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理秩序中女性的身份建构与困境表达
——浅析电视剧《人世间》中的女性形象

2022-12-18艾发光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8期
关键词:周家人世间伦理

艾发光

(作者单位:宁波财经学院)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新春开播大剧,电视剧《人世间》自播出以来就备受关注。央视网发布数据显示,该剧在单集最高收视份额方面创下央视一套近三年来播出电视剧的最高纪录。同时,该剧集在各大网络平台也引发了广泛讨论。《人世间》剧集在央视一套播出首周期间,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突破20 亿,讨论总数量接近200 万,成为2022年新春荧屏中当之无愧的口碑王、热度王和话题王[1]。

电视剧《人世间》由李路执导,王海鸰、王大鸥编剧,作品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同名长篇小说《人世间》。该小说于2017年12月首次出版,2019年获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部颇具民族史诗特色的年代大剧,通过书写东北、北京、贵州、深圳等一个个见证我国发展的特殊空间,将一批平民子弟的人生经历与奋斗历程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作品还嵌入了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进程和重要节点,承载了具有鲜明空间特色的情感与伦理寓意。

在20 世纪东北老工业区这样一个公共空间叙事下,电视剧《人世间》通过东北某省会建筑工人周家三代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展现了老工业区人民勤奋、执着而又善良的美好品格。同时,该剧通过李素华(周母)、郑娟、周蓉、乔春燕、郝冬梅等女性角色表现了我国女性在时代变迁中面临的种种困境,并试图通过伦理叙事的方式重拾女性自我表达和身份建构的探讨。因此,本文拟从我国家庭及社会伦理叙事体系的角度出发,对作品中相关女性角色的身份建构和困境表达进行分析和探讨[2]。

1 李素华:传统中国母亲形象,家国命运的见证者

作为剧中大家长周志刚的妻子,李素华善解人意,在处理周家各项事务中任劳任怨,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母亲形象,更是一位朴实无华、重情重义的东北女性形象,其满足了大部分人在传统伦理规制下对“妻子”与“母亲”两种身份的合理想象。剧中李素华有一句带有地域特征的极为典型的口头禅“削死你”,更是将角色的生动性提升了一个等级。

剧中横跨半个多世纪的叙事里,李素华在时代潮流与变迁中始终扮演着周家情感纽带的作用。她跟千千万万中国家庭主妇一样,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和孩子们的发展,她的心始终放置于家庭。其作为“母亲”与“妻子”的身份认知定位极为明确,当面临关于“让哪一个孩子下乡”的艰难抉择时,她既有自己作为母亲的主见,又有为人妻子的顺意;她能给后代的子孙释放爱意与家的安全感,又能给丈夫传递默契与风情;她虽然不完美,但却拥有极强的个人魅力。该剧也正是凭借这样的叙事设定,将李素华这一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伦理寓意加以传达,进而促成了更为典型的文本形象。

剧中除了对李素华这一女性人物的身份进行建构,也从某种层面上表现了李素华的人物困境——自我意识的缺失。她的生命历程中,充斥着牺牲与奉献,但缺乏作为女性有关于自我生命的思考。她始终将自己的个人价值与家庭、亲人粘连在一起。在承载几代人的大家庭中,她曾是丈夫和孩子的支点与靠背,但在时代变迁,社会环境发生转变,孩子长大成人且丈夫事业有成之时,她似乎出现了与家人、与时代脱轨的状态,而面对这种脱轨与掉队,她本人是无力的。从剧中的叙事里也可以看到,当孩子们长大成人且各有成就之时,李素华这一角色开始逐步退场,当丈夫去世时自己最后的生存支点也随之消失,于是选择与丈夫一起离开人世。李素华的人物困境绝不是个例,通过剧中关于李素华的人物困境表达可以发现,在同时代、同空间的女性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因为社会伦理、世俗观念及社会分工等社会根源性问题同样面临此境。

2 郑娟:典型的贤妻良母,逆境生存中坚韧而又体面的灵魂

作为周家小儿媳,郑娟与婆婆李素华一样,也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形象。剧中郑娟表现温柔但不失坚韧,不论周家经历任何风雨,郑娟都能与丈夫一起默默承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郑娟是支撑起周家的“中流砥柱”,她与丈夫周秉昆一起承担着凝聚周家各成员力量的作用。

从家庭伦理叙事的角度来看,李素华与郑娟两个女性形象是有一定共性的,两人都以家庭为中心,都会主动扛起料理家庭事务的重任。但郑娟相对李素华而言,其自我意识的表达更强烈。在日常生活中,郑娟虽然对家庭、对生活、对丈夫大都采取了顺从的姿态,但在关键问题上郑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我意识和清醒意识。因此,郑娟虽与李素华同为贤妻良母的典型,但在身份建构的伦理意味层面,郑娟这一人物有更高的自主意识和命运反抗精神[3]。

在人物困境表达方面,如果说李素华的困境是时代潮流中社会伦理以及家庭分工对女性的重压的话,郑娟的困境则来自命运的不济与人祸的迫害,导致其一次次身处逆境之中。她从小便是孤儿,后被卖冰棍的孤寡老人收养,家里还有一位盲人弟弟,家境异常窘迫。成年之时,嫁给“杀人犯”涂志强,却只是名义上的妻子,并遭到丈夫的朋友骆士斌玷污而怀孕。在遇到周秉昆之前,厄运似乎一直没有打算放过郑娟,尽管如此,身处困境的郑娟从未向命运屈服,她通过自己的坚韧与勤奋同命运进行抗争,最终,在周家人情温暖的照耀下,郑娟坚毅、睿智、善良的珍贵品格开始闪耀光芒。

3 周蓉:精致的文艺青年,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践行者

周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其内心纯粹而又烂漫。作为周家唯一的女儿,父亲周志刚对其百般宠溺。虽然周蓉身处时代洪流之中,但其成长经历似乎很少受到外界压制,从十几岁开始,便遵从自我内心的呼唤,只身从东北前往贵州追求爱情。为人母后,她亦没有受制于母亲这一角色而放弃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高考恢复后继续求学,进入北大,与诗人丈夫过着极为浪漫与精致的生活。

因此,关于周蓉这一人物的身份建构分析,需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从人物个体生命体验的角度来看,周蓉是一个纯粹使然的自我主义者;二是从家庭伦理的角度来看,这种自我所显现出的是某种自私特质[4]。所以,周蓉这一女性形象备受争议,甚至被频繁指责、批判。由此也折射出当下大众伦理认知体系中,女性在家庭生活以及社会分工层面依然存在诸多困境,女性的话语体系以及对女性的评判标准往往更为严格与挑剔。

目前,社会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坚定的封建礼教维护者,他们高举家庭与母爱的无私大旗,一味将女性的人生价值捆绑于家庭与子女。他们歌颂女性相夫教子,对女性追求自我、表达自我冷嘲热讽。诚然,剧中的周蓉作为一位母亲并不算合格,其的确在追求自我、表达自我的过程中缺失了女儿冯玥的某些重要人生阶段,但同样缺失孩子成长阶段的父亲冯化成却没有因此被大肆批判,只是因为性别不同,家庭分工不同,对女性的评判标准却严苛许多,这似乎并不是周蓉一个人的困境。尽管时代在变迁,人们的思想意识在发生变化,但对周蓉这种较为注重自我意识的女性人物形象,社会似乎还不够宽容。

4 乔春燕:流于世俗之人,生活中不尽体面的小人物

在剧中中青年一代女性里,乔春燕是被世俗浸染最严重的女性形象。在故事发生的不同时代与情境中,乔春燕也呈现出不同的品格与形象特征。

青年时期的乔春燕,似乎是同龄女性中活得最通透、最豁达的。她性格率真、行事勇猛,但又很会拿捏顺从与反叛的尺寸,非常善于判断形势,从而能够快速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在爱情方面,这种分寸体现在对追求周秉昆一事上的适可而止;在事业方面,这种分寸体现在几度起落的平常心态。中年时期的乔春燕,在生活的摧残和世俗的打磨下,她性格中的分寸与爱憎逐渐模糊,变成了精致利己且善于算计的小市民形象。因此,从人物的身份建构来看,乔春燕是流于世俗之人,其身份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世俗化伦理叙事的典型产物。作为小人物,虽然生活不够体面,但春乔燕总能从容、豁达地去应对,这是乔春燕这一女性人物最为闪耀的亮点。

从原著到电视剧,作品《人世间》里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人间沧桑。率真、豁达的春燕在生活中也几经沉浮,乔春燕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职场困境,几度沉沉浮浮,她尝到了人情冷暖的滋味,逐渐在困境中变得通透、清醒,工作中遇到一些不义之事,乔春燕能够灵活周旋,给各方以及自己留足余地;二是家庭困境,与曹德宝婚姻的不幸以及儿子离家出走,彻底将乔春燕推向了深渊,所有的通透与分寸拿捏都在此刻失效,尤其在处理孩子离家出走的问题上,乔春燕显得方寸大乱,与公安局副局长龚维则大闹,最终被关押在公安局;三是世俗困境,尤其指中年时期的乔春燕,在世俗化生活的打磨下,其生活充满了世俗与市侩,她开始患得患失,开始因为利益不再对朋友掏心掏肺。在世俗生活中,其通透而又豁达的灵魂被紧紧锁住,逐渐走向利己、市侩的世俗化之路。由此可见,对于乔春燕而言,职场困境尚可周旋适应,但在家庭困境和世俗困境面前,乔春燕作为女人和作为母亲最脆弱、最敏感的地盘频繁失守,从而造就了故事后半段中乔春燕这一角色的叙事性转变[5]。

5 郝冬梅:端庄的名门闺秀,传统家庭分工机制的倾斜者和维护者

在传统伦理叙事中,妻子是一个家庭内部的核心力量。郝冬梅作为电视剧《人世间》中周家大儿媳,周秉义的妻子,其为人端庄大方、温文尔雅,属于典型的名门闺秀。虽然父母身居高位,自己工作能力极强,但在跟工人家庭出身的周秉义相处过程中,郝冬梅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身份与地位的优越感,她总是保持一副善解人意、温柔可人的姿态。尤其在与周秉义的婚姻中,郝冬梅基本扮演着丈夫的帮衬者与附和者,她会在周秉义背后默默发力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并给丈夫留足施展才华的空间。

关于郝冬梅这一角色的身份建构,剧中的情节叙事偏向将郝冬梅塑造成一名知书达理型的贤惠妻子,而有关于其作为一个女性独立意识呈现的情节较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困境,很大原因是其生育能力的缺失。传统中国家庭伦理规制下,女性的价值呈现依然被繁衍后代、相夫教子所捆绑。尤其在当时社会分工以及伦理规制依然较为守旧的年代,郝冬梅生育能力的缺失成为女性无法支撑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虽然丈夫周秉义对其百般慰藉,并表示不会介意,但郝冬梅心中的心结无法从根本上被解除。因此,在与周秉义的婚姻中,她总是小心翼翼,谨慎保持与丈夫在各方面的平衡与互通,是典型的传统家庭分工机制的倾斜者和维护者。虽然中年时期的郝冬梅与身居高位的丈夫周秉义开始出现争执与矛盾,但从故事的走向来看,其内心附庸丈夫的分工意识始终未变。

6 冯玥:时代的赶潮儿,新时代社会分工下的独立女性

相对于原著中冯玥的备受争议,电视剧《人世间》中冯玥这一人物形象相对中立和客观。她是时代变迁中新生代的赶潮儿,更是新时代社会分工机制下的独立女性。对待感情,她敢于表达、敢于争取;对待事业,她聪慧、睿智,执行力与决断力很强;对待家庭与亲情,她在成长与释怀中逐渐开始理解母亲,也始终不忘周家的养育之恩。

相对于其他几位女性而言,剧中冯玥这一女性形象的身份建构是脱离传统伦理秩序的,她代表的是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表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脱序的身份意识,既成就了冯玥,又将冯玥推入新的困境之中。脱离传统伦理秩序的冯玥,在不知与周楠没有血缘关系的情形下暗生情愫,从而将自己与周家置于尴尬境地。成年后的冯玥事业有成,但其自我意识的表达与时代的规制成为其新一轮困境。在时代潮流的涌动下,她在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思想解放的道路上变得理性、睿智,从而成为新时代社会分工下的独立女性代表。

7 结语

电视剧《人世间》作为一部叙事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的年代大剧,无论从中国社会与家庭的伦理变迁来看,还是从时代背景的演变来看,都具有较强史诗性。剧中塑造的李素华、郑娟、周蓉、乔春燕、郝冬梅等经典女性角色,她们与以冯玥为代表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不同,她们或因时代的伦理秩序,或因传统思想的桎梏,她们在自己的身份建构中陷入了各自的困境。从文本分析的角度来看,剧中所塑造的几位典型女性形象又折射出时代变迁下某些女性群体的共同困境,因此她们的身份建构与困境表达具有较强的代表价值与时代变迁意义。从伦理叙事的角度来看,深入分析剧中以上几位典型女性形象的困境表达,一方面可以呈现近些年我国在家庭伦理以及女性身份意识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能通过作品文本反映现实社会,为现实依然身处同样困境的女性提供破局之路。

猜你喜欢

周家人世间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看《人世间》谈家庭教育
人世间
解密电视剧 人世间
人世间最美的遇见
杵坨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周家生
周家生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