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评价实践路径探析

2022-12-17舒尹卓

科教导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评价过程教育

舒尹卓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1)

为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关于强化过程评价的要求,众多高校在网络教学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开始关注和运用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具有通过把握过程性质量影响教育质量,提高教育决策相关性和有用性,提高评价科学性和有用性等作用[1],对改进高校网络教学有重要意义。

1 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评价的内涵及特征

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评价是指以促进评价对象对网络教学的适恰、学习者个体全面发展、达成教学目标、改进教学质量以及提高教学结果评价水平,对网络教学过程进行的事实描述和价值判断。与其他教学评价相比,其具有以下显著特征:首先,在评价性质方面,其具有动态性、改进性和发展性等特征。过程评价更加关注以学生为中心,贯穿网络教学全过程,同时可形成学生特有的“数字档案”,促进课程和教学的改进。其次,在评价导向方面,具有全过程个性化教育测量和去功利化的价值导向特征。即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评价相较于结果评价更强调测量学习者在教学中获得的过程价值以及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以此达到去功利化的目的。再次,在评价手段上,具有对技术手段高度依赖和对教学评价技术伦理的适切化要求的特征。网络教学依赖数字空间载体,网络教学过程评价也依赖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但同时,人们也表现出对运用技术手段导致教育中人的物化和教学过程建模化等伦理风险的担忧。因此,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评价必须建立在新的伦理框架之上。

2 现实困境

目前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仍存在一些现实困境。一是研究方法有待创新。当前很多相关研究仍在使用问卷、访谈和研讨等传统方式推进过程评价实践。缺少有效研究方法提高过程评价的信效度,同时也缺少对不同课程类型、不同学科以及不同教学阶段等情形下专有的过程评价模型。二是实践路径设计与过程评价特性结合不紧密。即对过程评价特征规律掌握不足,从而产生评价主体设置单一、评价目标设定倾向于结果导向、评价追踪局限于本教学阶段以及课程本身等问题。同时还易产生将形成性评价混同为过程评价导致误用的问题。三是缺少对于过程评价融入现有评价体系的对策。目前过程评价在高校网络教学中的相关研究呈现热点,通过知网平台以“过程评价”为关键词搜索近五年论文,同时在学科条件中选择“高等教育”,主题条件中选择“过程评价”和“教育过程评价”,共检索到28篇相关论文。研究文章凡涉及实践对策部分,虽提出了单独创立相应考核管理规定或考评办法,但几乎未提及相应制度设计如何兼容于现有评价体系。

3 实践路径方向

3.1 开发评价工具:综合运用质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构建多层次、多类型评价模型

当前对于过程评价研究方法,多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但对于两种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也多有争论。如支持质性研究方法的学者往往对于“算法霸权”、技术依赖、技术伦理和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表现出忧虑。而支持定量研究的观点往往对质性研究基于小数据样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信效度提出质疑。近年来,更多研究者倾向于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如易凌云提出,当前教学评价存在评价过程重视“测量”,但“判断”不足问题;并提出评价既要用到实证研究法以获得资料,也要用到哲学研究法以确立标准[2]的观点。测量和判断是评价的核心。一方面教育评价的传统和习惯使得实践中重视测量。另一方面,在实践中网络教学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数据,评价者难以建立有效的判断标准分析定性各类测量数据,导致判断不足。加之在运用超大规模网络教学的新形势下,往往要求高校具备教学模式“一键切换”的能力。即在短时间内,从以线下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切换”为纯线上教学模式的能力。这些问题进一步增加了网络教学活动和过程评价的复杂性,因此,更需要综合运用质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来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在缺少大量基础研究数据的前提下,质性研究方法可发挥其基于自然情景从具体经验事实到抽象理论的归纳作用[3]。其无疑更适用于确定评价要素、设置评价标准和构建评价体系。而定量研究由于善于运用数学工具和建立数学模型,更适合用于验证评价要素、判断评价标准以及通过评价标准分析解释测量数据得出评价结论。

同时,构建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评价模型,必须考虑到不同学科和不同课程种类如实践课和理论课之间的区别、不同学科培养目标的差别和不同网络教学形式等问题,建立涵盖各个学科和教学形式的网络教学过程评价模型库。但同时要注意的是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评价模型的构建并非线性积累的。当前相关研究尚未成熟,对于过程评价实践还有待不断自检与再评价。因此在构建相关模型时,应借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中的生命周期理论和敏捷管理理论等理论方法,使评价模型尽量轻量、可操作性强且能灵活迭代进化,使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评价模型快速部署、有良好的人机交互和具有较强实用性,从而让评价者有良好的使用意愿。

3.2 创新评价方法:运用人机协同处理抽象评价要素及其他多维度数据

在评价过程中运用机器计算和机器处理数据完成网络教学过程评价是当前技术发展和既有教学组织架构下的必然选择。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解放了教育生产力,提高了效率。绝大多数的过程评价工作,应当由过程评价模型完成自动化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有条件的则应充分运用高校信息化工作多年积攒的“人事物”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充实分析条件,发挥数据处理的集约规模化效应。同时,要保持清醒认识,即评价是人的认知与决策,而非计算机算法[4]。对数据处理的评价结果,必要时应设置人工复检环节,避免算法的滥用。这其中就要求评价者具有较高的数据素质和评价素养。董同强针对职业教育院校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论文中,甚至建议采取校领导担任院校首席信息官[5]等措施。同时,大量数据带来的数据处理问题,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权重配比以及使用问题和由此带来的教育伦理适切化问题,都对高校网络教学评价的评价者相关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强调人机协同评价的另一原因是当前信息化系统尚难以完成收集或审核的多维度评价数据和处理抽象概念评价的任务。首先,不论使用怎样的科技手段,都不能改变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评价以及教育评价的本质。即基于有限的测量数据资料,对研究对象的全貌进行事实陈述和价值判断。技术手段虽然丰富了测量数据资料的量,但并没有改变教育评价用有限推测全貌的工作原理。因此需要通过评价者结合人工智能或算法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主观评价和人工审核。其次,评价技术对于抽象概念的处理难度,导致人工智能目前难以对抽象概念得出量化的结论,从而需要教师和现有教学理论的经验来处理。例如课堂氛围、集体认同、学习信心和对于学习的享受程度等。最后,教学过程评价也应加入对于多维度评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评价,如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带领团队运用知识进行科研的能力等能力维度数据,以及完成课题数、参加科研攻关历史甚至在校创业记录等经历类数据。这些数据都是非结论性的,也不是针对当前课程用于选拔和筛选目的,但又发生在课程学习期间,与课程学习高度相关。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6]。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明显,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必须运用人机协同等方式,将能力和经历等不同维度的评价标准纳入过程评价,为跨学科跨学段人才培养接力中的过程评价积累数据。

3.3 完善评价体系: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评价融入现有教育治理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在线网络教学过程评价并未完全融入现有教育治理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教育治理体系涉及国家、省部级和院校等不同层面的法律、政策、规章和计划的调整变化,是一项复杂和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就高校自身而言,不能进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治理体系调整,必须从顶层设计开始,学校各业务部门共同合作,权责分明,分工有序且因校制宜地构建数据治理体系[7]。实践中还要解决改善高校网络教学和混合教学、慕课教学、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之间的评价数据割裂状态,并解决上述不同学习方式学习数据进行分类诊断反馈和综合评价问题。同时强调数据的流动性和有效性,保证高校学生个体“数字档案袋”和课程整体“数字评价档案”的数据完整性。从而适应数字化的高等教育新形态,为高校网络教学评价提供制度、体系以及教学资源保障。

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评价融入高校教学评价体系过程中,虽也需要诸如高校信息化部门的协助,但更需要教育评价理论的适配和教育评价理念的更新。其中后者主要通过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解决。而评价理论的适配需要教学评价的决策者和评价者在实践中根据学校、学科和课程实际,解决网络教学过程评价的价值校准和伦理调适问题。一是要解决好技术的善意中立与人性博弈的问题。在线教学实践中,尚存在高校学生虚假欺骗行为,如通过非法软件或委托第三方提供的人工或技术服务等方式获取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的“刷课”“替课”“刷考”“替考”行为[8],教育部就曾针对高校在线教学专门出台文件进行治理。教育者使用技术的出发点是善意中立的,但受教育者寻找技术漏洞又是难以避免的与人性的博弈问题。二是要解决好个人隐私数据泄露保护问题。当前在线教育大量借助教育管理平台进行,而这些平台辅助教育者进行教育评价,依赖数据驱动的底层逻辑和教学全过程产生的各项数据。但通过各种传感器或网络行为痕迹收集的数据,是否涉及隐私,以及隐私数据滥用风险等都成为教学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三是要解决好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和人文关怀兼容调适。即解决二者的伦理框架构建和评价反馈问题。如:技术的应用是否会将学生数据化,把学生异化为符号或者机器,磨灭个性和差异[9];高校网络教学过程评价是否会被简单的建模化;教学目标是否过于聚焦于知识和技能习得,导致教学和评价的异化;教学中情感、文化与精神传承的受限等。四是要解决滥用过程评价影响结果评价或其他评价的问题。一方面,因为技术手段的便利性,机器计算得出结论过于便捷,要抑制使用者滥用的冲动。另一方面,防止滥用过程评价限制教育者或被教育者对于达成学习目的的预期,特别是防止从思想上限制后进学习者克服困难完成学习目标。

猜你喜欢

评价过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