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校社”联动的高质量学校体育保障研究

2022-12-16周丽君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0期
关键词:高质量体育教师体育

周丽君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0)

从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到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都明确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高质量教学作为保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体系,

即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高质量体育教学是实现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体系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单一化、封闭式教育将被更为开放,更为丰富的学习方式取代,由家庭、学校、社区携手前行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也将成为教育的常态。为此,该文以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体系为载体,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对高质量体育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新时代对学校体育的诉求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竞技体育人才储备不足以及体育人才的文化教育等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把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工程,把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并在先后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战略以及《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中,以规定或指导意见的方式确定了学校体育在教育工作评估中的价值,并对学校体育提出了相应的诉求,同时也为高质量体育教学提供了清晰的目标。

1.1 健康中国战略对学校体育的诉求

2000—2014 年国家连续4 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13~19 岁青少年的体重呈现上升趋势,身体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等体能指标日益下滑。总体而言,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堪忧,这也与学校体育的成效密切相关。学生体质下降原因虽纷繁复杂,但学校体育作为学生体质改善的中心环节,拥有改善学生体质的有利条件,对增强学生体质也担负着重要法定责任。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求学校保证学生在校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h,每周至少进行3次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3],提出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清晰量化目标。由此可知,高质量体育教学要保证课堂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密度,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如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基本的身体素质,从而强健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1.2 体育强国战略对学校体育的诉求

近年来,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竞技体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国体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目前我国体育人口在人口总数中只占30%左右,群众体育基础相对薄弱,与美国的75%相差甚远[4],这也导致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的不足。如体操项目,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夺金大项,其注册运动员为3000 人左右,而美国仅体操项目就多达500 多万人参与注册[5]。2019 年国务院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 年,我国体育锻炼参加人数应达到45%以上;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方面,倡导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与习惯,让青少年运动技能“强起来”,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为全民健身培养群众基础和未来的主力军。综上可知,高质量体育教学需要学生掌握多项目运动技能,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为竞技体育发掘优秀的后备人才,使学校体育肩负起建设体育强国的重任。

1.3 体教融合对学校体育的诉求

传统选拔竞技体育人才重运动技能、轻文化教育和金字塔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大批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困难。这也导致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从事竞技体育不予支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断档问题非常严重。而新时期对于竞技体育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不仅需要高超的运动技能,更需要具备文化素养、道德水平等综合素质。由此,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发展的意见》,提出学校加强与体校之间的合作,建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立体校教练员或优秀退役运动员参与学校教学的合作育人机制、组织经验丰富的专业教练员或优秀退役运动员对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专业运动技能培训等等一系列举措,为解决当下的竞技体育人才升学和就业问题提供了政策指导,从政策指导和运动员思想上力求打破制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壁垒和障碍。因此,高质量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以此满足于当下社会对高技能、高素养的体育人才的需求。

2 家校社——高质量学校体育的三大主体

体育教学是处于体育教学效果的理想目标与现实结果之间的中间环节,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而高质量体育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充足有效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还能教会学生养成积极生活方式所需的终身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帮助实现立德树人。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转型以及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并都在为高质量体育教学奠定良好基础的情况下,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主体间对体育教学存在体育认知偏差,使体育教学理想目标与现实结果存在较大偏差,最终导致高质量体育教学面临较大的困境。

2.1 家庭——高质量学校体育的基础

家庭的体育观念和主动参与是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及相关活动的前提,同时也是高质量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从体力劳动向智力劳动转变,劳动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人类对自我关注点的转变,即从身体关注到智力关注,更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认为从事体育事业的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殊不知体育也有一套理论体系,只是在体育教学中以体现实践价值为主。尽管近年来体育进中考的呼声高涨,家长也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但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我国公民的体育意识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多数家庭对体育的参与还停留在观念的支持,行为迟滞的程度,缺乏实际行动的表率[6-7]。在成绩至上的社会风气下,大多数家庭也更重视文化成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保驾护航”,而漠视孩子体育学习,多数学生处于文化课业压力过重、无暇顾及体育锻炼的状态。家长是最熟悉和理解学生的人,但由于多数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情感关怀非常匮乏。在家庭经费支出上,体育方面的消费也无法跟进学生学习的进度,因此在这种经济、情感支持双重缺失的情况下,学生在体育运动上也不会耗费较多的时间,最终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堪忧。高质量体育教学本应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但当体育教学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和理解时,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质量体育教学面临尴尬处境。

2.2 学校——高质量学校体育的关键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身体素质的主要场所,对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培养体育锻炼习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长期以来,学校领导和学科教师受到教育“一考终生”和升学率的影响,对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导致一些学校高中学段的学科课程占用体育课时有发生[8]。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学校体育周课时数达标比例却不到教育部规定周课时的65.1%[9]。一项运动技能的习得需要的是长时间、专业性的学习,然而在学校这个有限的时间里要来学习多项运动技能,这必然导致学生由于“蜻蜓点水”式地学习而学不会运动技能。另外,体育教师作为技能的传授者,需要具备多项运动技能,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常常是专业技能学习两年,其他运动项目学习一学年,因此体育教师难以精湛地掌握很多项目运动技能并进行高质量教学。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体育教师短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等问题依然严重[10],所以许多运动项目或技能在教学设计中无法实现,学生的体育活动形式也较为单一。新时期社会对“多能一专”的应用型体育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高质量教学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高质量的体育教师正是保证高质量体育教学的基础,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已经刻不容缓。学校一系列客观因素制约了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让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这无形之中就打击了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高质量体育教学更难加以得到保障。

2.3 社会——高质量学校体育的延伸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青少年体育活动已由单一学校体育组织模式向社会和市场转化,因此学校需要确保高质量的体育教学不断向社会培养体育人才,以此来带动社会体育的发展。但由于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完全分属不同的管理体制,二者并无交集。加上社区和学校体育协同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空白、经费不足、思想落后等原因,社区和学校根本不敢轻易尝试联动[11]。学校体育不仅能为社会体育培养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管理人员、为社会体育提供场地设施等,还可供给社会体育以重要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学校凭借体育师资和设施优势还可吸引社会各方的投入与参与,促进体育活动多样化、现代化、呈现地方人文特色[12]。另外,政府有关部门在当前的体育教学评价中,主要通过体育教师的课堂授课及其教授班级学生的总体成绩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无论是从教学活动开展的内容和方式选择上,还是教学评价模式的选择上,学生都缺乏选择的权利,只能按照学校既定的教学模式来执行。许多体育教学评价在内容选择上更加倾向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控制、操作能力的评价[13],这导致居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评价被忽略,长此以往,得到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并不客观和具体,无法据此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 基于“家校社”协同的高质量学校体育保障路径

3.1 加强体育认知的宣传和教育,提升体育认识水平

鼓励家庭参与,营造良好体育氛围。学校应积极举办家庭体育沙龙,鼓励家长抽出时间陪孩子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还应充分发挥社区教育服务功能,为社区学生定期开展体育活动,增加家长与孩子的活动时间,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激发孩子体育兴趣,帮助孩子掌握一至两项体育运动。家庭的参与,让家长从“教育的旁观者”逐渐衍生为“教育的创建者”,从提高家庭的体育认知开始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助力学校体育教学。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学校应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加大体育赛事宣传,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领悟体育精神内涵,激发学生自愿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例如在校园内播放体育影视作品,将体育明星背后的故事放到屏幕上,以明星效应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举办多形式、多项目的体育文化节,激发学生参与竞技的热情,感受体育带来的精神享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更容易让学生爱上体育,正确理解体育,从而真正喜欢上体育运动,保证体育学习效率。

扩宽体育传播路径,加强社会认知。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为提高体育意识赋能,拓宽体育传播领域,以体育视频、直播等形式让群众能够参与线上体育学习,更加了解体育。还要积极开展线下体育活动,以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如免费开放社会营利性体育场所和体育培训课程,让群众近距离地接触体育,帮助其科学锻炼,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推广模式来提高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对学生体育教学的重视,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3.2 积极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3.2.1 加大体育经费投入,严格把控资金去向

体育专项资金是体育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保证体育专项资金的投入,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入,还可以采用社会化的方式为学校体育发展增资开源。其次,学校要加强体育资金管理,严格审计与监督体育资金使用,防止体育教学经费被挪用。最后,学校还要提高体育教育资金的利用率,保证钱都花在刀刃上,为高质量体育教学保驾护航。

3.2.2 完善体育场地建设,确保教学有序开展

政府要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对学校的体育场馆、器材等设施进行扩建和完善,在积极引进新器材、新技术的同时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此外,要加强对现有校园体育场地的维护和管理,学校应定期检查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和设备,及时维修损坏的设备,确保其安全和技术标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学生安全高效地进行体育学习。

3.2.3 多方合力,保障体育开课质量

首先,学校应增加体育课时,提高体育开课率,教育部门问责体育课率低的学校,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其次,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社会还应加强舆论引导,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督促学校重视体育课程,提高体育课开课率,积极进行体育教学。

3.2.4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保障体育教学质量

在教师培养方面,各高校要积极开设体育教学相关专业,狠抓、严抓专业学习,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体育教师。在教师引进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合作引进优秀体育教师,每年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进修,提高专业素质。在教师管理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联合建立人才保障体系,吸引优秀体育人才集聚,防止专业体育人才流失。

3.3 构建常态化评价机制,保障高质量体育教学

构建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以学校为督导的体育教学内部评价机制。应当以教学督导、专家主导来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并邀请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指标的制定。在体育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学校应当成立相应的督导组,实现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常态化,并且及时考察学生参与各种体育锻炼的情况,完成综合评价考核。这样的体育教学内部评价机制能够更加客观反映出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帮助学校、体育教师更好地推进高质量教学。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高质量体育教学外部合作机制。一方面,加强学校内部的沟通配合,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体育社团、主管体育的学校领导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提高体育学科的学校地位。另一方面,主动加强与外部教育主体的联系,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积极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学校体育活动,并及时进行体育教学评价,征求其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另外学校、家庭与体育培训机构和社会组织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及时交流体育教学工作,探讨高质量体育教学的新方法。

4 结语

高质量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关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政策,对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对体育教学质量的影响最大。该文立足于当前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困境,通过加强体育认知宣传教育、完善体育教学资源、构建常态化评价机制,协同家校社三方来保障学校高质量体育教学,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高质量体育教师体育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