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神经性耳鸣验案一则

2022-12-06徐澜吴友明指导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风池牛膝三焦

徐澜吴友明(指导)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2 衢州市中医医院 浙江 衢州 324002

患者黄某某,女,24岁。因“耳鸣头晕3月余”于2020年1月28日就诊。患者3个多月前因连续加班1月余后出现耳鸣,伴头晕,两侧太阳穴部位刺痛,经某院五官科检查听力无异常,确诊为“神经性耳鸣”,予甲钴胺、呋喃硫胺治疗2月余,病情未缓解,遂来我院就诊。刻诊:耳鸣嗡嗡响,头晕,头部时有刺痛,伴精神疲软、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发脱落明显增多,舌体偏胖有齿印、舌下瘀筋、舌质黯、苔白腻,脉弦细弱。证属气虚血瘀,肝肾不足。治宜益气活血化瘀,兼补益肝肾。方宗桃红四物汤加味:熟地、赤芍、黄芪、牛膝、盐杜仲各15g,当归、桃仁各10g,川芎5g,红花6g,石菖蒲、知母、地龙、炒黄芩各9g。5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同时予针刺,取穴风池、翳风、百会、听宫、角孙透率谷、会宗、合谷、后溪、足三里、太溪。患者仰卧位,以1.5寸毫针浅刺法进针,得气后留针,头部风池和翳风、手部会宗和后溪两组穴位加电针,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月2日二诊:耳鸣减轻,头部刺痛、神疲等症明显好转,继进前方加党参15g、茯神12g。5剂。2月7日三诊:轻度耳鸣,安静时明显。续予前方5剂,针刺改每2日1次,连续2周,耳鸣消失。

按语:本患素来体质较弱,平时常有失眠多梦。连续加班,损及肝肾。肝主疏泄,疏泄失司则肝虚血瘀,见精神疲软、睡眠不佳伴头晕头痛;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肾阴不足,则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脱发增多;舌黯、舌下瘀筋,脉弦细为气虚血瘀之象。桃红四物汤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熟地、当归滋阴补血养肝,芍药养血和营增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助活血之力;加地龙活血通络,炒黄芩泄肝中伏热,黄芪、党参补脾胃之气,盐杜仲、牛膝补肝肾,同时牛膝引血热下行,茯神、石菖蒲豁痰开窍安神,知母清肝胆湿热。全方共奏活血化瘀、补肾益气之效。风池、率谷属足少阳胆经,针之实胆气、疏泄湿浊;翳风、角孙、会宗属手少阳三焦经,可疏三焦经气、泄内热、清利三焦、安神定志、疏通经络;角孙透率谷增强化湿降浊、通调水道之功;百会属督脉,能开窍醒神;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通经活络止阳明头痛;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善调理脾胃、燥化脾湿、补中益气、升发胃气;听宫、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心与小肠相表里,故可安定神志、开窍聪耳;太溪属足少阴肾经,为肾经之原穴,滋肾阴、补肾水,清热生津。头部风池和翳风、手部会宗和后溪两组穴位加电针助益气通窍、疏经活络之功。针药并用,共奏活血化瘀、补肾益气、疏利气机、通窍止鸣之效,达到综合治疗的作用。

猜你喜欢

风池牛膝三焦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牛膝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牛膝化学成分及其对细胞增殖影响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墨风池诗词选
牛膝配方颗粒中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
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