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的策略

2022-12-06郑州市二七区兴华小学武慧娟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树苗梯形三角形

■郑州市二七区兴华小学 张 瑞 武慧娟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理解学习内容,经历学习过程,建构所学知识体系,实现思维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以深度学习寻求知识的深层发展价值,能实现知识学习与情感培养、品德养成和意义生成的有效统一。学生深度学习的程度与教师的教学策略密切相关,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使学生掌握深度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我们需要借助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呢》

问题一:从郑州到徐州大约400千米,动车每小时行驶20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学生通过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很快得出结论:400÷200=2(小时)。两个小时就能到达徐州,也就是三节课的时间,动车速度可真快。

问题二:那么,在生活中,速度是不是越快就越好呢?

观察上图,该路段一共长140千米,张叔叔用了2小时开完。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

学生计算得出结论:140÷2=70(千米/小时)。张叔叔平均车速70千米/小时,而路牌上“60”的意思是最快车速不能超过60千米/小时,显然张叔叔超速了。所以,我们要提醒张叔叔开车一定要遵守规则,不能超速。

为了保证课堂的趣味性,我们应与时俱进,把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融入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二、设计认知冲突,引发主动建构

学生主动建构所学知识,是深度学习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所学内容,内化知识。

例如:《8元钱去哪里了》

问题: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176元最多可以买几棵树苗?

学生想到两种做法。

第一种方法,先按16元1棵,求出一共可以买11棵(176÷16=11),再按照3棵送1棵,一共送3棵,最后求出最多买14棵。

第二种方法,先算一下,如果买3棵送1棵,那么实际每棵的价格就变成了12元(16×3÷4=12),那么176元就可以买14棵,还剩8元。

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最多能买14棵,都有道理,但这两种算法的结果不一样,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都能买14棵,但是第二种方法还剩下8元,那么第一种买法里面8元去哪儿了?

有学生认为:“第一种方法里面买了11棵以后,满3棵送1棵,然后还剩两棵树苗,这两棵是按单价16元买的,第二种算法里都是按单价12元买的,所以两种买法相差8元。”

又有学生认为:“如果真去购买树苗,老板是不会用第二种方法来出售的,那样他会少赚钱!”

最后有学生提出,我们解决问题时,是不是只能用第一种方法呢?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认真读一下题目,看看能不能用第二种方法解决。”大部分学生认为题目只问“最多能买几棵树苗”,第二种方法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面对学生不同的算法,教师应该让他们阐明自己的观点,顺着学生的思路一起研讨,在不断的思考和争论中得到最终答案。这是对孩子发散思维的最好保护,这样的课堂才是最吸引学生、最有深度的课堂。

三、唤醒学习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新知是在旧知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搭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例如:《梯形也具有稳定性吗》

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时,先动手把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不断用力可拉成一个又一个新的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动手拉一拉三角形框架,可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继而引出问题:“梯形也具有稳定性吗?”

有学生说:“减掉三角形的一个角就能变成梯形,梯形是三角形的一部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梯形应该也具有稳定性。”

这是不是正确呢?这时,不如动手试一试,做个梯形框架拉一拉就知道了。经过动手实践大家发现,梯形也容易变形。

“我们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容易变形,那么任意一个四边形是不是都具有这种特性呢?结合刚才的学习,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呢?”学生选择动手制作一个任意四边形再拉一拉,最后发现四边形都容易变形。

当学生出现疑惑时,教师的引导是方向,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可以带来积极的力量,促使他们深度思考。

四、引导对比、归纳,实现思维发展

深度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让学生习得知识,而是让学生实现思维的发展。“对比”是数学课上经常用到的数学思想,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

例如:《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思维导图说起》

在低年级学生对立体图形已经有了浅显的感知,到高年级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深入学习探究,会让孩子对“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从二维过渡到三维,产生质的飞跃。其实这些知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孩子们掌握的只是零碎的知识。所以,这个单元学完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单元思维导图,把知识系统化,并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有学生体会到:求体积可以用到棱长,也可以用到底面积;容积和体积有着密切的关系,只不过一个是里面的体积,一个是整体的体积;粉刷屋子就要用到五个面的表面积公式,去掉门和窗户的面积,剩下的就是粉刷的面积了;建筑工地挖坑可以用体积公式算出被挖出的土的体积,也就是用长×宽×深度……

这体现了对比、归纳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对比、归纳反思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得失,是深度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对未学知识的引导。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传递知识背后的价值与情感,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深度学习的方法,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把握数学的本质,促进自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核心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助力“减负提质”。

猜你喜欢

树苗梯形三角形
梯形填数
移栽树苗
小牛壮壮栽树苗
巧栽树苗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三棵桃树苗
梯形填数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