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对糖滤泥发酵效果的影响*

2022-12-13张帅吴绮晴张静婷张文康程昊

食品工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硫酸亚铁锥形瓶枯草

张帅 吴绮晴 张静婷 张文康 程昊,3***

1(肇庆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

2(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柳州螺蛳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柳州 545006)

3(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南宁 530004)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环保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资源的充分利用十分重要,人们致力于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糖滤泥是糖厂在制糖过程中产生的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副产物,产量非常大,每生产1 t 糖就有产生约1 t 糖滤泥,这些糖滤泥在通常被直接用来肥田或者废弃不用,时间长了会使土壤碱化板结,且糖滤泥中含有多种有机营养成分,易发霉,滋养蚊虫,散发臭味,既污染空气,影响周围的环境卫生,又造成资源的浪费。

为了实现资源的循环充分利用,人们开始研究糖滤泥的综合利用。因糖滤泥中含有粗蛋白、粗纤维等,有研究者将糖滤泥制成动物饲料;因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一些微量元素,有研究者将糖滤泥利用功能菌发酵成肥料。但传统的糖滤泥处理方法是将糖滤泥适当发酵之后直接用作肥料,肥效并不佳,适当发酵的糖滤泥与N、P2O5,K2O 复混而成的复混肥则可增强保肥力,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因此发酵后的糖滤泥中总养分含量越高,肥料制作成本也就越低。

本试验利用4 种不同常见微生物发酵糖滤泥,对发酵过程中有机质、总氮、磷和钾的变化进行测定,探究不同微生物对糖滤泥发酵效果的影响,以寻求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糖滤泥发酵微生物。同时,分析糖滤泥经过微生物发酵后的特点和优势。本研究为糖厂下脚料糖滤泥的综合利用开辟一条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糖滤泥,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

1.2 试剂及试剂配制

氢氧化钠、硫酸、重铬酸钾、邻苯二甲酸氢钾、硫酸亚铁铵、1,10 菲罗啉、酚酞、甲基红、亚甲基蓝,均为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

重铬酸钾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39.23 g 重铬酸钾溶于700 mL 蒸馏水中,加水稀释至1 L,备用;0.25 mol/L 重铬酸钾基准溶液:准确称取12.2577 g经120 ℃干燥4 h 的基准重铬酸钾,先用少量水溶解,然后转移至1 L 容量瓶中,定容;1,10-菲罗啉-硫酸亚铁铵混合指示剂:用分析天平称取0.8 g 1,10-菲罗啉以及0.5 g 硫酸亚铁铵,溶于50 mL 水中,储存于棕色瓶;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液:将50 mL 甲基红溶液(2 g/L)和50 mL 亚甲基蓝溶液(1 g/L)混合;400 g/LNaOH 溶液:称取40 g NaOH 溶于100 mL 水中;0.25 mol/L 硫酸溶液:用移液管准确移取7.5 mL 硫酸于500 mL 水中,定容至1 L 容量瓶中;0.5 mol/L NaOH 标准滴定溶液:称取20 gNaOH 用蒸馏水定容至1 L 容量瓶中,然后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标定;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准确称取4.75 g 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100 mL 蒸馏水溶解;酚酞指示剂:称取0.5 g 酚酞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50 mL。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DHG-9070A 电热鼓风干燥箱,中仪国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Agilent ICP-OES73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戴安ICS-5000+离子色谱仪,美国Thermo-Fisher 公司;SHZ-D(Ⅲ)型循环水真空泵;HH4 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智博瑞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自动消化仪;水蒸气蒸馏装置。

1.4 试验方法

1.4.1 菌种扩大培养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液体培养基,分装后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121 ℃灭菌30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将黑根霉、米曲霉、酵母菌接种于PDA 液体培养基中于2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 h。

1.4.2 材料处理

取适量糖滤泥于锥形瓶中,在120 ℃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30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将1 mL菌液接种于装有糖滤泥的锥形瓶中,4 种菌种接种完毕后贴上标签于2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将发酵0 h、49 h、120 h、192 h、264 h、336 h 的糖滤泥取出于96 ℃烘箱烘干24 h,用研钵研成粉末密封装好,贴上标签。

1.4.3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0.04 g~0.06 g 处理好的糖滤泥粉末(精确到0.0001 g)放入250 mL 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5 mL 重铬酸钾溶液和15 mL 硫酸,并于锥形瓶口加一个漏斗,放入100 ℃水浴锅中保温30 min,取出冷却后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锥形瓶中溶液总体积控制在75 mL~100 mL,加入3 滴1,10-菲罗啉-硫酸亚铁铵混合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至样液由橙色转为亮绿色,最后变为灰色为滴定终点,同时按以上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有机质含量使用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W2—有机质含量的质量分数,%;

W1—氯离子含量,%;

V3—空白试验时消耗的硫酸亚铁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

V4—测定样品时消耗的硫酸亚铁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

m—测定样品质量,g;

c2—硫酸亚铁标准滴定溶液浓度,mol/L;1/12—与1%氯离子相当的有机碳的质量分数;1.724—有机碳与有机质之间的经验转换系数。

1.4.4 总氮含量的测定

取0.5 g~0.6 g 处理后的样品放入消化管中加入硫酸铜硫酸钾混合催化剂,15 mL 硫酸,置于自动消化仪中消化至澄清透明,取出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0 mL 容量瓶中待用。取10 mL 样液于水蒸气蒸馏装置中的反应管中,加10 mL 400 g/LNaOH 溶液,以35 mL 0.25 mol/L H2SO4标准溶液作为吸收液沸腾蒸馏15 min,用pH 试纸测试管口无碱性时停止蒸馏,滴加4 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用NaOH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将10 mL 样液换成10 mL 蒸馏水重复上述试验以作空白。

总氮含量使用下式计算:

式中:w—总氮含量,%;

C—NaOH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mol/L;

V0—空白试验时使用的NaOH 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

V—测定时使用的NaOH 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

14.01 —氮的摩尔质量,g/mol;

m—样品的质量,g;

5—稀释倍数。

1.4.5 磷、钾、氯的测定

磷与钾含量的测定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进行测定,氯含量的测定使用ICS-5000+离子色谱仪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机质含量试验结果分析

接种黑根霉、米曲霉、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糖滤泥在发酵0 h、49 h、120 h、192 h、264 h、336 h 时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1 所示。

图1 不同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有机质含量变化

由图1 可知,不同微生物发酵糖滤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均逐渐下降,但不同微生物之间有机质含量变化差别不大,在发酵336 h 时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米曲霉,为38.14%,其次是酵母菌,最低的是黑根霉,为35.87%。

2.2 总氮含量试验结果分析

接种黑根霉、米曲霉、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糖滤泥在发酵0 h、49 h、120 h、192 h、264 h、336 h 时总氮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2 所示。

图2 不同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总氮含量变化

由图2 可知,除黑根霉外,其余菌种在发酵糖滤泥的过程中总氮含量均逐渐下降,而黑根霉由于其具有固氮能力在发酵49 h~120 h 总氮含量有一个上升过程,后因菌种老化固氮能力下降,总氮含量开始下降,在336 h 时总氮含量最高的为黑根霉,为1.88%,其次为酵母菌,总氮含量最低的为米曲霉,为1.39%。

2.3 磷含量试验结果分析

接种黑根霉、米曲霉、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糖滤泥在发酵0 h、49 h、120 h、192 h、264 h、336 h 时磷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3 所示。

图3 不同菌种发酵过程中磷含量的变化

由图3 可知,不同菌种在发酵糖滤泥的前192 h过程中磷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但除枯草芽孢杆菌外其余菌种在发酵192 h 之后磷含量均逐渐上升,且高于未发酵时糖滤泥中磷含量,在发酵336 h时,磷含量最高的为酵母菌,为2.31%,其次为黑根霉,磷含量最低的为枯草芽孢杆菌,为2.14%。

2.4 钾含量试验结果分析

接种黑根霉、米曲霉、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糖滤泥在发酵0 h、49 h、120 h、192 h、264 h、336 h 时钾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4 所示。

图4 不同菌种发酵过程中钾含量的变化

由图4 可知,黑根霉发酵糖滤泥的过程中钾含量是逐渐升高的,其余菌种发酵糖滤泥过程中钾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但都高于未发酵时糖滤泥中钾含量,在发酵336 h 时,钾含量最高的是酵母菌,为0.18%,钾含量最低的是枯草芽孢杆菌,为0.1618%。

3 结论

本试验利用黑根霉、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米曲霉4 种菌种发酵糖滤泥,在发酵过程中对糖滤泥中有机质、总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根据GB/T 18877—2020《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规定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有机质含量应≥20%,总养分(N+P2O5+K2O)≥15%。本试验中4 种菌种发酵糖滤泥有机质含量均大于20%,发酵336 h 时黑根霉发酵的糖滤泥总养分为4.33%,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的糖滤泥总养分为3.76%,酵母菌发酵的糖滤泥总养分为3.99%,米曲霉发酵的糖滤泥总养分为3.77%,因此在发酵336 h 时,黑根霉发酵的糖滤泥最适合添加无机肥料制成有机-无机复混肥,其次是酵母菌发酵的糖滤泥。糖滤泥经过微生物发酵后,虽然有机质和总氮含量下降,但磷、钾含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因此相比未发酵的糖滤泥,发酵后的糖滤泥在用作磷肥、钾肥时更有优势。

猜你喜欢

硫酸亚铁锥形瓶枯草
硫酸亚铁溶液与氧气及次氯酸钠反应的实验探究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Autoimmune hepatitis in a patient with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A case report
岁末
隔空灭火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硫酸亚铁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北方树的性格(外一首)
草坪枯草层的处理
实验制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