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治疗双侧先天性肌性斜颈1例

2022-12-06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胸锁乳突牵拉

徐 忞

宁波市海曙区中医医院 浙江 宁波 315000

梁某,男,3个月8天。2019年4月3日就诊。家长代诉患儿头部偏斜,头部活动受限,颈部发现肿物1月余。体检触之双侧颈部肿物分布于胸锁乳突肌中下段,大小无明显差别,质硬;双侧颈椎被动活动受限。婴儿身高体重均超正常范围,出生时体重4520g,身长52cm,肩难产,左锁骨骨折史。颈部B超示:左侧胸锁乳突肌局限性增厚,局部呈梭形,范围40mm×13mm,边界清;右侧胸锁乳突肌局限性增厚,局部呈梭形,范围40mm×14mm,边界清。考虑双侧肿块型斜颈。

采用改良旋转牵拉法为主:患儿取仰卧位,暴露患侧胸锁乳突肌,涂抹滑石粉为介质;术者站或坐于患儿头前操作,左侧颈部用左手,反之亦然。操作时沉肩、垂肘、悬腕,拇指置于施术部位,先整体放松,定点拿风池30~40秒,再从上至下拿揉至肩部5~8遍,以拇指按揉胸锁乳突肌处人迎、水突、扶突、乳突、缺盆等穴位,每穴约20~30秒;然后以肿块处为重点部位按揉5分钟,深度达皮下0.5cm,再以拿法反复拿捏肿块20次;接着弹拨胸锁乳突肌3~5遍;最后,向患侧旋转患儿头部,此患儿双侧均旋转牵拉,尽量使下颌贴至同侧肩部,后正面牵拉头部至对侧可转动的最大范围,使对侧耳部靠近同侧肩膀,连续5次,每次牵拉到最大幅度保持2秒,每周5次。每日患处以温毛巾分3次间断热敷10~15分钟。治疗3个月,患儿双侧颈部活动幅度明显加大,双侧颈部活动已无明显障碍。复查B超:左侧胸锁乳突肌局限性增厚,局部呈梭形,范围39mm×12mm,边界清;右侧胸锁乳突肌局限性增厚,局部呈梭形,范围38mm×13mm,边界清。后因父母工作原因无法前来治疗,指导其母推拿手法,改为家中自行治疗,每月复诊1次,复诊时情况良好,触及肿块逐渐缩小。于1岁3个月前往某儿童医院复查并询问是否需要手术治疗。B超示:左侧胸锁乳突肌区可见一大小为3.3cm×2.3cm×0.9cm的强回声区,边界清,内回声欠均匀;右侧胸锁乳突肌区可见一大小为3.3cm×1.9cm×1.2cm的强回声区,边界清,内回声欠均匀。被告知情况尚可,无需手术。回家中继续手法治疗。2021年3月10日复诊,中立位无头部偏斜,触及双侧胸锁乳突肌肿物不明显,患儿哭闹时稍凸显。患儿颈部活动可,颈部主被动中轴旋转时下颏能触及左右肩部并保持,主被动侧屈时耳朵触及肩部并保持;颜面对称无萎缩;视力可,眼裂大小可、对称。症状明显好转,嘱继续推拿治疗以资巩固。

两侧胸锁乳突肌均有肿块的双侧斜颈并不多见。治疗主要以推拿手法按揉牵拉配合局部热敷。临床研究表明,按揉和牵拉结合的治疗方法优于单纯按揉手法治疗。患儿持续治疗1年余,肿块基本吸收,颈部活动度正常。由于双侧皆有肿块且大小差距不明显,故不造成某一侧的肌肉受压过度,无需手术干预。越早干预,越早治疗,所需治疗时间越短,症状的解决就越彻底。

猜你喜欢

胸锁乳突牵拉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胸锁钩钢板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前脱位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两步缓解颈肩痛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胸锁关节脱位治疗的研究发展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乳突线边沿细节的观察与识别
地佐辛对胆囊切除术内脏牵拉反应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