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探析

2022-12-10刘茗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环球首映 2022年9期
关键词:数字艺术发展

刘茗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电影是一种将动态摄影和幻灯片相结合而形成的图像,它是一种艺术和技术的综合。虽然在早期的发展中,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和生动的生活场景,为当时的观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受,但是,因为那时的影片都是通过科技手段把真实的场景呈现在屏幕上,所以很难称之为艺术。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影视艺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近几年,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影片的创作方式、表达方式、艺术、美学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使影视作品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电影艺术不再局限于现实,而影像中的过去与未来、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与表达,给观众以全新的艺术体验,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影片的艺术内涵。

一、导论:数字技术及相关问题

科技发展与艺术是一种新的融合,科技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探索,而艺术的追求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电影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如果没有科技,就没有电影艺术。数字技术的出现,给了电影制作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会使电影艺术更接近自然和现实,所以数字技术的应用,必须有高质量的创意,才能真正地实现数字技术的艺术和个性化。

(一)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分析

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电影的艺术,从理论上讲,它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电影的审美功能,使影片回归到一个新的图像审美方向,数字技术的运用导致了电影的虚拟审美。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影的制作、发行、剪辑等技术的不断完善,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而且,它还丰富了传播手段,改变了人们的观看习惯,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数字技术也使人们对影片的美学和性质有了新的认识,数字技术也为电影产业创造了可观的利润[1]。

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既有正面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电影创作当中的技术淹没了人文,对数字技术的炫耀已经成了时尚,技术崇拜迹象较为严重,电影艺术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核心在于它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它必须把技术与人文相结合,数字技术削弱了电影的伦理作用,观众则成了单向度的人,这些负面的影响都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二)数字技术在电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发展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包括对数字技术的片面追求,使影片失去了人文精神。此外,数字技术对商业运作的过分追求,也极大地影响了艺人的审美价值。从我国电影发展的角度来看,数字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目前国内尚未形成规模的电影工业,在市场观念上还比较薄弱,更多的人把电影看作是一种纯艺术,对于数字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融合并没有完全的了解。另外,由于制度不健全,缺少一个健全的、公开的、竞争的电影创作和发行机制,因此,数字电影生产系统在这个发展阶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除此之外,我们在投资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少正确的电影理念,缺少优秀的人才,更多的是注重剧情,而忽略了画面,注重娱乐,这也导致了国内的电影在与好莱坞的商业片竞争中处于劣势。另外,在影视技术上,特别是数字技术,对我们国家电影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数字技术之于电影文本:类型的丰富与叙事的变化

电影创作是伴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美学转向,这种转向表现在四个层面上,即相互关联和影响。随着影视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影视观众的数量急剧增长,在大众和精英之间不可避免的美学矛盾面前,影视制作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的增强,影片自身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极具可视化的风景,如淡化了传统的叙述,注重了奇观。随着影视艺术的不断深化和技术的发展,影片从图像到仿照的转变,很快就吸引了当代大众的审美眼光,而高度的虚拟和数字化使得影片的奇观化景观表现得更加鲜明。这一系列的转变会带来愉悦的产生,让人们继续追求视觉上的愉悦,沉迷于制作仿制品的欲望,从而增加了对图像的消耗。消费思想支配着大众,并持续地侵蚀着人们的消费心理。这种美学转换是双向的,即审美客体与电影本身的美学价值与内涵的转化,以及在此美学倾向的作用下,影视消费审美主体发生了变化[2]。

传统的影片是从其他传统的艺术门类如小说、绘画、戏剧、音乐等中吸取素材,尤其是戏剧,早期的电影大都是以戏剧的形式呈现,通过巧妙的结构与风格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传统的电影叙述方式,都是按照剧情的结构和情节来进行的,这也是电影在经历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艺术,电影无疑找到了学习对象真正的精华与诀窍,电影从戏剧的经验中学到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毫不夸张地说,它窃取了戏剧的精髓与奥秘,正是由于影片不断吸取其他类型的学习和借鉴,它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好莱坞电影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和发展之后,终于发现了一条与观众身份相辅相成的规律,将戏剧性的叙述融入影片中,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一种类型的电影,也就是所谓的喜剧片。所谓类型片,实质上是一种以市场价值为基本目的、以戏剧式叙述方式建构整体形式、获得受众认同为主要目的的影片。好莱坞类型影片中的经典作品,至今仍是魅力十足,经久不衰,比如《罗马假日》《飘》,它们都是通过戏剧性的叙述,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将故事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而这些经典影片,也是戏剧电影走向成功的重要标志。

可以说,新技术的运用与娱乐业的发展无关,电影采用的是蒙太奇手法,但六十年代以后,这种情形却出现了变化,一些前卫的尝试被引进到了电影的创作中,他们想要打破传统的电影剧本,舍弃叙事的连续性和因果性,寻找一种不合理的情绪,用有意识的动作代替情节,刻意营造出电影屏幕上的声光变换效果。采用更为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能够创造视觉上的奇迹。除了叙述性影片,新的戏剧类型也逐渐成为主流。英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穆尔维首先提出了“奇观”这一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中的“奇观”概念来源于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对“景象社会”的研究。在西方文学语境中,德波的“景象”与穆尔维的“奇观”是同一字。“在影视文化的今天,影片正从故事片走向了神奇片,而以奇幻片代替叙述片,逐渐占据了主流”。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写道:“在一个普遍存在的现代化生产环境下,生命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景观堆积。所有的直接的东西,都变成了一种形式。而“景观电影”,则被称为“可视化影片”。它包括动作、身体、速度、场面四大类。影片不仅具有叙事功能,而且具有可视化功能,而视觉化的影片则是以视觉形象为主要元素,通过对影片画面的观感进行强调,从而加强视觉效果的震撼力。在风景影片中,利用蒙太奇手法进行叙述组合的场景也成了一种奇观蒙太奇,其所遵循的“愉悦”的视觉快感法则,摒弃了传统的“蒙太奇”式的叙述法则,将完整的叙述结构线由“奇观”所打破,不再局限于叙述的逻辑关系,而直接为视觉的创造提供了便利。在奇观影片中,由于缺乏合理的叙述和加强的视觉效果,这将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从而导致了对叙述的视觉解构。

三、数字技术之于电影接受:审美心理与主体能动性的变化

数字化技术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结合起来,将抽象信息转化为可感知、可管理、可互动的技术。数字媒体产业是由数字媒体、网络技术和文化工业结合而形成的,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数字技术是数字信息处理、计算机、数字通信、互联网等技术的综合应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媒介平台层出不穷,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媒介的融合已成为当代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技术正在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势头,对各类媒介进行了变革和影响,这一快速增长的局面是由电脑技术的不断突破所带来的。在信息化的今天,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数码技术产品,无论是科幻大片,还是普通的电视剧,又或者是网络游戏,又或者是手机广告,都离不开数字技术,而这些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技术,则为数字技术的展示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影视文化对影视行业的影响源远流长,最终也是随着摄影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因为电影是一种无限的影像,它的存在,可以满足观众对影像的需求,并不断地推动着影片的发展,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影片的表现和表达能力,因此,把视觉文化和电影的生产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视觉文化和电影生产之间的微妙而复杂的动态联系。

首先,摄影器材与技术的发展,是我们了解影片,甚至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条件。由于技术的发展,影像符号的形象化特性也日益显现,人们对现实的渴望也越来越多。此外,由于影片自身具有重现人间的情感和精神的能力,因此,在讨论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必须提到影像审美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角色,而由于影片的审美与时间、空间的关系,使得影像的心理特性有了更多的内涵[3]。

数码技术进入电影生产后,人们对艺术的期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厂商们想方设法地改善放映技术,以达到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在数字技术的背景下,传统的主体与客体的审美距离逐渐消失,观众对电影的欣赏不再是一种“静观”,而是一种对视觉和听觉的“浸沉式”。

“大片”在大屏幕上使用多个声音来表现其效果,但与传统好莱坞相比,它更像是电子游戏、音乐录影带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主题乐园,在观看影片的时候,观众被图像所吸引,而不是被现实所吸引。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大片对于数码电影的观影活动和审美体验的描写都相当精确。所以,这种由数码技术制作的超级预算、创新音响的大片也被称作“浸沉式”。

四、数字技术之于电影本体:感觉真实上的电影影像本体论

数字技术时代的CGI,由于数字技术的日益普及,CGI也大量进入了影视制作领域,特别是CGI电脑产生的画面,CGI是CG技术的一种实践,可以让人在没有摄影机的情况下,制作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可以说,CGI技术可以制造出任何人类所能想象的真实,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家的创造力。CGI没有任何现成的影像作为基础,可以无中生有地产生新的影像,而计算机动画则是一种动态的CGI。计算机动画迅速发展为CG技术的一种先进应用,并且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影视艺术中[4]。

数字技术给影片带来的革命,可以说,它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过去,在无声电影中,或者用彩色取代了黑白。数码技术将极大地拓展影片的表达空间,创造出前所未有、前所未闻甚至想象不到的视听奇观和虚拟现实。

CG技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应用到电影生产中,它的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982年夏天上映的那两部电影,CGI的水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第一次从电脑屏幕上跳到了背景,也就是在这一点上,他们被认为是第一部CGI电影。第一个片段叫做《星际旅行Ⅱ:可汗的愤怒》,其中一分钟的片段叫做“创世纪”,它是用CGI制作的,描述一枚载着生物的火箭撞击一颗没有生命的星球,在大火熄灭后,深蓝色的海洋在低空浮现,浓烈的火焰在溪流中生长,一颗颗死亡星球诞生了生命。整段情节宏大、色彩自然,第一次使用了CG中最基础的构图手法来描绘火焰的燃烧。另外一部CG影片是由迪斯尼公司投资制作的《电子世界争霸战》,其中有15分钟的CGI动画,讲述的是一个人掉进计算机里的虚拟世界,与恶人战斗,因此在CGI的背景下,有200多个CGI场景。1985年,美国电影历史上首位CGI角色被拍摄于《少年福尔摩斯》,1989年,CG片终于进入了成熟期,卡梅隆的作品《深渊》成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使用了一个离子系统,就像水一样,可以随意变化形状。《深渊》中有一幕非常经典的场景:一名NTO潜入了水下基地,他就像是一条漂浮在水面上的水流,在水中游动,最后变成了一张笑脸,背景也是从水面上反射过来的,但却发生了扭曲。这张水人脸是如此逼真,仿佛“真有其物”,但实际上却是不存在的。在当今好莱坞,CG技术已经是一种常用的制作方法。动作捕捉在当今社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五、结语

如今数字技术在电影产业中的发展日趋成熟,在为观众提供新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在电影创作、传播、放映等各个环节中渗透,并且会持续下去。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了解电影的本质,也许当某些技术出现的时候,人们会被很多的屏幕上的奇观和视觉的震撼所迷惑,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的叙事功能、主题的升华、材料的艺术转化,都将从电影的商业价值、艺术的角度出发。现代影片对导演既要掌握影视语言的艺术素养,又要掌握数字技术,以独特的角度,把握时代的脉搏,创作出富有活力的作品。

猜你喜欢

数字艺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纸的艺术
答数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数字看G20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教师发展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