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史料解读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2022-12-06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赵社文王张峰霍秀云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正史张骞史料

■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 赵社文 王张峰 霍秀云

统编初中历史课本中引用了丰富的文献史料。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合理运用这些文献史料,不仅能扩大学生历史视野,还能为教材中的历史结论提供证据支撑。本文以正史类和文学作品类文献史料解读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为例,分享一下如何通过文献史料解读来提取历史信息。

一、正史类

正史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主要包括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和编年体的《资治通鉴》。现以右图文献为例,说明正史类史料解读提取历史信息的主要方法。1.查看出处,明确时空概念。2.解读文字,扫除阅读障碍。3.阅读史料,提取历史要素。4.解释史料,还原历史原貌。5.分析史料,解读历史背景。

本则史料需要探究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以及带来的影响。当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志在为国分忧,毅然应募。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我们可以深入探究张骞“凿空”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和品质。

二、文学作品类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统治、经济发展和时代风貌,是该历史时期的重要史料。统编历史课本中引用的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其他史料互相补证。我们可以用上图中杜甫的《无家别》为例,说明文学作品解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1.阅读出处,确定历史时期。2.读通语句,理解语义语境。3.分析作品,提取历史信息。4.再选史料,进行佐证补证。

依据“寂寞天宝后”“世乱各东西”可以看出,作品反映了“安史之乱”中的社会景象,战乱给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无家别》是文学作品类史料,既带有作者的主观认识,也具有文艺作品渲染感情色彩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再选择其他类型的史料互相补正。据查,正史《旧唐书》中《郭子仪传》中记载的景象与《无家别》中呈现的历史信息互相照应,这样有助于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培养证据意识。

三、文献史料历史信息提取的一般方法

通过对统编历史课本文献史料的探究,可以形成文献史料历史信息提取的一般方法。第一步,查看史料出处,明确时空定位。第二步,扫除语言障碍,读通语句语义。第三步,研读史料内容,提取历史要素。第四步,深层分析史料,解读背景意义。透过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探究其发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本质。

猜你喜欢

正史张骞史料
正史和野史哪个更接近真实
张骞探西域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最有思想的句子
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史料二则
西游新记7
张骞后裔在河南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