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 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研究

2022-12-07黄菊菊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反酸螺杆菌幽门

姜 宇,黄菊菊,田 玥,吴 雯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江苏 无锡 214002)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胃部病变,可引起患者食欲减退、腹部疼痛、反酸、餐后饱胀、呕吐等主要临床症状,同时还易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标准铋剂四联疗法是含有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片的铋剂四联疗法,也是临床治疗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的常用方法,其中艾司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酸剂,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枸橼酸铋钾片属于胃黏膜保护剂,能促进胃黏膜再生,降低胃蛋白酶活性;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片属于抗生素,能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起保护作用,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功效,改善患者病情,但长期使用会增加耐药性,降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易使患者病情复发[1]。近年来,随着临床对益生菌的广泛研究,发现布拉氏酵母菌能调节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机体内微生态平衡,且其能对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增殖过程进行抑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联合应用效果良好[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和胃肠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15~80岁,平均(43.98±11.76)岁;病程0.6~40个月,平均(19.34±9.43)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17~81岁,平均(44.01±11.83)岁;病程0.5~41个月,平均(19.67±9.7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纳入标准:经胃镜检查确诊者;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3]中关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者;肝、肾功能正常者;认知功能正常者;对本研究治疗药物未出现过敏反应者;病程6个月以上者等。排除标准:伴有消化性溃疡出血者;伴有免疫系统疾病者;治疗前1周使用过抗生素治疗者;合并恶性肿瘤者等。本研究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含有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片的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具体使用方法如下:餐前30 min患者口服枸橼酸铋钾片(浙江华润三九众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051,规格:0.3 g/片),0.3 g/次,2次/d;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AstraZeneca AB,注册证号H20181004,规格:40 mg/片),20 mg/次,2次/d;餐后30 min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四川峨嵋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99,规格:0.5 g/粒),1 g/次,2次/d;口服呋喃唑酮片(山西省临汾健民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1438,规格:0.1 g/片),0.1 g/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口服布拉氏酵母菌胶囊[BIOCODEX,注册证号SJ20150052,规格:0.25 g(菌粉) / 粒],0.5 g/次,2次/d。两组均持续治 疗14 d。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3]中的疗效判定标准,其中显效:患者腹部肿胀、反酸、呕吐等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炎症均消失;有效:患者腹部肿胀、反酸、呕吐等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炎症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腹部肿胀、反酸、呕吐等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炎症均未发生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采用14C呼气试验检测并计算幽门螺杆菌清除率,14C呼气试验值≤ 100即表示幽门螺杆菌被清除[4]。③临床症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部肿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评分,总分10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5]。④胃肠功能。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转速3 500 r/min,时间10 min,取上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 Ⅱ)、胃促生长素(Ghrelin)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水平采用放射分析法检测,以上测定所用的试剂盒均由上海泽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⑤炎症因子水平。血液采集与血清制备方法同④,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临床疗效比较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腹部肿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评分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s , 分)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s , 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

组别 例数腹部肿胀 反酸嗳气 恶心呕吐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4 5.87±0.76 1.03±0.12* 5.86±0.84 0.98±0.12* 6.41±0.76 0.73±0.11*观察组 24 5.83±0.77 0.61±0.10* 5.83±0.82 0.54±0.08* 6.35±0.78 0.47±0.07*t值 0.181 13.172 0.125 14.946 0.270 9.76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水平比较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 Ⅰ、PG Ⅱ、VIP水平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血清GAS、Ghrelin水平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PG Ⅰ、PG Ⅱ、GAS、VIP、Ghrelin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PG Ⅰ、PG Ⅱ、GAS、VIP、Ghrelin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PG Ⅰ:胃蛋白酶原Ⅰ;PG Ⅱ:胃蛋白酶原Ⅱ;GAS:胃泌素;VIP:血管活性肠肽;Ghrelin:胃促生长素。

组别 例数 PG Ⅰ(μg/mL) PG Ⅱ(μg/mL) GAS(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4 152.18±17.45 115.49±10.28* 14.87±2.36 10.29±1.43* 111.75±15.38 135.54±9.61*观察组 24 153.23±16.62 103.97±9.14* 14.98±2.26 8.35±1.57* 112.81±15.74 162.92±8.43*t值 0.213 4.103 0.165 4.475 0.236 10.49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VIP(mmol/L) Ghrelin(pg/m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4 93.62±10.55 42.63±5.26* 16.52±2.41 48.64±5.32*观察组 24 92.57±10.16 33.29±4.78* 16.74±2.63 62.78±7.94*t值 0.351 6.438 0.302 7.248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4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清IL-6、IL-8、CRP、TNF-α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血清IL-6、IL-8、CRP、TNF-α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IL-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CRP: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 例数 IL-6(ng/L) IL-8(ng/L) CRP(mg/L) TNF-α(μ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4 323.14±37.26 158.51±21.39*185.33±27.82 77.22±8.38* 3.78±0.41 2.33±0.27* 5.63±1.16 3.26±0.58*观察组 24 323.27±36.18 112.73±12.26*187.24±28.77 36.80±4.46* 3.85±0.34 1.78±0.18* 5.39±1.67 2.12±0.65*t值 0.012 9.097 0.234 20.859 0.644 8.303 0.578 6.41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革兰阴性微需氧菌,主要存在于胃窦部黏膜内,其黏附性较强,能分泌多种毒素,是引发慢性消化性溃疡、胃炎等消化疾病的主要因素。目前,临床在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进行治疗时,常用的方法为铋剂四联疗法,该疗法由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片组成,可修复患者胃黏膜,改善胃肠功能,但长期治疗易导致耐药性增强,且极易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调,影响治疗效果[6]。

研究显示,血清PG Ⅰ、PG Ⅱ水平可直接反映胃黏膜状态,与胃酸分泌量具有相关性,当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损伤较为严重时,会增加胃酸的分泌与胃黏膜的透明性,导致PG Ⅰ、PG Ⅱ水平异常升高,加重患者病情[7];徐凡莉等[8]研究表明,VIP属于小分子多肽的一种,可刺激胃液与肠液的分泌,其水平升高与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病情进展呈正相关。GAS属于消化道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Ghrelin是一种氨基酸多肽,均可调节胃肠道蠕动,具有改善胃肠运动的作用[9]。益生菌是一种活性微生物,能调节机体胃肠道内菌群平衡,对寄生的肠道菌群起到有益作用,并能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对胃肠消化起到促进作用。本研究所用的益生菌为布拉氏酵母菌,其分泌的碱性磷酸酶能使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去磷酸化,从而抑制其活性,且可抑制肠道致病菌对肠黏膜细胞的黏附,刺激肠黏膜分泌免疫球蛋白,使肠道免疫能力增强,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及血清GAS、Ghrel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腹部肿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评分及血清PG Ⅰ、PG Ⅱ、V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能提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改善胃肠功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病情严重时,会使胃黏膜微环境发生紊乱,促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在胃黏膜的浸润,导致IL-6、IL-8、CRP、TNF-α等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加重患者病情[12]。布拉氏酵母菌能抑制宿主细胞的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SIRT1)/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降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释放内毒素,抑制机体免疫系统激活,从而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减轻黏膜炎症反应,利于患者病情好转[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上述四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能减轻炎症反应。

综上,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功能,提升幽门螺杆菌清除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反酸螺杆菌幽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