以表述为五个词——“刻苦钻研、爱岗敬业、勤俭节约、甘于奉献、信仰坚定”。在工作中,发扬敬业精神;在学习中,发扬艰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在生活中,弘扬创业精神;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有一种负责任的爱国精神;在价值观上,发扬大爱的奉献精神;在人际关系中,发扬帮助他人的优良传统。在当今新时代下,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交流途径的增多,对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冲击,所以要加强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弘扬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

二、大学生对雷锋精神认知、认同和实践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94 份,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各占比38.41%、30.12%、20.6%、10.86%。

(一)大学生关于雷锋精神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在对“雷锋的了解”情况调查中,46.25%的学生表示很了解,51.96%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不了解仅占比1.79%,了解3 月5 日是雷锋纪念日的学生有97%。在对了解雷锋方式的调查中,有73%的大学生表示通过学校组织的雷锋活动了解大学生对雷锋精神认知情况良好。

了解雷锋的方式通过网络了解、学校组织的雷锋活动、参观博物馆了解雷锋的超过70%,这说明学校对雷锋精神的重视程度,不断挖掘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广泛宣传和弘扬雷锋精神。如今网络通讯便捷,学生查找资料更方便,网络也成为师生最容易接受的自媒体方式,如果将雷锋精神用网络来传播,会很好地普及雷锋精神的受众面。而通过书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了解雷锋的学生也超过一半,可以看到学生了解雷锋的方式是多维度的。

(二)大学生关于雷锋精神的认同情况调查分析

对于问卷中“雷锋精神是否过时”的调查,有77.63%的学生认为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还有20.47%的学生认为虽然不过时,但还是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雷锋精神。对于“推广学雷锋活动的措施”的调查中,有69.35%的学生认为,志愿者应该在招聘、医疗等方面得到优先支持;有58.28%的学生希望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成为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之一。学生认为推广雷锋活动应从五个方面均衡推进:出台相关优先政策来调动学生学习雷锋、参加雷锋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将学雷锋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对好人好事加以通告表扬;淡化雷锋月,将志愿活动常态化以及利用互联网广泛的传播性来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三)大学生关于雷锋精神践行情况调查分析

对于“参加的活动及其目的”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种类丰富,如爱心义卖、义务支教等,大多数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作为青年群体,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87.7%的学生参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传递爱心。对于“志愿服务氛围浓厚程度”的调查中,非常浓厚占比42.7%、比较浓厚占比44%,一般浓厚占比11.1%,不浓厚仅占比2.1%,可以看出大学生雷锋精神实践氛围较好,有利于雷锋精神的传播与传承,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在对“学校对于雷锋精神的重视程度”的调查中发现有94.4%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雷锋精神,学校也深入挖掘雷锋精神和德育资源的时代精神。

三、雷锋精神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一)认知较片面,目的性较强

弘扬雷锋精神停留在口头,使得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太片面,认为雷锋精神是触不可及的,并不在身边,未能学习到雷锋精神的核心。另外,上传下达形式化严重,大学生在开展雷锋精神活动时过于流程化、形式化,未能更加深入地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质量。

(二)未建立长效机制

学习雷锋活动大多都集中在雷锋月、雷锋日,并未实现常态化、日常化,使得学习雷锋精神不能长久保持,热度保持时间短。

(三)差异性方面

弘扬雷锋精神,必须尊重人的能力和差异。让不同群体拥有适合自己的方式,使不同群体在弘扬雷锋精神的过程中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要着重从精神层面加强,使得不同群体在学习雷锋精神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获得成就感;使社会形成友爱、和谐、乐于助人的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和弘扬,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根本所在。

四、雷锋精神融入学生党支部工作实践探索

S 学院学生党支部组建了“党员、青年、强兵”三支先锋队,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为抓手,分别从师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榜样力量,青年学生的自觉践行、服务地方,退伍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家国情怀三个层面,加强大学生的党性培养和建设,进行雷锋精神融入学生党支部工作实践探索。

(一)培育学生党员的政治信仰,做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者

学生党员既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群体,又是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的中坚力量。S 学院于2018 年成立了党员先锋队,由学院全体师生党员组成。首先,支部采用线上与线下、集中与自学等多维度的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同时以雷锋为榜样,增强情感认同,培育学生党员忠于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成为学习先进思想理论的示范者与引领者。其次,支部通过“星火工程”学业帮扶党建品牌活动,为党员同志提供践行雷锋精神的实践平台。2018 年开始,支部以校园先锋工程为契机,以党建促学建,开展学业助困工作,5 年时间里不断完善帮扶工作机制,从活动初期的学生党员与学业预警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到构建“四维一体”帮扶机制,即“院领导、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互助员”四维体系,分别从院领导深入学生群体开展学业指导、专业课教师专业教育、辅导员思想引领、党员朋辈助困答疑解困,共同努力促进学院学风建设,累计帮扶学时1800 余学时,帮扶对象207 人次,实现帮扶“学业脱贫”184 人,充分发挥了党员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为树立良好班风学风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今,支部党员已实现常态化联系服务学生,通过了解学生困难诉求、倾听学生意见建议,进而搭建心理、生涯等朋辈辅导交流平台,丰富服务载体,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党员服务意识,提升敬业奉献精神,做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者和领跑者。

(二)发扬青年先锋力量,做雷锋精神“代言人”

2018 年9 月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时,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为了扩大弘扬雷锋精神的受众群体,支部拓宽工作思路,组建了一支由全体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和社团骨干组成的青年先锋队,以党建促团建,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思想认知,增强对雷锋精神的情感认同,促进自觉传承雷锋精神的实践养成。一是通过组织队员参观雷锋纪念馆、学习重温《雷锋日记》等文献资料、观看《雷锋》影片等方式,了解雷锋身上所具有的坚定理想信念、大爱胸怀、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增强对雷锋精神的认知,从而准确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价值,深刻理解雷锋精神的精神实质。[4]二是通过校园文化浸润激发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情感认同,自觉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在思想认同的基础上,通过参观我校雷锋精神育人展馆、祭扫雷锋塑像等活动,形成视觉与心理的直观情感体验,激发了青年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情感共鸣,在思想和行为上对雷锋精神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与核心价值观形成道德自律。三是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首先,为激励学生将雷锋精神自觉融入日常生活与学习实践中,支部建立适宜的激励制度,如把学习雷锋活动与第二课堂紧密联系起来,给予适当活动加分,评选先进组织、优秀个人,并宣传优秀事迹,发挥朋辈效应的积极影响力。其次,青年先锋队以雷锋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地感知、领悟、践行雷锋精神。例如:将雷锋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展有关雷锋精神“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宣传活动,即邀请“雷锋团”成员、社会道德模范等雷锋精神的践行者走进校园,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青年先锋队理论宣讲团的宣讲员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开展雷锋精神、雷锋故事宣讲活动,通过宣讲传播雷锋精神。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雷锋精神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的紧密联系,启发大学生思考在新时代传承雷锋精神的路径,促使大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深化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另外,定期组织队员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机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与青年志愿者精神的内核,队员们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自己对社会进步的助益,又能体会到雷锋精神的奉献之乐,从而更加积极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三)退伍大学生践行雷锋精神,精准助力学校国防教育

强兵先锋队有退伍大学生,他们作为一个经过部队历练的特殊大学生群体,有着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组织纪律观念强等优势,把在部队培养出的优良作风和革命传统传递到校园,带着自己的国防意识、吃苦精神、组织纪律和优良作风带领大家向党组织靠拢。强兵先锋队队员分布于每个专业每个班级中,将雷锋精神中的坚定信仰、甘于奉献、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刻苦钻研这“五颗种子”带入自己的班级,润物细无声地弘扬雷锋精神,并将雷锋精神全面落实到各项活动中。例如,开展“讲述军旅故事”活动,通过让退伍大学生讲述真实经历,开展征兵宣传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观念,有利于让更多的青年学生携笔从戎,参军入伍保家卫国,同时也为退伍学生提供了继续发光发热的平台,能够继续为国防建设贡献青春力量[5]。开展退伍学生助力新生军训活动,既展现退伍军人和大学生双重身份的魅力和亲和力,又能发挥朋辈教育的功能,在国防教育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军训中取得良好实效。在大力弘扬、宣传、学习雷锋精神的今天,队员们就像雷锋一样默默付出,像雷锋一样做成一颗刚硬的螺丝钉,出现在有需要的地方。从强兵先锋队成立的那天起,就以雷锋精神建连育人,每一名成员都时刻以雷锋为榜样,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续写新时代雷锋精神新篇章。

猜你喜欢

先锋队雷锋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大同市文联、市文艺创研中心党员先锋队下沉社区疫情防控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彰显高校师生党员先锋队特性的路径探析
试论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弘扬《国风·秦韵》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主动适变,积极进取
弘扬先进文化 传承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