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难点及解决途径

2022-12-05黄雪群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9期
关键词:领导人员领导责任

黄雪群

(北京金辉锦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福州 350028)

0 引言

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指的是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规范对国有法定代表人或者不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实际行使相应职权的主要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监督和鉴证的行为。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政策性强的特点,且对专业性要求相对较高。《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于2019 年7 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正式颁布,该新《规定》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新的规范并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所以很有必要对经济责任审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途径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相关方面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以推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1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依据及意义

1.1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依据

2011 年7 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 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目的在于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2014 年7 月,中央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对国企经济责任的审计对象、审计报告、审计评价和审计结果运用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2016 年2 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第2205 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更深一步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同时也是审计人员进行国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所依据的指南和标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2019 年7月,为了经济责任审计更加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推动其深化发展,新《规定》正式出台,进一步强化了对党政、国企及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的经济管理监督,促使领导人员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勇于担当,从而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

1.2 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对国企领导人员任期内经营成果的真实性、财务收支的合规性、资产管理的合理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等情况,以及任期内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以及相关经营管理活动决策负有的经济责任和经营绩效等履行情况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为有关部门对重要领导干部的考核、奖惩和任免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与此同时,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还有助于促进国企领导人员预防和治理腐败。在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之中,经济责任审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助于引导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正确行使党与人民所赋予的权利,严肃财经法纪,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更为重要的是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常规性的审计监督,能够及时发现一些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并予以立即纠正和处置。同时,也能够阻止问题的继续扩散和蔓延,能够促进相关制度、机制与管理的完善,进而有效预防腐败。

2 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1 审计力量薄弱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国企内部审计人员相对缺乏,但很多审计工作往往任务繁重,时间紧迫,特别是有些领导人员的任期比较长,有些领导人员岗位变动比较频繁,也有些领导人员同时管理多家单位等,造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量大,审计任务越来越繁重,这与审计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另外,国企经营模式多样化,涉及行业广,业务复杂,这也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再者,国企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多、且政策性要求较强,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除了具备专业能力外,还应当熟悉相关政策、行业状况及具体业务流程,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而目前大部分国企审计人员相对擅长的领域仍主要体现在财务资料真实性核查和财务数据校对上,对宏观经济形势和相关国家政策把握仍存在不足,以及对运营管理效能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较欠缺,对法律、计算机、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更是了解得不够,综合分析能力不强,导致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不高。

2.2 经济责任界定不清

根据新《规定》可知,国企领导干部对其任期内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承担的责任分为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然而,由于国有企业日常经济活动和组织结构较复杂,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界定内部经济责任,特别是对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的区分更是难以明确,且经济活动从决策、执行到造成后果周期较长,前后任工作存在交叉,难以明确前后任领导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此外,目前国企“三重一大”事项虽然都是由集体共同决策的,并需要通过正规的集体决策程序,但事实上领导人员往往在集体决策中的影响力很大,导致集体决策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形式,而领导人员恰恰可以借助集体决策的幌子规避所应承担的责任处罚,这种表面与实际不符,集体决策与个人主导意见交叉的情况,也给审计人员区分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增加了难度。

2.3 审计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健全

对领导人员任期内的履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是国企经济责任审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内的财务活动、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价,以及对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存在的问题和应承担的责任等作出评价。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也与被审计领导人员的功过得失息息相关。由于国有企业具有业务板块多、经营活动多元化等特点,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审计评价,需要国有企业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适用的评价体系,制定更加丰富的评价指标,采用更加有效的评价方法。但在现实工作中,大部分国有企业尚未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或者建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宽泛、笼统,导致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评价时无明确的标准可遵循,不便于实际操作,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审计人员对同一经济事项作出不同的审计评价,影响审计评价的准确性、客观公正性以及审计的权威性。此外,部分国有企业往往采用定性的评价方法对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这种定性的评价方法往往主观性较强,缺乏数据信息的支撑,增加了审计风险。

2.4 审计结果的运用效果不够理想

现阶段部分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利用率不高,审计成果的运用效果不够理想。一是对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审计、轻整改的现象;二是对一些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未能做到深入检查,以及所提的审计建议较空泛、笼统且针对性较弱,未能充分揭露问题根源及有效评估潜在的风险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审计结果运用层次的提升;三是被审计单位在审计问题整改上较被动,往往就事论事整改多,而深入挖掘审计问题背后的内部控制缺陷并系统整改少,造成审计问题屡查屡犯;四是未对审计结果进行公告,对领导人员的履职缺乏民主监督,削弱了审计影响力。

3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解决途径

3.1 增强审计力量,保证审计质量

面对审计人员不足的问题,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增加审计人员数量,但国有企业受限于人员编制,大规模招聘审计人员不太现实,因此,在审计任务较重的情况下,可以合理利用社会审计力量,聘请中介服务机构协助审计,也可根据审计特别项目需求,考虑借调其他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参与审计,既能充分发挥其业务专业技能,又能补充审计力量。与此同时,作为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不但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以全面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发现问题、提出相应解决问题对策建议的能力,还要能融会贯通各方面政策法规制度,以确保审计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更好地保障审计质量。此外,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学习,微信公众号有关审计实操经验方面的推文学习,以及邀请有丰富审计经验的专家进行现场授课等方式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同时不定期组织税务、法律、计算机和工程等业务专业人士,开展业务交流和沟通会,可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审计人员的视野,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素质,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水平[1]。

3.2 准确界定和划分经济责任

准确界定和划分经济责任对推动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准确界定和划分经济责任就要明确划清经济责任主体和经济责任类型。在界定经济责任主体方面,要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明确是属于前任还是后任领导人员的责任,明确是集体还是个人应负的责任。做到既不能将前任领导人员所应承担的责任归到现任领导身上,也不能将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集体,或者将集体功劳归入个人业绩。在界定经济责任类型方面,审计人员要根据领导人员的职责分工,在充分了解相关审计经济事项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审计问题的决策过程,以及领导干部对特定或重大经济活动事项的分管或参与管理程度等情况,认定其应当承担领导责任或者直接责任。此外,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审慎态度,在审计过程中不能为了减少矛盾而拈轻怕重、弱化责任意识。

3.3 建立健全审计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新时代背景下,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签订“目标经济责任书”等形式明确领导人员任期内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以便审计人员对被审计领导人员实际履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时有可遵循的依据和标准。同时为了更精准、更客观地进行审计评价,审计部门可以结合本文所述的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依据,以及本单位具体情况,积极构建更加丰富的评价指标和更加有效的评价方法。在构建评价指标时,不但要关注指标数量,而且更应注重对指标质量的考察,与此同时,所选择的评价指标除了要符合上级主管部门的需求外,还应当能够确切反映领导人员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2]。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尽可能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具体化、定量化,此外,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当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对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创新,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和软件操作系统,尽可能实现国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定量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国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效率和效果[3]。

3.4 推动审计结果运用

能够对审计结果运用起到推动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国企领导对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视和支持。实践证明,国企领导有对审计结果进行明确批示和要求的,相关责任部门就会遵照执行、认真整改[4]。同时国企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审计结果运用的相关制度规范,特别是审计问题整改落实的相关运用制度,推动建立审计整改闭环长效机制,包括审计问题移交处理机制和审计问题整改的联动机制、监督反馈机制以及考核奖罚机制等。此外,在遵循保密性和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对审计结果进行适时公开,可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从而可以进一步推动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进行整改。与此同时,也可以警示其他领导干部。通过民主监督,还可以督促审计部门提高审计质量,从而提高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5]。

4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对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提升国企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增值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还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增强审计力量,准确划清经济责任主体和经济责任类型,建立健全审计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审计结果运用,可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推动新时代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从而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领导人员领导责任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电力公司优秀年轻领导人员“三层四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领导人员队伍理想年龄结构应用研究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发布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期望嘱托责任
不能比领导帅