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冬季欧洲天然气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2022-12-13闫涵

国际石油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消费量管线天然气

闫涵

(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西方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矛盾激化,双边进行了多轮的经济制裁与反制裁,引发天然气供需失衡、全球天然气贸易格局重塑、天然气价格集体飙升。欧洲基准(ТТF)液化天然气(LNG)价格一度上涨到10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带动亚洲日韩基准(JKМ)LNG价格一度暴涨到超过8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美国亨利中心(НН)LNG价格从年初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一度拉涨到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欧洲天然气价格俨然成为全球天然气市场的风向标。寒冬将至,乌克兰危机仍然严酷,俄罗斯与西方地缘政治关系依旧紧张,深入研究供暖季欧洲天然气市场形势对于中国能源企业统筹供暖季LNG资源安排和保障冬季天然气供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欧洲天然气市场基本面

经过多年的发展,欧洲天然气市场已经成为高度成熟的交易市场,市场供应形式丰富。俄罗斯管道气通过东部管线流向西北欧地区,挪威天然气通过北部海底管线运往荷兰、英国、比利时等地区;在欧洲南部,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有管道气出口到西班牙和意大利。欧洲在沿海地区部署了一些LNG接收站,接收来自卡塔尔和美国等地区的LNG,西班牙等地的接收站还能进行接卸再出口贸易。欧洲天然气消费主要集中在民用、工商业和发电部门,近几年消费量比较稳定,年消费量在5500亿立方米左右。

虽然欧洲天然气供应形式多元,储气设施比较丰富,但在2022年乌克兰危机和俄罗斯管道气大幅减少的背景下,欧洲天然气供需结构矛盾凸显。尤其是西北欧地区天然气市场结构缺陷更加明显,LNG接收设施明显不足,对管道天然气进口依赖度较高,自有气田保供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改善,将在很大程度影响2022年冬季欧洲天然气保供。

1.1 欧洲巨大的季节性需求波动对天然气供应造成挑战

欧洲天然气需求呈现显著的季节性波动特点,供暖季天然气需求量一般能达到淡季需求量的2~3倍[1]。从2018-2022年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天然气需求月度变化来看,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的波峰波谷需求形态明显(见图1)。在供暖季,德国天然气月需求峰值能达到120亿立方米,但在淡季最低仅有40亿立方米左右;英国旺季月需求量最高在100亿立方米左右,淡季需求与德国相当。

图1 欧洲重要经济体天然气月度消费变化

天然气在欧洲取暖需求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根据欧盟统计局(Еurostat)的数据,天然气取暖消费量在欧洲取暖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稳定在40%左右(见图2)。其中西北欧地区冬季取暖对天然气依赖更高,高于欧洲的平均水平。德国取暖用天然气消费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50%,荷兰则达到60%。欧洲学者使用动态对数线性需求模型研究了欧洲天然气需求弹性,结果显示天然气取暖短期需求弹性较小,这意味着2022年冬季欧洲对天然气取暖需求的依赖没有实质性变化[2]。

图2 欧盟各取暖能源消费占比

与中国天然气消费月度变化进行比较,欧洲天然气消费的季节性更加突出。从过去两年来看,中国淡季天然气月度消费量在200亿~300亿立方米,旺季最多达到400亿立方米的水平,旺季淡季消费比例低于2∶1[3]。相较之下,近两年欧盟旺季和淡季天然气消费量比例接近3∶1。

1.2 2022年冬季俄罗斯天然气对欧供应量处于低位,甚至存在完全断供的风险

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摩擦是2022年全球能源市场的主旋律,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天然气市场供需格局。2022年上半年,俄罗斯实施“卢布结算令”政策提升了市场的担忧情绪,少数国家由于不遵照执行该政策遭到“断气”制裁。2022年下半年,俄罗斯与西方地缘政治摩擦升级,北溪管线甚至发生爆炸事件,管线设施维修难度极大,在较长时间北溪管线将维持断供状态,欧洲ТТF天然气价格随之剧烈波动。2021年欧洲进口俄罗斯天然气1750亿立方米,占总消费量的比例超过30%。目前,俄罗斯天然气仅通过途径乌克兰的管线每日输送3000万~4000万立方米到欧洲。从地缘政治形势来看,2022年冬季俄罗斯与西方的地缘关系预计仍维持僵持状态,冬季俄罗斯天然气对欧供应量处于低位甚至存在完全断供的风险,欧洲冬季天然气供应危机重重。为减少俄罗斯能源对欧洲的影响,欧盟已经制定《重新赋能欧洲: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RЕРowerЕU”)计划,提出到2022年年底将其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减少2/3,到2027年底降至零[4]。

1.3 较低的LNG产能增量不能满足欧洲需求的增长

2022年全球LNG供应增长较为有限,较低的产能增量难以满足需求的增长。埃信华迈(IНS Мarkit)预测,2022年全球LNG产能预计增加1500万吨/年,与2021年增量水平相当。由于新建项目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将产量提高到设计水平,因此市场实际供应增量可能低于产能增加水平。分地区看,太平洋地区没有新建项目投产,LNG供应量同比基本持平,供应增量主要来自大西洋地区的美国LNG出口项目(见图3),主要是切尼尔(Сheniere)公司萨宾帕斯(Sabine Рass)LNG项目第6条生产线新增供应量600万吨/年及全球风投液化天然气公司(Venture Global LNG)卡尔克苏(Сalcasieu Рass)项目新增供应量500万吨/年左右。2022年下半年美国新投产LNG项目的产量短期内无法达到设计产能,且弗里波特(Freeрort)项目故障影响美国LNG供应。2022年,欧洲LNG进口量大幅增加,平均月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全年总进口量可能高于1.2亿吨,远高于上年不到8000万吨的进口水平。冬季亚洲LNG现货需求也将上升,来自亚洲地区的天然气消费增长预计将部分挤占欧洲的LNG供应。

图3 全球LNG新建产能变化

1.4 基础设施瓶颈限制欧洲LNG进口

欧洲现有LNG接收站51座,年接收能力接近2亿吨,但欧洲LNG接收站分布极不平衡,现有接收站主要分布在西欧和南欧,ТТF天然气交易核心区域的德国、荷兰、法国和比利时总LNG接收能力低于4000万吨/年,德国甚至没有LNG接收设施。2022年俄罗斯天然气大量减供,虽然欧洲竭力增加LNG进口量以补充天然气供应,但西北欧地区匮乏的LNG接收设施限制了LNG采购量,荷兰等地区接收站一度出现港口拥堵排队卸船的现象。

欧洲在2022年初紧急规划建设多个接收站,由于一般接收站需要3年左右的建设工期,短期内欧洲LNG接收设施瓶颈将继续存在。剑桥能源咨询公司(IНS СЕRA)预测,从2023年开始欧洲接收站投产数量将明显增加,到2027年接收能力将增加7000万吨/年(见图4)。

图4 欧洲LNG接收站接收能力预测

1.5 煤炭和核能在短期内难以弥补天然气缺口

在天然气短缺背景下,德国宣布重启煤炭发电厂以保障国内能源供应,但高企的煤炭价格和莱茵河通航条件限制了该国的煤炭供应。2022年夏天,席卷欧洲数周的高温造成德国商业动脉莱茵河的水位急剧下降,不仅导致航运延误,还将运费推高了5倍以上,让急于囤积煤炭过冬的德国雪上加霜。2018年,莱茵河也曾因大旱水位下降导致货船无法通行而不得不关闭了132天。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С)研究员安德里亚·托雷蒂(Andrea Тoreti)指出,2022年德国干旱情况可能比2018年更为“极端”。高企的煤炭价格还给欧洲“气转煤”带来挑战[5]。欧盟对俄罗斯煤炭实施禁运之后,欧洲煤炭价格大幅走高,目前欧洲AРI2煤炭价格已经从2022年初略高于100美元/吨上涨到300美元/吨以上。

2022年欧洲的干旱也影响了核能供应。作为欧洲重要的核能生产国,法国经历了1958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在高温干燥气象条件下,法国部分核电厂附近的河水温度大幅提升,导致核电厂利用河水冷却的能力受限。因此,法国电力公司被迫宣布削减部分核电厂的发电量。

1.6 欧洲限价提案难以改变天然气市场短缺局面

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居民支付着高昂的能源账单,在这种背景下,欧盟考虑对天然气或电力价格进行限制。目前看,限价有两种形式:一是规定最高交易价格,即不允许市场价格上涨到最高限价之上;二是允许市场形成竞争性价格,但对居民或工业用气超过最高限价的部分进行补贴,目前英国就是采取这种限价方式。

在第一种情形下,有效的最高限价必定低于自由市场价格,因此最高限价必定导致供不应求,市场平衡点将由图6的Е点向左移动(见图5左),市场将出现供应短缺的现象,稀缺资源的配置结果必将引起部分民众的不满和抗议。欧盟针对此限价提议已经过数轮讨论,至今仍未能达成一致。在第二种情形下,补贴式限价方式不会对打压市场价格产生明显影响,但由于政府进行补贴,民众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市场价格会上涨到更高水平(见图5右)。虽然公众支付低于市场水平的最高限价,但对价格差额部分的补贴使得政府蒙受巨大损失[6]。

图5 欧洲限价市场供需变化分析

2 冬季欧洲天然气供需形势分析

2.1 西北欧大陆地区天然气供应与欧洲天然气市场

西北欧大陆地区是欧洲的天然气交易中心和俄罗斯管道气到欧洲最重要的供应区域,主要包括德国、荷兰、法国和比利时。该区域内的ТТF天然气价格反映欧洲天然气市场供需状况,并且西北欧大陆地区是欧洲冬季天然气保供形势最严峻的区域。本文以西北欧冬季供需形势为切入点,研究供暖季欧洲天然气市场状况。

西北欧大陆地区天然气贸易十分活跃,具有多元化的供应结构(见图6),并且通过丰富的管网与欧洲其他区域连接。西北欧地区天然气进口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俄罗斯和挪威的管道气,另一部分来自LNG进口。西北欧天然气管线在多个方向与外部连接,在欧洲大陆与卢森堡、奥地利、波兰和捷克有管道气贸易,在北部方向与瑞典和丹麦有管线相连,在西部方向与英国有管线相连,在南部与西班牙进行管道气贸易。

图6 西北欧大陆地区天然气供需平衡变化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西北欧大陆地区天然气消费季节性变化的特征十分明显。淡季和旺季月度消费呈现显著的“波谷波峰”结构,淡季该地区天然气月消费量在70亿~80亿立方米,旺季月消费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天然气库存相应地出现“夏升冬降”,淡季大量注气,需求旺季则大量消耗。西北欧天然气市场供需结构在2022年前比较稳定,俄罗斯与挪威管道气是供应主体,挪威管道气流量每月在60亿~70亿立方米的水平,北溪管线供应西北欧大陆地区的月流量在45亿~50亿立方米,并且流量比较平稳。液化天然气在市场中扮演调峰角色,西北欧与欧洲其他区域管道气贸易量比较稳定。2022年西北欧大陆地区最重要的变化是北溪管线已经完全断供,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有所增加。本文判断,2022年冬季北溪管线受地缘政治影响将维持断供,亚洲旺季“挤兑”和欧洲基础设施瓶颈使西北欧大陆地区LNG进口受限,欧洲天然气库存和消费变化情况是该区域能否顺利过冬的关键。

2.2 欧洲供暖季天然气市场分析情形假设

冬季气候状况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为避免2022年供暖季出现气荒,欧盟提出削减15%天然气消费量的目标,但该目标能否达到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本文按照“冷冬”“暖冬”以及“正常消费量”“较正常消费量减少15%”4种情况进行分析,供暖期从11月到第二年3月。2020年12月开始,拉尼娜气候席卷全球,亚洲和欧洲地区经历多年不见的寒潮,气象观测数据显示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欧洲各月最高温度较往年同期平均温度低2~5℃[7],因此本文以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供需情况作为冷冬市场基准情形;2021-2022年供暖季欧洲经历了不同的气候状况,气温比预期要高,冬季温度总体高于往年水平,因此本文以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供需情况作为暖冬市场基准情形。

2.3 冷冬情形

鉴于欧洲目前注气比较顺利,本文假设西北欧大陆地区在2022年11月初基本将储气库注满,达到480亿立方米的库存水平,北溪管线完全断供,管输量为零,其他管线流量参照历年情况,参照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冷冬情形下,西北欧大陆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分为“正常消费量”和“较正常消费量减少15%”两种情况,其他供需因素参照2020年至2021年冬季计算。

在冷冬正常消费情形下,西北欧大陆地区天然气消费量从11月开始逐渐增加,次年1月达到峰值水平的近200亿立方米,2月消费量有所回落,但仍高于100亿立方米。在此消费增速下,2月底西北欧大陆地区的库存已经耗尽。因此,在冷冬情况下,如果政府无法采取措施将消费量降至正常水平以下,欧洲无法顺利过冬,ТТF天然气价格将飙升到更高水平。

如果政府采取了激进的措施来减少15%的天然气消费量,在冷冬情况下,西北欧大陆天然气累计消费量将持续增长,但低于正常消费情形,3月底该区域大部分天然气库存将耗尽,市场将呈现紧平衡状态。

2.4 暖冬情形

参照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暖冬情形,西北欧大陆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分为“正常消费量”和“较正常消费量减少15%”两种情况,其他变量与冷冬情形一样。如果天然气消费维持在正常水平,那么从2022年11月开始天然气消费将累积增长,在此消费增速下,大约在次年3月底库存耗尽,暖冬“正常消费量”情形下西北欧大陆地区天然气供需与冷冬“较正常消费量减少15%”情形类似,市场将呈现紧平衡态势。如果在暖冬情况下政府仍严格坚持减少15%消费量的措施,那么3月底西北欧大陆地区天然气库存将在200亿立方米左右,这将令ТТF天然气价格承压。

3 结论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天然气市场大幅震荡,欧洲天然气价格俨然成为全球天然气市场的风向标。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欧洲天然气市场基本面,探究欧洲天然气需求的季节性变化,研究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冬季欧洲天然气市场的形势和供需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如果2022年为冷冬,在减少消费量的情形下欧洲天然气市场将呈现供应紧俏局面,如果欧洲不能有效削减天然气消费量,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如果2022年为暖冬,在正常消费情况下市场将呈现紧平衡局面,若欧洲能有效削减消费量,欧洲市场供需可能整体宽松。中国能源企业应加强市场分析,针对不同市场情形制定相应的资源采购和套期保值策略,做好冬季LNG保供工作。

猜你喜欢

消费量管线天然气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韩国电企2月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5%
石油和天然气
高级别管线钢X80的生产实践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N2015083 中国铜铝消费量料在未来十年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