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水市草地资源现状与对策

2022-12-07祁根强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鼠害天水市牧草

祁根强

(天水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天水 741000)

1 地理位置和草资源现状

1.1 地理情况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以东和以南地区,总面积14 325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2%。境内有长江支流和黄河支流,处陇山山脉、西秦岭山脉、六盘山支脉之间。具有山势陡峭、层峦叠嶂的地形地貌。气候四季分明,以大陆季风为主,天水地区年降雨量在450~700 mm之间,关山及南部年降水量在600 mm以上,北部地区大部不到500 mm,降雨量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多,日照充分,年日照时数在1 900~2 300 h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66%~70%,平均气温11℃左右,土壤以黄土丘陵和红土地带为主,适宜多种草本植物生长。

1.2 草资源现状

天水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草资源,根据第二次草原普查现有草原150 000 hm2左右,分布在武山四门、滩歌,张川白石咀牧场,甘谷古坡草原等地,张家川五星牧场,草本植物种类丰富,近500余种,主要的牧草有针茅、牧地香豌豆、委陵菜、火绒草、蛇莓、柴胡、苔草、地榆、赖草、甘遂、莎草、香青、刺儿菜、歪头菜、紫羊茅等,丰富的牧草品种资源为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现有人工种草面积113 000 hm2左右,人工牧草资源是解决牲畜饲草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解决冬春季牲畜优质牧草的短缺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天水市鼓励人工种草,开展了牧草新品种引种试验和技术推广工作,各县区先后建起了牧草引种试验基地,在全市引进种植了紫花苜蓿、小冠花、红豆草、苏丹草、籽粒苋、红三叶、老芒麦等优质牧草。在小区试验的基础上,重点推广了适宜天水市生态条件,利用年限长,产草量高、适口性好、饲用价值高紫花苜蓿、红豆草等优质牧草品种。根据调查,截止目前,全市人工种植多年生牧草留床92 000 hm2左右。据测定,紫花苜蓿产鲜草量200 kg/hm2,折合干草40 kg,红豆草产鲜草量167 kg/hm2,折合干草34 kg,复种牧草以箭舌豌豆为主,产鲜草量66.7 kg/hm2,折合干草13.3 kg/hm2,种植的一年生牧草还有早熟禾、草高粱、燕麦等,平均亩产鲜草120 kg/hm2,折合干草23.3 kg,共计可饲养家畜120万羊单位。

2 草地资源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2.1 涵养水分

草地上植物的死亡后茎叶及根系,经过微生物进行分解发酵后,降解形成有机物质和小颗粒,能够使土地变得疏松多孔,草地能够有效地吸收降雨、降雪,减缓水土流失速度,配合防护林形成地质灾害的天然屏障。

2.2 调节气候

草地的草本植物如苜蓿、箭筈豌豆、红豆草等,具有发达的根系和强大的生长能力,连片的草地通过蒸发贮存的水分,对草地的气温和潮湿程度进行有效地调控。试验表明,草地夏天的平均气温要比裸土地低3~5 ℃,冬季要比裸土地高5~6 ℃ ,草地湿度要比裸土地高20%左右。

2.3 保护水土

草地虽然不如防护林对水土保护显著,但成本低廉,见效快,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据测算,山坡种草比不种草地面径流量和冲刷量显著减少,草地比农田的水土流失量明显降低,草地比灌木林地防水土流失的能力强。

3 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工厂、砖厂、水泥厂、矿产开发厂等建设、城镇化发展等等,人类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自然界的作用愈来愈深刻化,对生态环境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从而导致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就针对牧草的破坏来看,草地管理保护不到家,主要由于为了提高牲畜净增头数,盲目提高载畜量,超载过牧和其他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从而加剧了草地退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风沙危害和鼠虫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病虫鼠害严重

天水市人工草地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病虫鼠害较为严重的问题,一般情况下5年以上的草地杂草丛生,病虫鼠害危害严重,主要表现在草原上可供畜群信用的牧草减少,不能供畜群进食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加,草原植物平均高度下降,开花期提前,草原的牧草数量大幅度下降。草原鼠害种类主要有布氏田鼠、中华鼢鼠、青苔子、小家鼠等,虫害有蝗虫、蚜虫等。近年来我市天然草原受干旱、鼠虫害(据调查,鼠害较轻的,中华鼢鼠的密度为12只/hm2;严重危害的,其密度为48只/hm2。虫害危害较轻的,中、小蝗虫密度32只/m2,危害严重的,中、小蝗虫密度49只/m2。)等自然灾害据统计,近年来我市共飞播改良天然草原467 hm2,围栏740 hm2,治虫灭鼠3 133 hm2。

3.2 草原退化严重

天水市草原受过度放牧、不合理垦荒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退化非常严重,退化面积达66 700 hm2左右,约占草地总面积的50%左右。由于缺少资金,退化草地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和改良,退化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1983年,农业区划时将天水天然草场划分为六个大类,每一个大类的产草量分别是:山地草甸草场类的平均产草量是27 kg/hm2,疏林草地草场类的平均产草量是41.36 kg/hm2,灌木草丛草场类的平均产草量是34.44 kg/hm2,草甸草原草场类的平均产草量是21.26 kg/hm2,干草原草场类的平均产草量是15 kg/hm2,低湿地草甸草场类的平均产草量是30 kg/hm2。而根据第二次甘肃省草原普查发现,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碱化的面积是84 866 hm2,鼠害发生面积是80 000 hm2。草原产草量低,最低的为3 kg/hm2,平均产草量为12 kg/ 667 hm2。本次草原普查,通过测算发现我市草原的平均产草量在10 kg/hm2。草地退化,造成草地质量下降,据统计,全市草原的载畜量20万羊单位,目前因管理混乱,使用权不清,实际载畜量难以计算,但据张家川东部6乡镇调查,超载4~5倍。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天水市草原载畜量远大于草原承载力,致使草原严重透支,草原超载,草原畜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3.3 牧草优质品种不多

天水市种植的人工牧草,其品种除少数部分为优质品种外,绝大部分为地方品种,而且低龄草地和高龄草地比重过大,盛产的适龄草地比重较小,在草原退化的情况下,牧草产量和种类逐年减少。

4 对策建议

4.1 鼠虫害的防治

4.1.1 病虫害的防治 草原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要根据当地环境特点,病虫害的灾变规律,科学制定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和低毒低残的化学药品等绿色环保的防控手段,在时间上以3~6月份为宜。生物方法利用食物链、食物网运行规律,通过保护当地鸟类、食虫的动物等害虫的天敌,增加它们种群的数量,将病虫害控制到危害草原的数量以内。物理方法是组织人员对害虫实行人工捕杀,利用害虫的对光或气味敏感的特性进行诱杀,利用防虫网进行防护,阻止害虫进入等方法,物理防治有可操作性强,不污染环境的优点。4.1.2 鼠害的防治 草原鼠害具有群居性和隐蔽性的特点,研究表明,人们没有节制的放牧是形成鼠害的重要原因,当草原植被达到一定高度时,鼠类就不适宜栖息,鼠类大量繁殖啃食植物又造成草原退化和沙化,而沙化的地方适于鼠类打洞,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保护草地绿化,合理禁牧是防治鼠患的关键。通过保护鼠类天敌,禁止乱捕滥杀蛇、狐狸和鹰类等,进行生物制衡,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4.2 草原退化防控

草原退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存在多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掠夺式的过度放牧,首先政府和畜牧部门要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对破坏草原和违法放牧的人进行严厉打击,通过法律手段来起到保护草原作用。其次落实退耕还草和草原补奖政策,对草地划定禁牧区域,严格执行各县区人民政府发布的禁牧令,设立草原警示牌,签订草原禁牧封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聘任草管员,承担草原禁牧的巡视及管理工作。

4.3 培育推广良种牧草

积极采购优质的牧草品种,进行试验分析,根据当地畜牧业特点因地制宜,选育出适合本地的良种牧草,并进行推广,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实施牧草良种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种植牧草。组织专业人员对本地野生牧草资源进行调查取样,本地牧草经过长时间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具有抗病性好,适应力强的特点,因此发掘出本地优良植物基因,加以保护利用,通过杂交手段培育出产量高,性状优异的牧草品种对天水市草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5 结 语

草原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畜牧业的基础,草原状态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保护草原,防止草原退化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政府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科学决策,因地制宜,林草并举,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对退化严重的草场要加强禁牧管护,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生态恢复,把草地资源保护工作提高到战略的位置,通过法律和技术手段保护恢复草地资源,发挥草地资源的作用,形成草畜平衡的良好循环。

猜你喜欢

鼠害天水市牧草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草原生态建设中鼠害治理技术及其应用建议
小小书画廊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A home-grown ballet academy leaps into the spotlight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浅论吉木乃县草原鼠害发生与治理对策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