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材料课程教学研究
——以非遗夏布项目化教学框架设计与组织实施为例

2022-12-10羽露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环球首映 2022年9期
关键词:夏布服装材料

羽露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一、非遗夏布项目化材料课程理念设计

基于服装行业岗位调研分析、文创与服装产业发展带动服装升级趋势,打造综合型人才培养,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把原有服装材料设计课程融入创新毕业设计展示体系,以展览的形式反推课程评价。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完成从学习者到职业人的综合能力塑造;站在升级产业的角度,重新设计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教学效果,形成新型课程标准、教案,推进课程建设。

二、多维度平台搭建与教学手段组织

多元化校内实习基地支撑多种教学形式。服装缝纫实训室、服装制版实训室、服装CAD实训室、服装电脑机房等专业特色实训室及平行专业特色实训室,共同支撑材料课程的非遗夏布项目实践。

与本地文化传播公司合作深入项目化教学。对接荣昌本地特色学生实践基地、夏布种植及生产基地,为后续课程开展与深入调研提供资源保障。

后续毕业设计课程体系支撑创意材料课程教学成果应用。在毕业设计实践中,根据具体设计要求,整合资源要素,充分应用前期材料研究成果,深入毕业设计作品的研发。使课程内容之间相互支撑,既扩充非遗材料设计资源又能使毕业作品方案更贴合项目主题,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推动对非遗夏布项目的保护。

建设非遗中心,与校内实训基地共同支撑夏布再造与创新项目的材料课教学。深入项目对接,建设非遗大师工作室。大师与校内专业教师一同合作,确保材料方案顺利实施,为推动夏布的创新发展作贡献。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实践对象:高职艺术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

实践周期:课程学时48,授课周次3周

课程学习内容与目标解构:(见表1)

实践内容与方式:

(一)第一阶段:田野调研

材料课程从调研开始。夏布是中国最古老的以苎麻为原料编织的布匹。由于织造工序繁多、制作过程复杂、周期时间较长,导致它逐渐被现代模式替代。课程内组织学生到荣昌生产基地进行一周的实地观摩学习,了解从苎麻的绩纱到夏布织造等一系列手工生产过程。我专业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技艺大师共同组建教改团队,针对夏布非遗项目与传统设计课程实践内容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以模块化的形式嵌入服装材料的课程体系中。在材料生产环节,组织学生开展以小组形式开展绩纱,挽麻团、挽麻芋子到上浆等十几道工序准备工作。其次,机织物原理分析与实践环节,深入传承人故乡听非遗故事,由传承人亲授织造技艺。学生身临其境,在文化沉浸中逐渐理解与接受古法造布,尝试基础织造全过程。

田野调研:组织学生进行一周的织造基地实地考察,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带着问题进课堂。

非遗工坊学习:教师及非遗大师课堂讲解手工材料的历史与发展,结合制作要点,完成纺纱、织布的过程作业练习;组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协作式学习方式完成阶段性实训,进行关于“夏布文化实践”的专题讨论。

资料整理:夏布材料制作小样整理、夏布材料主题分析。

(二)第二阶段:材料研究

为期一周的夏布材料研究。本着工作任务由简到复、技能技巧与职业能力逐步提高的原则,本学习领域由3个层次、3个学习情境和3项工作任务组成:3个层次是认识—实践—设计,完成由认识到应用乃至设计创作的能力培养过程。3个学习情景分别是夏布材料属性分析、夏布材料实验、夏布主题设计制作。3项工作任务是了解服装材料、设计制作服装材料、运用特色主题材料。通过研究夏布材料的物理性能、视觉与触觉肌理充分利用夏布吸湿性好、放湿性快,热传导大的性能以及高可塑性等特点,通过缠绕、刺绣、草木染、燃烧等多种手法,对夏布织物进行实验研究,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以及技能大师共同引导学生结合传统图案元素或是现代视觉要素,基于夏布材质进行重新编排;通过手绘、丝网印刷等工艺技术从完全依托与传统形式到逐渐脱离固有形式进行创新材质设计。组织学生完成一系列面料作品,利用不同手段,充分感受,荣昌夏布的生机活力。结合前期调研,与面料小样拓展设计积累创意材料素材,构思以服装款式为设计依托的成品研发。

材料方案设计:学生整理制作小样并上网搜集资料,双导师结合知识要点、技能要点引导学生完成阶段性实训“材料设计方案”PPT制作。

材料方案制作:依据学生材料设计方案汇报实际情况,引导开展面料制作;学生分别完成材料减形设计、材料增型设计、立体结构设计、综合材料运用并制作完整材料作品集。把新增实作部分内容纳入“材料设计方案”。

材料方案整理:非遗技能大师、服装专业教师、服装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材料设计方案汇报,认真分析问题,协助学生展开下阶段设计指导。

(三)第三阶段:成品设计

一周成衣设计,根据面料小样作品册综合分析小样设计应用。与非遗大师探讨文化传承含义,与专业教师探讨实践作品方向。学生通过综合布样类型,选择几种不同类别,分组进行成衣实验设计。从布面本身触发灵感,设计合适的服装款式,深入服装主题概念,完成系列设计。例如在裁剪上,传统百褶裙单品,再配合上现代西装款式,运用合理的嫁接搭配,获得既传统又现代的民族风服饰。再者,将西服立领、中式盘扣等现代工艺元素与古法夏布融合设计,同样使原有的夏布更具时尚气息。

设计方案开题:根据上两个阶段积累的材料设计方案,学生进入文化产品设计阶段;设计思路展开、主题板制作,学生完成服装设计调研分析报告。

设计方案整理:专业教师引入不同服装产品设计中文化元素提炼的问题;专业教师主导、工艺制作技能大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完成阶段式实训,分方向、分主题再次调研服装风格与样式,嫁接现代设计与文化材质展开服装主题设计;学生在此阶段将多次重复研究材料-设计-款式-效果,导师团队根据情况,安排多次阶段性汇报,帮助学生分析方案重难点,组织开展方案实施,细化设计要素、工艺步骤,使学生有效开展设计主题研究。

设计方案汇报:学生充分整理前期田野调研资料、中期材料研发资料与材料作品集、后期服装设计方案开题汇报资料,完成设计总结汇报。准备开展下一阶段工艺实作与呈现。

材料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教学机制上服务于人才培养与专业认知的传播与创新,非遗夏布项目化需要机制建设与创新,文化传承人与专业教师、学生群体的双向保障。其次,服装设计专业的发展也同样需要社会热点项目支撑,开拓性地将夏布主题融入专业发展规划,对扎根文化、结合本土特色结合政、行、企、校深度合作研发特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再次,对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传统知识,结合目标市场,学习如何在特定主题下实现产品设计,站在地区文化的角度审视作品,观察特色产业发展,关注热点问题等具有实践价值。“非遗”项目化教学,在多元文化教育不断发展下,构筑非遗教育传承新思路,融合职业的工匠精神与艺术的人文精神;融合教育的研究职能与教学职能;内容上融合服装面料学、夏布材料理论知识和材料制作的实践知识。以学生为本,开发非遗特色课程,培养符合新型服务业的综合性人才。

四、课程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方面,分成形成性课程评价和结业性课程评价两个部分。根据课程教学的三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课前第一阶段实地考察,学生提交的作业形式为调研报告,通过专业教师和技能大师形成考评标准对学生夏布技能技术学习情况以及调研方式、调研成果进行综合考量;第二阶段为材料研究阶段,可以根据学生对夏布材料研发的效果以及实验性设计参与讨论、完成各种阶段性实训任务的表现以及面料主题呈现、艺术表达、功能属性四个板块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成衣设计阶段,由专业教师、技能大师、企业导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的拓展设计情况,依据文化市场价值、服装制造业产品质量评价方式以及设计评价三个维度,最后结合三个阶段的设计作品质量和学习表现以及学生的出勤和纪律综合评分。

从这个模式设计上,我们摒弃了以教师为核心的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型设计。一个非遗项目贯穿始终,让学生站在主导者角度,整合各级资源,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深入融入文化体验,深度理解传统材料的价值。以项目化真实教学导入模式设计,灵活调整教学课时与实践学时比例,技能大师和专业教师协同完成授课与全过程指导,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自学热情,专人专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且更好地把理论知识教学与传统经典的实作工坊式的教学互动式融合起来;从各环节的关系来看,每个环节都做到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在教学内容上,以职业素养,专业能力为核心标准构建学生批判性思维极大促进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构建团队协同合作能力。用独特文化角度,探索创新职业化综合能力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多维能力塑造。

总之,课程评价体系在建构性学习环境中展开,真实主题项目引入+非遗作品呈现。不只单方面强调教师评价学生,同时强调学生能力以及对课程教学设计的反馈。对知识结构、行业技能要素的真实评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与技能大师共同引导交流、分小组讨论,完成课程互动教学环节任务,学生在实际操作-项目讨论-技术分析-难点攻克-汇报总结等一系列活动中强化训练,巩固材料学科内容,充分结合职地方特点文创项目与职业技能知识完成手工夏布材料设计方案。本教学评价设计纳入了文创行业、服装企业职业评价标准并且纳入学生自我评价标准。从整体上,动态控制交互式教学手段达到个性化教学成果的特点。

服装材料设计课程作为一门与社会、市场紧密联系的学科,是服装专业高职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课程。材料是服装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基础元素之一,对材料的搭配研究与创新运用是当代服饰设计中重要的设计手法。服饰产品的廓形、风格、工艺和版型都与材料的选择息息相关。因此,此课程教学设计更应与市场需求保持紧密联系。非遗夏布项目化以行动为导向,在真实项目中,引导学生积极收集信息、获取知识、探讨方案以此解决问题。其教法的内在设计围绕批判性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意与创新思维、沟通技能、合作及协作展开内容组织。创造性的三个环节教学设计,从田野调研到材料研究再到衍生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个环节都充分融入综合能力要素;由学生反推教学进度,由技能点、知识点、能力要求反推课堂基本教学单元;合理化学时安排,最大程度尊重个性发展,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实践生产,助力实践性课程建设。非遗夏布项目化实现了非遗大师、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的教学设计,以学生执行情况的教学效果反推课程质量。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质量的同时,学生也在通过最终展示效果的社会反馈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师、企业专家、非遗技能大师不断量化评价标准,学生积极反馈,推进其循环往上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夏布服装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夏布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 守护和传承
夏布遇上扎染
道具服装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夏布绣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浏阳夏布文化传承的困境以及解决途径
最美材料人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