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单元 整体架构

2022-12-08周敏陆丽萍

教育界·A 2022年29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小学语文

周敏 陆丽萍

【摘要】文章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出发,鸟瞰语文单元教学,找出单元中每篇课文之间的联系点,并围绕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整体架构,设计单元整体学习活动,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整体架构

作者简介:周敏(1978—),女,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中校区。

陆丽萍(1976—),女,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中校区。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按主题分单元编排,每一主题下的文本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文本存在着内在关联,使得教材更具整体性[1]。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有所改变,不能单纯地就一节课论一节课,而应该立足语文单元的整体要求,考虑单篇课文在整个单元乃至整本教材中的作用,围绕主题任务,结合各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文能力进行单元学习的整体架构,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抓课前有效预习,提升效率

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是进行单元学习的前提。单元预习与单篇课文的预习不同,内容涉及整个单元,预习任务较重,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统筹安排才会事半功倍。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设计预习单,渗透本单元重点的字词、知识点以及重难点,同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再通过学情反馈调整单元教学策略。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均为小说题材。预习时,教师可以抓住小说单元学习的要点,整合预习要求,设计成预习单,让学生做好单元学习前的准备工作。

以上预习单包括了第四单元三篇课文的预习内容,从生字新词的正音、抄写,到课文中难解词语的理解,再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以及课外阅读推荐,最后到解决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在完成预习单的过程中,对本单元的知识和学习要求有了初步的了解,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

二、抓文本内在联系点,有机整合

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一个有机整体[2],教师不能仅做文本分割后的精致感悟,也要做单元勾连后的整体感知。教师要从单元角度出发,探寻每篇文本的共性和差异,从而进行整体设计和整体教学,使学生对单元主题下的文本产生清晰、深入的了解,在阅读体验中完成认知的内化。

(一)异中求同,寻找共性

教学时,教师要有单元教学意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文本语言、写作手法等内容进行研究,从不同的单元文本中寻找文本的共性,建立文本之间的联系。

1.在单元学习任务中寻找

刚接触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时,教师就向学生介绍了小说这一体裁的特点。一篇小说,人物塑造是核心,人物形象是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环境描写的渲染中逐步清晰起来的。小说单元的阅读任务应该把人物形象的感悟作为重点,把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作为突破点展开教学。因此,这一单元的学习任务可以聚焦在人物形象以及如何表现人物形象上,使学生本着这一学习任务开启单元学习之路,明确单元学习方向。

2.在精彩情节中寻找

《桥》《穷人》《在柏林》三篇小说,很典型地体现了小说情节的特点,一波三折,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在学习课文时,教师紧紧抓住小说情节的独特之处带领学生阅读。

《桥》这篇小说有很多针对“面”的描写,“点”的描写涉及三个人,老支书、小伙子、老太太。老支书揪出队伍中排在前面的小伙子,到后来和小伙子互相推让着上桥,到最后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读到结尾处,学生恍然大悟。教师让学生讨论,这样的情节是否唐突。学生重读课文,发现每个情节之间是有关联的,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这样的情节安排合情合理。

《穷人》的情节设置也充满了悬念,当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她的内心忐忑不安,自己已是如此贫穷不堪还要收养别人的孩子,渔夫丈夫会答应吗?小说的结尾,丈夫同意妻子收养孩子,当桑娜拉开帐子时,两个孩子正在床上酣睡,小说定格在这一幅温馨的画面里。文章虽然戛然而止,但是却掀起了学生内心的波澜,主人公人性的善良突显了出来。

《在柏林》这篇微型小说情节紧凑,通过写老妇人的两次数数、两个小姑娘的两次笑、老兵的扫视和说话,最后揭开了老妇人不停数数的原因。文章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结束,留下大篇的留白空间,侧面突显出战争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读完三篇小说后,学生们都赞不绝口,深深感受到了小说情节构思的重要性。特别是结尾处,如何能利落地结束并引人遐想,如何能让读者看完后有醍醐灌顶的醒悟,学生都能从三篇精彩的小说中找到答案,这也为学生自己创作小说提供了范例。

(二)同中求异,体会差异

同一单元的课文有相同点,当然也存在差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找出同一单元课文中的不同之处,能够为学生解读文本带来启迪,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在单元学习中对比阅读的重要性,掌握单元文本学习的方法。

1.从描写人物的不同方法中体会

《桥》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老支书,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体会老支书这个人物形象,以及了解作者是怎樣塑造老支书的形象的。学生很快就能找到,作者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刻画了一位忠于职守、舍生忘死又关爱自己孩子的村支书形象。在学《穷人》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对比思考,列夫托尔斯泰也是通过神态、语言、动作来刻画渔夫和桑娜的形象吗?学生阅读后发现,《穷人》这篇小说最有特色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作者用大量笔墨来写桑娜的心理冲突,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桑娜收养邻居孩子前后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真实、善良、形象丰满的家庭妇女形象。教学时,教师让学生绘制桑娜的心理轨迹图,朗读描写心理活动的文字,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体会主人公内心的变化。

2.从环境描写的不同作用中体会

《桥》一文多处写到“雨”“山洪”“桥”,这与人物形象有关系吗?这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难点所在。学生通过朗读和感悟能体会到,这些环境描写能使读者非常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汹涌,衬托出老汉的沉着冷静和先人后己的高贵品格。那么《穷人》中的环境描写也是起到这样的作用吗?学生通过阅读后发现,海上“寒风呼啸”,渔家小屋却“温暖而舒适”,这样的环境描写本身就存在着对比性。桑娜一家确实很穷,丈夫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还在外面打鱼,但是虽然家里贫穷,妻子却能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对比刻画出了桑娜的勤劳贤惠。小说还把桑娜一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心理环境进行了对比。虽然他们一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是丰盈、善良、美好的。《在柏林》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更有意思,它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可文章只字不写战争场面,而是通过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样的环境描写,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从侧面刻画了战争的残酷。

单元教学完成后,关于环境描写,教师给学生进行了归纳总结,环境描写一般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桥》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在柏林》属于社会环境描写,《穷人》中既有自然环境又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但是不管是哪种环境描写,它对渲染气氛、表达人物心情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融通课内外学习,拓展延伸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全面、更深入,此时教师可进行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把在单元学习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实践,融通课内外,这是实施单元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不断实践学到的阅读策略,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完第四单元的三篇微型小说后,教师又补充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篇小说《鲨鱼》,让学生自行阅读体会,并完成以下学习单。

《鲨鱼》开篇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小说后半部分的情节惊心动魄,鲨鱼的出现让原本美好的情景充满了恐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老炮手、两个孩子和围观的人群都有怎样的表现,从老炮手的语言和动作感受老炮手对孩子的鼓励和关爱,以及危险来临时沉着镇定的人物形象。

在学完《在柏林》这篇以战争题材为背景的小说后,教师补充了经典小小说《狗鼻子》,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小小说,大主题”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次罗列出警犬让哪些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物袒露了自己的罪行,从而使学生感受人性的贪婪和丑陋。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優秀的中外微型小说,也可以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微型小说,为本单元的习作积累素材。

四、联结阅读与表达,模仿创作

在课内阅读中习得的方法,只有通过习作的表达才能真正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表达,只有通过习作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技巧和能力。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的习作主题是“笔尖流出的故事”,学生要从三篇小说的创作手法中选择合适的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实现学以致用。

1.梳理阅读经验

在习作开始前,教师引导学生把本单元的阅读收获进行归纳,把本单元学到的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用图表的形式展现。在归纳时,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情节构思三方面进行。人物描写方面,可以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细节进行分析,特别是心理描写,对展示人物性格很有帮助。环境描写也是小说创作的点睛之笔,也需要学生梳理总结。情节的构思就更重要了,学生要从情节构思的角度回顾所学课文,寻找创作的突破口。

2.搭建问题支架

在学生创作之初,教师让学生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提问,搭起问题支架,逐个突破,让小说创作的框架浮出水面。教师先以习作内容“淘气包张明”为例,让学生掌握搭建问题支架的方法。教师提出三个问题:“小说中张明、王寒冰、李军的人物形象如何定位?用怎样的故事情节来衬托主人公张明的人物形象? ‘开满丁香花的校园’的环境该如何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能起到作用?”这三个问题是小说创作的三要素,如果能把这三个问题想明白,就能够搭建小说的框架。接着,学生尝试搭起问题支架,针对创作中的重点问题自问自答,整体把握创作思路,找准写作的方向。

3.绘制思维导图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创作方向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理清小说创作的思路。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自由发挥想象力,教师不要过多指导,要鼓励学生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在情节一步步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人物性格,把环境描写需要呈现的地方和描写的主要内容绘制出来,基本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脉络。

【参考文献】

[1]李春光.浅谈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3):30-31.

[2]李勤华.单元学习设计的要点与策略[J].江苏教育,2019(30):7-11.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小学语文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化学平衡的移动”单元教学创新设计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