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分析

2022-12-15戴轶伟成云芳赵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71期
关键词:质子泵性肺炎脑血管

戴轶伟,成云芳,赵化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南通 226001)

0 引言

卒中相关性肺炎是指患者在发生脑血管疾病前没有感染症状,但在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引发的肺部感染,是脑血管疾病患者常见并发症[1],易加重基础病,对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威胁患者生命等方面都有不良的影响,进一步引发其他并发症,严重者甚至造成死亡[2]。据统计卒中相关性肺炎在脑血管疾病中发生的概率高达7%-22%[3],是造成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住院48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对患者预后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48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251例(52.29%,251/480),女229例(47.71%,229/480),年龄47-93岁,平均(66.28±10.34)岁,患者均经CT/MRI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伴发不同程度肢体活动障碍。排除发病前存在肺部感染,伴有恶性肿瘤、重大器官衰竭、严重肝肾损害患者。

1.2 诊断标准[4]

①咳痰、咳嗽等,出现分泌物;②肺部听诊有干、湿啰音、呼吸音减弱、实变体征等;③体温37.5℃以上;④血细胞算数超过10.0×109/L,或低于4.0×109/L伴有核转移;⑤影像显示肺部有新渗出性病灶出现。符合其中3条,诊断为卒中相关性肺炎。

1.3 方法

(1)观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2)统计并记录患者病历资料,对比两组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性别构成、基础性疾病、营养不良、意识状态、质子泵抑制剂、吞咽状况、脱水剂等方面的差异;(3)比较两组预后(住院时间及死亡)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计数数据采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480例患者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50例,发生率10.42%(50/480);在卒中相关性肺炎50例中出现咳嗽、发热、痰多等29例,几率为58.00%(29/50),表现为意识不清、食欲不振等21例,几率为42.00%(21/50)。

2.2 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

卒中相关性肺炎组男性70.00%、存在基础性疾病86.00%、营养不良38.00%、意识障碍32.00%、应用质子泵抑制剂76.00%、吞咽障碍44.00%、应用脱水剂92.00%高于无卒中相关性肺炎50.23%、66.74%、21.86%、17.91%、51.63%、25.58%、72.09%(χ2/P=7.016/0.008,7.809/0.005,6.482/0.011,5.695/0.018,10.717/0.001,7.621/0.006,9.264/0.002,P<0.05),是引起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卒中相关性肺炎与无肺炎患者指标比较[n(%)]

2.3 预后情况

本次合并肺炎组住院时间(18.33±5.22),死亡有0例,死亡率为20.00%;430例未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住院时间(13.37±3.09),死亡的有9例,死亡率为2.09%,卒中相关性肺炎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死亡高于无感染组(t/P=12.232/0.000,χ2/P=37.781/0.000,P<0.05),见表2。

表2 卒中相关性肺炎与无肺炎患者住院时间及死亡比较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卧床时间长等原因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几率高[5],从参与本次观察的48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来看,480例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50例(10.42%,50/480),与文献报道一致[6-7]。观察具有下列特征:①临床症状不典型。本文表现为意识不清、食欲不振等非典型21例,几率为42.00%,对于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嗜睡等表现的患者,在排除基础疾病病情加重的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可以实施床边X-胸片检查以提高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诊断率[8];②导致肺部感染的因素复杂[9],本文比较对比两组患者在意识状态、是否伴发基础疾病、吞咽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卒中相关性肺炎组男性70.00%、存在基础性疾病86.00%、营养不良38.00%、意识障碍32.00%、应用质子泵抑制剂76.00%、吞咽障碍44.00%、应用脱水剂92.00%高于无卒中相关性肺炎50.23%、66.74%、21.86%、17.91%、51.63%、25.58%、72.09%(P<0.05),是引起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部分男性患者具有长期吸烟史,肺功能受损,抗感染能力降低[10],肺部感染可能性上升。合并基础性疾病的往往不同程度上降低自身免疫力,可引起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11]。营养不良的患者生理机能下降,免疫功能不足极易引起交叉感染[12]。意识障碍患者与神志清醒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为前者32.00%高于后者1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5.695/0.018,P<0.05),原因在于:意识障碍患者自主排痰功能丧失,同时患者神志模糊,意识不清,无法正常进食,导致营养缺失,进而造成营养不良性卒中相关性肺炎[13]。质子泵抑制剂可降低胃内PH值,胃病菌生长,胃液返流口咽后会被患者误吸,进而诱发卒中相关性肺炎[14]。吞咽功能障碍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常见病表现,有文献报道[14]急性脑血管疾病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诱发肺炎几率40%-50%。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脱水剂主要效果为减轻脑组织的肿胀,但脱水不当可引起气道分泌物黏稠度增加,增加了感染机会[15];③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对患者预后有不良影响[16]。对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后会显著延长住院时间,与没有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相比,发生了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病死率明显上升[17],本文结果也显示本次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50例患者住院时间(18.33±5.22)天,死亡20.00%高于未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13.37±3.09)天、2.09%(P<0.05)。

综上所述,卒中相关性肺炎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影响因素复杂,危害较重,需要综合呼吸系统、肺部体征、体温、X线片、以及痰液等多个方面的要素进行评估,以提高诊断质量[18],尽早救治,针对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特别是吸氧、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一定要消毒彻底,按操作规程操作,避免医源性卒中相关性肺炎[19]。积极有效治疗神经系统的原发病,原发病病程较长,营养耗损较重,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加强患者的免疫力,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20]。合理应用脱水剂。给予患者早期的吞咽功能训练,在训练中主要针对舌、唇、咀嚼肌肉等进行按摩和主被动运动,提升吞咽反射的灵活性。部分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早期不能正常地进行饮食,需行以鼻饲来为其提供能量摄入,在鼻饲操作前后的半小时左右,先将床头进行适当的抬升。

猜你喜欢

质子泵性肺炎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我院2018-2020年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PDCA循环管理促进某二甲医院外科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分析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质子泵抑制剂增加病毒性肠胃炎风险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