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探讨
——以宝鸡市香泉镇项目为例

2022-12-13吉亚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陈仓项目区耕地

吉亚飞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

耕地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对国家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具有保障作用[1-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是为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城乡发展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土地整治等工程手段、旧宅基地腾退等措施,在保证区域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建设用地、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4-6]。通过开展增减挂钩项目,充分发挥国土资源政策对地方经济发展及扶贫开发的支持促进作用[7-8]。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对城镇化进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改善拆旧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城镇化大发展,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等[9-10]。本文以宝鸡市陈仓区香泉镇增减挂钩项目为例,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拆旧区复垦条件、拆旧区复垦潜力、复垦后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该项目通过对旧宅基地复垦,形成了“田成片、路配套”的农田结构,改良了开垦地块的生态环境,营造了优良的区域环境。

1 项目区概况

香泉镇地处宝鸡市陈仓区西部山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106°39′26″~106°52′06″、北纬 34°24′57″~34°40′40″之间。项目区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形地貌为陇山山系关山余脉深山区丘陵沟壑地带,海拔在850~1 850m之间,属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 000 h,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600~650mm,全年无霜期 180~250 d,土壤 pH 值为7。截至2019年末,项目区辖15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共3 029户、12 056人。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 155元。全镇大家畜存栏2 753头、猪3 997头、羊1 214只、家禽41 400只,私营和个体工商户共378户,从业人员1 102人。本文按照“整村推进、尊重民意、符合规划、规模控制”原则,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潜力的调查,结合各镇实际情况,确定陈仓区香泉镇麻池村、康家沟村、七一村、陈家沟村、刘家沟村、孙家村、各河口村、硖里村、三泉村的78个地块作为拆旧区,涉及12个行政村,共58.67 hm2。

2 拆旧区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面积58.67 hm2,由78个拆旧地块构成,涉及搬迁群众896户、2 297人。拆旧地块分布相对零散,拆旧区住宅多为土木结构,旧宅建筑为土坯外墙,已严重风化,建筑质量差,住宅结构不合理,实用性差。同时,宅基地周边附属设施占地面积较大,拆旧区土地资源利用粗放,严重影响村庄整体面貌。公建配套设施不足,村级小学、党员活动室建筑质量较差,村内缺乏文化站、休闲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条件差,部分路面尚未硬化,遇雨雪天气道路泥泞不堪,道路两侧杂乱,环境较差。当地居民在搬迁后已得到政府妥善安置,拆除废弃房屋后住房有保障。根据2018年陈仓区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和现场核查确认,本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区所涉及的相邻镇、村土地权属界址清楚;拆旧地块权属为集体所有,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归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四至清楚,无争议。

3 拆旧区复垦条件

在对拆旧区进行复垦时,针对拆旧地块实际情况进行适宜性分析,使得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

3.1 拆旧区工程施工条件

拆旧区建设用地复垦具备工程施工条件。首先,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复垦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和采矿用地都有道路相通,虽然多为土路,但是能够满足车辆机械进入,进行机械化复垦。其次,复垦工程难度较小,本次复垦的农村居民点土层较厚,平整地块可以内部挖填平衡,外运土方需求量较少;最后,项目区通水通电,可满足施工要求。

3.2 拆旧区复垦地块土地利用条件

拆旧区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复垦地块可种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与周边地块连接成大片,便于机械化耕作和田间管理。项目区拆旧区所在地气候条件较好、降水充沛、土壤肥沃,适合作物的生长。实施此项目,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对于改善当地的旅游环境、改变生产条件、防治自然灾害、绿化美化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4 拆旧区复垦潜力

按《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2—2016)关于农村居民点复垦新增耕地潜力测算方法,经实地抽样调查及典型样本估算,并结合当地土地复垦项目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本次拆旧区可复垦面积58.67 hm2,预计可新增耕地52.66 hm2,新增耕地率89.76%。通过土地平整、翻耕、道路工程,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新增耕地质量、提高项目区土地利用效率、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根据《陈仓区农用地分等成果》和耕地等别补充完善工作成果,结合拆旧区周边耕地实际情况,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复垦后经过5年培肥耕种,可以确保新增耕地等别达到11~12等,实现与周边耕地质量相等。

5 复垦后经济效益

项目区拆旧地块复垦后,其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复垦后作物产量增加带来的经济效益。拆旧地块面积58.67 hm2,复垦后预计新增耕地面积52.66 hm2,种植的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根据复垦后作物预计产量和单价(冬小麦产量约6 t/hm2,单价 2.4 元/kg;春玉米产量约 7.5 t/hm2,单价2.2元/kg),可测算出拆旧区规划复垦后年均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62.72万元。

6 项目优化措施

6.1 建筑物拆除与生态处理工程

在项目实施前,结合生态优先的原则,提前规划拟拆除的建筑物垃圾,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循环处理。针对陈仓西山地区土地紧缺的现实情况,对拟拆除的土坯房墙土拆除后进行捣碎,就地碾压作为耕作层,并施加有机肥料、保水剂以及生物炭,完成废弃土坯房墙土的再利用。针对其他废弃建筑材料,将废弃砖块、瓦块等材料分选和破碎后,充当路基原料进行筑路,不仅可以对废弃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还可以提升道路的整体强度,从而提升道路的整体质量。

6.2 土地平整工程

建筑物拆除后,依据项目区地形实际,对局部不平整、地势低洼地带就近挖高垫低,挖土深度在0.4~0.8m之间。实施客土回填后,使项目区地块土层厚度达到0.5m以上,田面高差控制在15 cm以内。根据实际情况,在地面坡度较大的地块内布置田坎,田坎坡度控制在63°~70°。田埂高出田面0.4m,上宽0.3m、下宽0.5m,田埂应修筑成等腰梯形状。

6.3 灌溉与排水工程

本项目主要对旱地进行土地整治,田块设计时,保留1/500~1/300的比降,以满足排水需要,且周边耕地已配套排水设施,无须另外布设。

6.4 田间道路工程

项目区复垦地块分布零散且周边道路系统相对完善,对原有田间道进行整修,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新建部分生产路,田间道路以泥结石路面为主,生产路以素土路面为主,基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0.94。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项目区田间道比田面高出0.3m,路面宽度为3m,路肩宽0.5m,横向坡度3%。生产路比田面高出0.3m;路面宽度设计为3m,路肩宽0.5m,横向坡度2%。

6.5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在保护项目区田埂、边坡原有植被的基础上,选择表土裸露区域播撒易成活、多年生的苜蓿草籽,并定期浇水养护,在进入项目区的现有道路或泥结石道路两侧做好农田防护措施。该类工程措施能减弱风蚀、水蚀,提高该区域水土保持效益。

猜你喜欢

陈仓项目区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农业水权分配方法研究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脱贫攻坚的陈仓启示
陈仓模式实践中的香泉镇变迁
精准脱贫 陈仓实践 陈仓区“生态+旅游+扶贫”实践模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