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市自贸区人才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2022-12-09郑笑寒陈雪婷龚红芳宋雨伶周克理仇燕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连云港市苏北连云港

□郑笑寒 陈雪婷 龚红芳 宋雨伶 周克理 仇燕苹

一、引言

连云港作为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以来,货物吞吐量不断跃迁,推动了连云港经济建设的新浪潮。随着2019年连云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落实,在全国沿海港口中,集装箱的吞吐总量位列第十位,货物的吞吐总量位列第十四位,联动着连云港在其他领域的经济增长并以此来产生杠杆效应和辐射作用,将苏北经济带入新征程。“十四五”规划提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多重战略,这就要求连云港要从点到线成面系统性得,明确人才对基层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苏北连云港自由贸易区强支点振新苏北经济的作用。二八定律也表明社会经济80%的财富来自20%人的创造,这20%的人无疑是模块领域的人才成分,实现个人的经济效益产生扩散效应来带动整体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苏北的沿海城市,近年来也推出许多优惠政策来聚合人才,但是人才综合集聚度还是相对薄弱,所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人才本地化,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储备复合型人才,加深对人才一体式服务保障的建设,加强人才虹吸效应,加快打造人才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双轨道发展模式,进而实现人才集聚形成苏北辐射效应,对于连云港市建设自由贸易区具有核心意义。

二、连云港市衡量人才吸引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人才集聚是一个发展过程,引入外资总量、科研机构质量及城市科技发展的层次对人才集聚的速度有一定影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明确表明了人才对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城市更加青睐,故本次选取了GDP,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进出口总额,物流服务业绩额,交通运输总量,卫生医疗投资总额,平均住房面积,公共设施管理费,职工平均工资,总共取得科研的成果数,教育投资费用,科研机构数,科研机构人数等14项指标作为衡量人才集聚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通过查阅历年来连云港市统计年鉴,取得了2011年~2019年9年间的14项指标的统计数据。

表1 连云港人才集聚力指标评价体系

三、连云港市衡量人才吸引力指标体系的分析

本次采用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进行分析的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检验统计量是一个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取值在0和1之间。其中,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越接近于1时,数据变量间的相关性也就越强,适合作因子分析。通过计算,在1%的置信水平上,根据KMO测度标其值为0.81,原始数据变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构建的人才集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适合因子分析。

(一)因子分析共同度。表2第三行是按指定提取特征根时的因子分析共同度,从表2可以看出因子方差提取最小值为X13的0.689,最大值为X6的0.992,绝大多数变量(全部都大于89%)可被因子解释,变量信息缺失程度低,总体效果不错,但是也存在变量X13科研机构数这项指标提取的共同度较低,其中有统计口径不一致的因素。

表2 公因子方差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二)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如表3所示)。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说明五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475%,说明前5个公因子基本包含了全部变量的主要信息。提取平方和载入和旋转平方和载入部分列出了因子提取后和旋转后的因子方差解释情况。公因子1的旋转特征值为5.890,能够解释原有14个指标总方差的42.073%;公因子2的旋转特征值为2.292,能够解释累积方差的58.443%,指标总方差的16.37%;公因子3的旋转特征值为1.874,能够解释累积方差的71.831%,指标总方差的差的13.388%.公因子4的旋转特征值为1.787,能够解释累积方差的84.595%,指标总方差的12.764%;公因子5的旋转特征值为1.243,能够解释累积方差的93.475%,指标总方差的8.88%;前5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475%,且其特征值均大于1,本文选择前5个公因子作为主因子。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表4 旋转成份矩阵a

(三)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及因子命名(如表4所示)。根据因子载荷旋转成分矩阵,依据绝对值的降序将载荷矩阵中的变量进行分类并为公因子命名。第一个因子具有较大载荷系数,均高于0.85,包括X1GDP、X4进出口总额、X8平均住房面积、X10职工平均工资、X3第三产业占GDP比例、X11取得科研的成果数,可称其为“经济发展因子”;第二个因子具有较大载荷系数,均高于0.6,包括X7卫生医疗投资总额、X5物流服务业绩额、X9公共设施管理费,可称其为“管理服务因子”;第三个因子具有较大载荷系数,均高于0.4,包括X12教育投资费用、X6交通运输经济总量、X5物流服务业绩额,可称其为“基础建设因子”;第四个因子具有较大载荷系数,均高于0.3,包括X2人均GDP、X13科研机构数、X3第三产业占GDP比例、X10职工平均工资、X8平均住房面积,可称其为“社会生活因子”;第五个因子具有较大载荷系数,均高于0.85,包括X14科研机构人数、X11取得科研的成果数、X1GDP、X5物流服务业绩额、X6交通运输经济总量,可称其为“科研文化因子”。

四、提高连云港人才集聚力水平的建议对策

通过衡量2011~2019年连云港市人才集聚的指标体系,凸显出了经济发展和人才聚集多维度的协同效应不强,人性化和精确化的人才福利政策有待优化,基础建设与新业态的服务模式需要不断深化等不足,从而提出以下对策来实现人才集聚的目标。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刺激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以及职工的平均工资都是影响人才储备的重要因素。连云港市要提升自己的经济竞争实力稳固基石,为减少人才流失、集聚更多高质量人才做出第一影响。

(二)深化连云港市在人才红利方面的政策。安排为来连、留连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体系,加大住房等方面的补助力度,建立健全养老、子女入学及医疗保障机制。借助江苏经济特区的辐射力度,充分利用省内周边人才和科研优势,鼓励在连企业和苏南、本地区的高等院校进行合作促进智力股份化,形成集聚人才的主动力。

(三)增强产业聚集建设,必须扩大产业链,开发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凝集作用。利用连云港的地理环境优势及特色的医药产业基础留住本地人才,联动第三产业如物流、文化、金融等方面的发展,努力构造连云港市在新业态服务方面的新面貌,形成周边人才集聚流。

(四)坚持绿色发展的社会理念,构建全面的交通网和道路系统。将连云港山水旅游景点和城市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建设相结合提高城市质量,不断深化与邻市及其他地区的合作伙伴关系,搭建人才信息交流通道,致力于打造连云港市开放型发展模式进而提高人才集聚效应的影响力。

(五)构建激励性人才绩效评价体系。加深苏北地带大发展的文化认同感,构建新颖性、激励性的人才绩效评价指标,充分将周边自由流动的人才集聚在连,实现人才自身能力和经济水平的双向发展,其产生的经济效应也会辐射苏北,进而拔高苏北经济。

猜你喜欢

连云港市苏北连云港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莲年有鱼》
学习母鸡
浅谈苏北地区香樟树黄化病的防治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