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范文3】这事,真带劲

2022-12-09薛宸裕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含泪今人展柜

薛宸裕

“千年一别枯石容,字眼含泪待相逢。两面相对千言语,难得今人识古情。”置身“大唐气象——上海图书馆藏唐碑善本展”现场,耳边传来一位老者的轻声低吟,我的内心不禁涌起这样的感叹:观看书法碑刻艺术展,这事,真带劲!

周末,我兴冲冲地来到上海图书馆,跟随着众多书法爱好者的脚步进入展厅。眼前,几个七八米长的展柜上摆满了碑帖、拓本;环顾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巨幅拓片。

我放慢脚步,在一个个展柜前流连。犹记得,我的书法启蒙老师曾说,书法在被称作“书法”之前,只是用毛刷涂抹出的符号。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书法这种神奇的艺术潜滋暗长,成了历史长河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浪头。“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这就是世人对书法最高的评价。

唐宋时期,是书法的全盛时代。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如张旭、欧阳询、苏轼、米芾等,都在那个时代诞生,也造就了那个时代的灿烂文化。如今,我置身展厅,有幸近距离观摩千年前的名家珍品,心中充满敬畏。

我边看边想,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九成宫醴泉铭》拓本的展柜前。在展柜灯光的照射下,拓本呈现暗金色。岁月冲淡了墨痕,有几缕微光从字的隙间漏出,不显破旧,反添一抹古朴的色彩。未等我回过神来,一块巨大的石碑吸引了我的目光,深深吸引了我。在这块高2米有余的《九成宫醴泉铭》整碑拓本上,一条裂缝在碑体上半部贯穿,时光的无心之举,为石碑增添了沧桑之感。

“千年一别枯石容,字眼含泪待相逢。两面相对千言语,难得今人识古情。”身旁,一位老者轻声低吟。那一瞬间,我仿佛看见欧阳询执笔而立,长衣宽袖,年迈而不迟缓,倾注全部的心血打磨出这样一幅传世作品,笔画圆润,粗细几无变化,字体收拢,气势内敛;我仿佛看见他缓缓搁笔,嘴角露出平淡的微笑,小心地印上红色的印章;我仿佛看见他伫立在石碑前,闭上眼,用手轻抚着每一个字的纹路。

慢慢将自己的思绪拉回,我忍不住再次感叹:墨已老,纸已旧,碑已裂,但总有浩然磅礴的气息透过千年珍品,将我包裹其中。沉浸在书法艺术的世界里,这事,真带劲!

【评   改】

文章由诗句切入,先声夺人、文采斐然。开篇点出写作对象,告诉读者看书法碑刻艺术展“带劲”。

回顾书法的发展历史,从宏大的叙事角度展现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也让读者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和“这事,真带劲”。

细数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再把镜头拉回现代。古代名家的佳作就在眼前,让人感叹文化源远流长的同时也有时空穿越的震撼。

细节描写精准细腻,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诗句和开头第一段相呼应,同时,小作者展开了想象。

总结全文,道出观摩书法作品这事“带劲”,书法传承的历史文化更“带劲”,升华了主题。

总评 “千年一别枯石容,字眼含泪待相逢。两面相对千言语,难得今人识古情。”书法之精妙为多少古今之人心驰神往,書法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流传至今。本文以此为题,将书法“真带劲”这一题目拆分为书法作品的“带劲”和文化传承的“带劲”两个层面,行文时两部分交相辉映。小作者构思奇妙,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古今之间来回穿越,可读性强,让读者身临其境之余,也能感受到书法传承的历久弥新。文末点题,呼应前文,书法“真带劲”这一主题升华。小作者描写生动细腻,笔下画面极具质感,与书法的厚重感相映衬,使得文章熠熠生辉,令人愿读、爱读。

猜你喜欢

含泪今人展柜
博物馆临时展览中的展柜优化设计思考
超越“展”与“藏”
购物商场装饰设计与展柜设计的关键
赴汤今人胆战 蹈火让人心惊
清明为父上坟
温湿独立控制展柜的数值模拟研究
莺飞草长时,古人今人共赴春
一位妈妈的含泪讲述:孩子发烧当心川崎病!
从“不薄今人爱古人”看杜甫与“萧李”集团的关系
“含泪的笑”——《欢乐喜剧人》对喜剧的重新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