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息肉发生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2022-12-08赵蜀坪蔡丽君

光明中医 2022年24期
关键词:萎缩性胆汁反流

姜 莹 赵蜀坪 蔡丽君

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是指起源于胃上皮层的病变[1]。胃息肉虽属于胃部良性病变,但仍有一定癌病可能,目前认为其是第二个已知胃癌的病因[2],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胃息肉无特异临床表现,在未行胃镜或上消化道上消化造影时基本很难被发现。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内镜诊疗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胃息肉患者被发现,胃息肉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研究认为,遗传易感性、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抑制质子泵抑制剂(PPI)、胆汁反流、年龄、性别、胃蛋白酶原等与胃息肉的形成相关,且临床发现不少患者行胃息肉切除术后仍出现息肉复发情况[3]。故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在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息肉的100例患者,探讨胃息肉生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为胃息肉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以及进一步明确胃息肉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0月就诊于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脾胃病科的10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息肉(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期间同时收集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脾胃病科100例行胃镜检查未发现胃息肉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病例组男30例,女70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53±11.07)岁;身高155~175 cm,平均身高(159.05±4.86)cm;体质量47~79 kg,平均体质量(54.78±5.56)kg。对照组男38组,女62组;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54±12.78)岁;身高150~175 cm,平均身高(158.90±5.01)cm;体质量50~75 kg,平均体质量(55.56±5.07)kg。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病例组诊断标准:以电子胃镜检查结果诊断为胃息肉并伴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对照组诊断标准:电子胃镜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且无胃息肉者。

1.3 纳入标准病例组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接受电子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息肉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且具有正常的黏膜表面,对可疑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胃息肉的良性病变,无可疑恶性病变。对照组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接受电子胃镜检查未见胃息肉,且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1.4 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病史,如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②遗传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综合征(P-J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病等特殊胃息肉类型;③伴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严重全身性系统性疾病;④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⑤患者资料模糊、不完整;⑥配合调查、不能完整回答问卷者。

1.5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自行设计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对入组的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并记录。调查内容分为2个部分,①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年龄、身高等情况;②可疑的危险因素:PPI类药物使用情况、Hp感染情况、胆汁反流、胃息肉家族史、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对符合要求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详细分析整理,剔除所有不合格问卷。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本研究所设计的22个可疑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PPIs 使用情况、Hp感染史、胆汁反流、吸烟、饮酒、饮茶、饮料、辛辣饮食、夜宵、隔夜食物、新鲜蔬菜、熬夜、失眠、急躁、生活压力、体育锻炼、特殊药物的使用等可能是胃息肉发生相关因素(P<0.05)。

表1 胃息肉发生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 (例,%)

续表1 胃息肉发生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胃息肉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科疾病,可发生于胃体、胃底、胃窦、幽门等部位,以胃窦部息肉最为常见。大部分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合并其他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时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胀满、消化道出血、慢性反流、消化不良的情况。目前认为胃息肉是胃部良性病变,临床上主要将胃息肉分为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其中增生性息肉最为常见,约占胃息肉的75%~90%,腺瘤性约占胃息肉的10%~25%[4]。而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及息肉大小不同其恶变倾向也不同。相关研究认为[4,5],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高于增生性息肉,多发息肉比单发息肉癌变率高,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在胃息肉患者中,腺瘤性息肉的癌病率为6%~47%[6],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被公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状态,因此一旦胃息肉经活检被确定为腺瘤性息肉时,便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及积极治疗。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并非真正的肿瘤,但仍存在癌病的可能[7]。据统计,胃息肉的总体癌变率为0.4%~10%[8]。因此,无论何种类型的胃息肉,一经发现均应给予积极治疗并随访。

针对胃息肉发病机制,临床尚未完全明确,且临床发现不少患者行胃息肉切除术后仍出现胃息肉复发情况。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3,9-11],Hp感染、长期使用抑制质子泵抑制剂(PPI)、胆汁反流等与胃息肉的形成密切相关,多因子的协同作用受到更多的关注。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其感染率非常高。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临床研究发现,胃息肉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一定相关性。如罗攀等[10]报道,无论哪种胃息肉的发生均与Hp感染存在相关性,而根除Hp治疗能够使部分增生性胃息肉消失甚至临床治愈。有资料显示,根除Hp感染之后,约有40%的患者息肉完全消失[12-14]。另有临床研究显示[14,15],Hp的持续感染是胃息肉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PPI是临床常用于消化道疾病治疗的胃酸分泌抑制剂,临床疗效确切。既往认为PPI临床使用比较安全,但随着PPI滥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胡晓华等[16]发现,长期使用PPI类药物可增强胃息肉发生的风险。另多项研究表明[17,18],长期使用PPI是胃底腺息肉的危险因素。且研究发现随着PPI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的增加,胃底腺息肉的发病率会随之增加[19],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杨雪等[20]临床发现,既往临床以增生性息肉为主要病理类型,但近年胃底腺息肉的比例正逐渐增加,考虑以Hp感染率及PPI广泛使用有关。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胃镜的广泛普及,内镜下胃息肉伴胆汁反流的检出率不断升高。研究表明[21],胆汁反流可能是部分胃息肉形成的关键致病因子,可增加胃息肉的发生率。颜学良等[22]研究显示,胃底腺息肉发生胆汁反流的概率明显高于非胃底腺息肉患者。但胆汁反流对胃息肉形成的原因尚有待研究。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探索胃息肉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同样发现长期使用PPI、有 Hp感染、伴胆汁反流可增加胃息肉患病风险,与目前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相一致[23]。本问卷调查发现,长期饮酒、长期不间断喝碳酸饮料、吃夜宵、吃隔夜食物、辛辣饮食均可增加患胃息肉的风险,考虑乙醇、碳酸饮料、辛辣饮食、隔夜食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黏膜损害,而夜宵的食物往往以烧烤、辛辣食物为主,三餐规律饮食后的额外进餐,同样增加胃黏膜损害。目前研究显示,增生性息肉很可能是胃黏膜损伤后过度再生的结果[23,24]。可见健康的饮食对预防胃息肉的发生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另发现,熬夜、失眠、容易急躁、生活压力大的人更容易患息肉,考虑经常熬夜、失眠、急躁、生活压力大的这部分人,更容易导致胃黏膜反复充血水肿,导致胃黏膜反复损伤修复,但原因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适当体育锻炼、吃新鲜蔬菜、长期口服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的药物,患胃息肉风险相对较低,但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考证。

综上,本研究发现胃息肉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除Hp感染、治愈胆汁反流、避免长期使用PPI、长期饮酒、不吃隔夜食物、健康饮食习惯、不熬夜、不失眠、保持乐观心态可能会有效降低胃息肉的发生风险。由于本研究病例组人数仍偏少,且只对单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将扩大样本量,对胃息肉的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胃息肉的病因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同时更好地对息肉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降低胃息肉的发生、复发及癌变概率。

猜你喜欢

萎缩性胆汁反流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