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长途调运应激处理技术

2022-12-07王文欧阳晓芳郭其华刘绍贵和嘉荣何华川郭栩蓓

云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调运装车肉牛

王文,欧阳晓芳,郭其华,刘绍贵*,和嘉荣,何华川,郭栩蓓

(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2; 2.昆明医科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调运应激是指牛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高温、低温、风、雨、饥、渴、挤压、惊吓、颠簸、合群、饲料更换、体力消耗、环境改变、潜在疾病等各种应激源的刺激,导致被运输牛的代谢、免疫能力和行为的改变,从而使病原更容易侵袭牛的机体和诱发疾病(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从而造成经济损失[1]。肉牛长途调运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要求调运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基础。总结十余年的肉牛长途调运工作经验,有效降低长途调运肉牛的损伤率和死亡率,归根结底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外界因素对长途调运牛只的不利影响,降低肉牛应激反应。降低牛只长途调运应激反应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调运前期准备、牛只选择、车辆选择及装车密度、牛只装卸技术、运输途中注意事项、牛只到场后饲养管理技术等。当然影响牛只长途调运应激反应的因素很多,如季节、温度、湿度、天气骤变、牛只体质差异、牛只年龄、运输距离、交通状况等都会影响到牛只的应激反应程度。

1 肉牛长途调运前期准备

1.1 圈舍准备

牛只起运前,应做好圈舍的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应该是专用的牛只隔离场或新建牛场,场区大门设置车辆消毒池及人员消毒通道,认真清除场区内杂物(如:塑料绳子、塑料袋、塑料薄膜、铁丝、钉子、钢管、钢筋等)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清理运动场锋利砂石;认真清扫饲喂通道、饲槽、牛床、墙壁灰尘,并连续进行3d(每天早晚各1次)喷雾消毒,清洗、消毒水槽,保证饮水卫生。如果是原有牛场,必须将新引进牛只置于牛场下风口位置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保证相关饲养工具专用,严禁与原有牛只交叉使用饲喂工具。

1.2 饲料准备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饲料品种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两种,粗饲料主要是优质青干草(稻草、燕麦草、苜蓿草、黑麦草等)及优质青贮,精饲料必须为反刍专用料(严禁用猪饲料或鸡饲料代替)。为了使新购牛只到达后减少应激,可提前考察引进牛只原地的日粮配方,提前准备或由原牛场提供部分日粮随牛运输到目的地,达到逐步更换牛只日粮的目的,加快牛只对新日粮配方的适应能力。根据牛的生物学特性,突然改变牛只日粮配方,将不同程度影响瘤胃微生物菌群平衡,导致牛只消化不良,严重影响牛只生产性能,甚至导致牛只发病并继发其他综合病症,特别是长途调运牛只最易发生。

1.3 疫病检测

重视运前疫病检测,牛只起运前提供的疫病检测报告必须是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或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牛只采样必须是在购买者的监督下对所要起运的牛只进行普检(严禁采用抽样检测的方式),确保每一头牛都进行采样检测,要求检测结果为布鲁氏杆菌病抗体阴性、口蹄疫O型及A型抗体阳性、结节病阴性。

1.4 草料、药物及器械准备

长途运输起运前须进行专业兽医技术处理(预防注射应激药物、中草药预防饲喂);应尽量创造条件随车储备适量优质牧草,途中补饲;每辆运输车配备两只饮水塑料桶方便服务区补水;配备适量的口服补液盐(服务区补水时添加)和止血敏(预防途中外伤止血)。

2 牛只选择

2.1 牛源

选择正规养殖场所的牛只,不同的牛场尽量使用不同的运输车辆,同时认真了解牛只的疫苗免疫情况。如果是采购小型养殖场或农户所养殖的牛只,应先将牛只看好,预交一定的定金,待牛只数量够一车后当天集中装车。如果是从交易市场购买的牛只,应要求将所选购牛只就近进行隔离观察14d再起运。

2.2 牛只状态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选购牛只,均在起运前认真观察牛只状态,要求牛只采食、饮水、步态、体温保持正常,目光有神,鼻镜湿润,被毛光滑,粪便正常不恶臭。

2.3 牛只年龄

严禁选择年龄过小牛只,特别是未断奶或刚断奶的牛只,强行断奶或刚断奶引起的断奶应激加之长途运输,无疑是给本就抵抗力差的牛只雪上加霜。牛只应选择在8月龄以上或体重在250kg以上为佳,多年的长途调运经验得出,牛只起运前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牛只月龄越大,运输应激所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低。

2.4 检疫证明

牛只起运前,除进行血清检测获得检测报告外,同时还要准备好相关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等[2]。

3 车辆选择、装车密度及装卸技术

3.1 车辆选择

牛只运输车辆选择单层或双层两种,一般长途运输车辆车厢长度有9.6m、13.5m、17.5m几种车型,有单层和双层,根据所购牛只的数量选择车辆;应选择有长途调运牛只经验的驾驶员;车辆应认真清洗干净,装车前应对车辆四周及车厢进行3次消毒。

3.2 装车密度

无论是单层还是双层车辆,牛只装车密度没有统一的尺寸标准,但是最安全的密度是将牛只赶入车厢后,车厢尾部留有所装牛只体型的1.5~2头牛的空隙为佳。

3.3 装卸技术

装车前应在车厢铺设30cm厚度的干草或长途运输专用草垫两层以上。牛只装卸地点要选择专用装卸台或选择1m左右高度的平台进行装卸;如果牛只大小有差异,应将体型大的牛只置于车辆前段,体型小的牛只置于后端,中间应用钢管或木棒隔开;如果是双层车辆尽量将体型小的牛只置于上层,体型大的牛只置于下层,同时注意车辆篷布尽量不要接触到牛只毛皮,长途运输过程中篷布因风力过大长期拍打牛只皮肤会引起牛只背部受伤。采用散放式装车,严禁将牛只拴系固定在车厢围栏上,因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牛只迎面疾风容易导致肺损伤、异物性肺炎或传染性胸膜肺炎。

4 运输途中应注意的事项

4.1 车速

车辆行驶速度一般不能超过90km/h,驾驶员应保持清醒的状态驾车(每辆车保证两名驾驶员),同时应保持前方视野开阔,留有足够的车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降低车速,严禁急刹车,因急刹车极易使车辆后段牛只集体前移导致前段牛只受到挤压受伤甚至死亡。

4.2 途中检查

有条件的应在车厢内设置固定摄像头,便于运输途中随时观察牛只情况,没有条件的应要求驾驶员每隔2h选择最近服务区停靠,及时检查牛只情况,防止牛只卧地被踩压(及时辅助牛只站立)或外伤出血不止(及时注射止血敏)。

4.3 补水和补料

肉牛运输季节应选择在春、秋季较为适宜,牛出现应激反应比其他季节少。夏季运输时热应激较多,白天应在运输车厢上装上遮阳网,减少阳光直接照射。冬天运牛要在车厢周围用帆布挡风防寒[4]。对于运程超过2d的,夏天应于第2天早晨服务区补水补料,冬天于第2天傍晚补水补料。

5 牛只到场后饲养管理技术

5.1 休息

牛只到场卸车后要充分休息2~3h,不要让人干扰牛休息,严禁补水补料。

5.2 分群隔离

牛只到场后可按大小、强弱对牛相对分群,同一产地同一批次的牛最好拴在一块。为防止疫病传播,每购进一批牛都要进行隔离饲养,出具有资质的检测报告,待转入正常饲喂后经驱虫、健胃、疫苗接种后合群。

5.3 饲养方式

牛经过长时间的运输,因路途中没有饲喂充足的草料和饮水,牛突然看到草料和水就易暴饮暴食。所以首先准备适量的优质青草,控制饮水,青草料减半饲喂。可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电解多维和葡萄糖,有利于更好地恢复生产体能[3]。牛进舍第1天只喂清水、少量粗饲料即可,一般一天以0.5kg麸皮水(并适当添加电解多维)为宜,第2天适当增加饮水量并饲喂优质青干草,并加喂清热解毒、抗感冒、健胃类的中草药(中草药至少需连续饲喂一个疗程)和电解多维;第3天起开始饲喂精饲料,每天2次,每次0.5kg左右,间隔8h以上再喂,饲喂后要饮足水。1周后转入正常饲喂,待牛群完全恢复正常后进行驱虫、健胃、疫苗接种。

6 体质恢复期的管理

6.1 分群

一般按性别、年龄、体型、性情等分群分圈饲养,以适应不同生长发育速度的牛对不同营养需要的要求。

6.2 驱虫

引进牛只不管公母均需进行驱虫,一般引入1周内进行1次体内外驱虫,否则将干扰牛群并使牛体消瘦、致病,体质较难恢复。

6.3 去角

特别是对于引进的母牛,为减少妊娠后相互争斗导致流产或早产,应对母牛进行去角,小牛角使用枝剪加烙铁,大牛角用锯子加烙铁。

6.4 称重

当引进牛只超过14d可进行第1次称重,此后每月对育肥牛进行称重,或隔月对母牛进行称重,检查牛生长发育情况,作为调整日粮的依据,避免形成僵牛。

6.5 运动

对于引进的牛只,14d后未出现疫病情况,应尽快解掉绳子,让其充分运动,特别是能繁母牛。

6.6 饮水

由于牛是以粗饲料为主,食糜的转移、消化吸收、反刍等都需要大量的水,应供给洁净、充足的温水。

6.7 添加益生菌

引起牛只长途调运应激反应的因素很多,其中日粮的改变是导致牛只瘤胃微生物菌群失衡的重要原因,致使牛只到场前期体质较难恢复。因此,准备优质饲料饲喂的同时,应在饲料中添加酵母及枯草芽孢杆菌,帮助牛只尽快建立较为稳定的瘤胃微生物菌群,提升饲料转化率,加强牛只对饲料的利用率,迅速提升牛只体质,有效降低牛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猜你喜欢

调运装车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LNG 槽车装车撬沉降处理措施研究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肉牛口炎咋防治
舰载机典型调运方案推演与时序优化
2020年1-5月客车动力电池装车量表现各异:纯电动同比下降,燃料电池同比大增
3月份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09GWh,环比增长126.98%
简析森林采伐运输过程中原木的装车作业
动物及动物产品调运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