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窗”与“心镜”

2022-12-08王广清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41期
关键词:心窗观心照镜

王广清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能看见广阔的世界,使用镜子,能看见真实的自己。有时候,你若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你若心如镜,就观照了自我。

上述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指明窗子和镜子是认识世界和反思自我的媒介;第二句话强调窗子和镜子对于认识世界及反思自我的价值;第三句话中“心如窗”“心如镜”则从方法论的角度指明认识世界及反思自我的途径。三句话环环相扣,逻辑层次鲜明。写作时,要抓住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两个方面,紧扣核心关键词“心窗”“心镜”来行文,要学会层层追问,体现思辨色彩。文中要有“我”,呈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个性化的独到思考。

在表现手法方面,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都可以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

另外提醒同学们,要想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必须在立意、选材、谋篇、语言等方面展现出自己的特色来。

佳作一

开世界之窗,明自我之镜

◎陈慕优

穆勒曾将快乐的猪与痛苦的苏格拉底作比较,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愿意成为前者,还是后者?

猪与苏格拉底,两者的本质在于“心”这一意识活动的场域不同。猪的心是一间狭小的密室,无窗亦无光,当然也照不见自己;而苏格拉底的心如同一间镜厅,他观照世界,时时对镜自省,因而更容易陷入痛苦的深渊。我们宁可做痛苦的苏格拉底,也不愿做快乐的猪,就是因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世界、完善自我。

“你怎么对待世界,世界就怎么对待你”,只有打开心灵之窗,让世界文明之光照亮心灵的每个角落,我们才能走上一条康庄大道。面对恺撒之死,阴谋策划者自以为维护了罗马的崇高,实则是将自己一步步钉死在了通向世界的道路上。他们故步自封,看不到罗马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与变局。个人的眼界、格局毕竟有限,如果不能突破自我,化茧成蝶,便容易滋生傲慢,停滞不前。

因此,只有打开心灵之窗,我们才能时时自省,用自我之镜,照见个体的渺小,从而激发出谦逊进取之心。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的结尾,梅什金公爵无法改变世界,他只能关上心灵之窗,回到自己的一方净土。但世上真的有净土吗?如果有,我们要做白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个体力量虽小,亦可聚沙成塔,汇成撼动世界的洪流;微光虽弱,用镜反射,汇聚起来,亦能照彻长夜。恺撒倒在庞贝雕塑下,但还会有其他的“恺撒”将改革以另一种形式继续推行下去。

对镜照见自我的渺小,就要督促自己更加深刻地审视自己,革新自己。古人说“君子豹变”,是说君子应当像豹子一样不断地自我完善,从笨拙到灵活,从丑陋到倔强,从而达到尼采所说的“超人”之理想境界。《三体》的主人公之一——罗辑,也曾拒绝去照自我之镜,一味地醉生梦死。可是当他站在广阔的冰面时,他见到了自己内心的镜像,一句“面壁者罗辑,我是你的破壁人”,扭转了书中人类的命运。我们对镜自照,看见的绝不只有自己,背景中的世界,也能在镜中清晰地反映。只有擦亮人类心灵之镜,将自己锻成利刃,方能刺穿世界的表象,窥其本质。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唯有开世界之窗,明自我之镜,方能成就辉煌人生。

【江苏兴化中学】

◆点评

本文极具思辨性,论证有张力,加上相对冷僻的哲学人物和文学人物的引用,收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作者开篇点题,观点清晰,一针见血地抛出“开世界之窗,明自我之镜”的观点。接着引用事例,分三段層层递进,旁征博引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文字优美,富有韵味,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作文。

佳作二

开窗远眺,照镜观心

◎王 灿

林清玄先生有言:“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诚然,我们需要开窗看世界,也需要拭镜观内心。少了窗子,人所触摸到的世界就局促,人就活成了信息茧房里的蚕;少了镜子,人就会慢慢失去自我,成了四处乱窜的无头苍蝇。因此,开窗与照镜,缺一不可。

有窗又有镜,盈内心,丰外表,内外才可通。陈独秀开眼看世界,也看自己,思想觉醒,办《新青年》,发动运动,带领青年探索新道路;陈忠实打开窗子,扩大眼界,理解吸收马尔克斯的写作精髓,同时观照自我,保留本真文化,创作出巨著《白鹿原》。此二人,开窗远眺,照镜观心,没有故步自封、孤芳自赏,因而取得了成就,完善了自我。

有镜又有窗,积极顺应潮流,主动承担责任。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精致的利己主义”高高挂起,“躺平”的言论骤卷整个社会。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视界当开阔。“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不仅要看到世界的模样,还要看到镜中我与窗中世界的联系。寰宇九天的北斗,正是以这样的方式逐步完善。清华女博士徐颖打开新窗看世界,用全球视野了解国内外的情况,而内心的明镜更是帮助她观照自身,发现北斗的缺陷,苦心研发,完善国家安全系统。开窗远眺,望世界,望他人;照镜观心,知优势,知不足。

当然,开窗并不意味着走马观花、好高骛远;照镜也不是孤芳自赏、自怜自艾。柏拉图曾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是的,每天都是新的,但是若紧闭窗子,与世隔绝,眼及之处均未变,日复一日,终究会被世界抛弃。“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岛。”但是若我们给镜子蒙上一层灰,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定找不到真实的自己,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所以,我们应找到镜子与窗子的平衡点,抓住它,让自己与时俱进。

我们要像钱伟长“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般打开窗子,要像史铁生瘫痪后思索生死、明悟大道般擦拭镜子。打开窗子吧,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互动;擦亮镜子吧,与内心的自己深层对话。开窗远眺,照镜观心,把握人生。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学会开窗远眺,照镜观心,体悟世界,观照自我,前方将一片光明,自身将臻于完美。

【江苏兴化中学】

◆点评

本文紧扣“开窗”和“照镜”的内在联系,将“开窗”和“照镜”结合起来思考,但又不是简单拼合,而是巧妙融合,处处体现思辨色彩。行文时注意与时代紧密联系,论据鲜活,论证严密,层次清晰,在开阔的视野中充分展示了独到的见解。

猜你喜欢

心窗观心照镜
浣溪沙·故乡晨曲
纸做的心窗
少林功夫拳(四)
美庐
打开心窗,让阳光进来
星云大师:观心五法
坏消息,好消息
坏消息,好消息
打开心窗
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